更新时间:2015-06-07

再见列宁:再见列宁

9分

金马影展的观摩影片,2003年《再见列宁》与2004年的《西柏林恋曲》,恰好是鲜明的对比,它们分别从柏林围墙的东边与西边,来看待柏林围墙倒塌对时代对人心的深远影响。

LeanderHaussmann于2003执导的「BerlinBlues」(西柏林恋曲),是透过雷曼、卡尔、卡特琳两男一女的故事,来看柏林围墙倒塌前夕,自由社会的年轻人。他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完全自由的社会中,却有很多的迷惘与失落。雷曼享受自由,但不想承担责任;卡尔从事艺术创作,却无法面对多元社会下、小小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乏人问津的压力;卡特琳追逐爱情,见一个爱一个,却从没把握什么叫恋爱。

在柏林围墙倒塌前,这代表自由社会年轻人的三个男女主角,恰好都碰到了心灵危机。

从事创作的卡尔精神崩溃,被雷曼送到医院,医生说:「他是忧郁症与精神脆弱,是我们这社会典型的病症。」一语中的说出自由社会下,当人心无法负荷相应于自由所需要的自律与规范时,漫无边际的自由,对人精神与心灵所造成的耗损。

至于雷曼,则是在三十岁这天,赴东德帮母亲处理一桩事务,却因东德警察横生枝节,使他跟卡特琳在东德的约会迟迟不能赴约,就在被东德警察拦阻那段过程,卡特琳又跟其他男人走了。

雷曼被卡特琳遗弃,他难过的在酒馆喝酒,问自己:「为何对卡特琳对卡尔,我都没看到任何征兆?」然后他听说围墙倒了,他出去,看见墙破了,东柏林的人过来,西柏林的人过去,大家都在狂欢,轰轰烈烈展现一个重要、巨大的历史事件,雷曼这时候才惊觉,他更没看见的是围墙倒掉的征兆。

这围墙倒掉的重大历史事件,将他从轻薄漫无目标方向的生命中唤醒,为了回应这时代的重量,他反而有改变生活的决心。

WolfgangBecker于2003执导的「Goodbye,Lenin!」(再见,列宁!)则是从围墙的东边,来看待围墙倒塌这充满历史重量的事件。

如果说《西柏林恋曲》透过从事创作的卡尔精神崩溃,来表征自由社会的心灵危机,则《再见,列宁!》,则是从制造谎言,来处理围墙倒塌后,极权世界的心灵危机。

谎言环绕于一个昏迷的母亲。这母亲于1978年跟丈夫的分离,丈夫背叛东德祖国,到西德去了,据她说,是跟了另一个女人——资本主义敌人——到资本主义国家去的,为此,母亲经历被政府调查的重重问讯,以验证她是否是背叛者的同谋,而母亲据说在多重心理压力——包括丈夫的背叛、政府的怀疑不信任之下,终于得了严重的忧郁症,自闭于精神病院整整八周才出院。

从此,这位母亲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表范,她以共产主义意识型态为信仰,生机勃勃的活着。

1989柏林围墙倒塌前,东德社会已日渐动荡不安,她亲眼目睹儿子参与争取「取消界线的自由通行权」街头抗争,激动之下昏倒,就此因心肌梗塞而长眠不醒。

这个昏迷的母亲,错过了东德资本主义化的过程,错过了资本主义在东德的胜利,错过了东德厂商纷纷倒闭、得由西方联盟厂商进驻以解决失业问题,错过卫星日渐普及下、传媒的自由化,错过了东德一向信仰的意识型态已随风飘散......。

然后,这位母亲昏迷八个月后突然醒来,她对过去是失忆的,对现在是混乱的,她完全无法承受任何刺激,只要一激动就有生命危险,深爱她的儿子必须保护她不受刺激,而这个儿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不能让信仰社会主义的母亲知道东德已经被资本主义世界攻陷的事实。

于是展开一场处心积虑的大欺骗,用各种手段让母亲相信:东德仍是社会主义国家,母亲笃信的社会主义,从不曾动摇、遑论失败过。

电影在儿子基于孝心、精密铺陈的谎言中展开。

未料最后,母亲在过世前,却告诉了儿子,其实关于父亲的事,她一直在说谎。逃往西德,是她和父亲的共同决定,父亲仅只是因为不是党员,工作便永不能升迁,这使他们夫妇对集权社会主义深感恐惧,因此父母商议好了,父亲先去,母亲随后跟到。

只是母亲放弃了,因为母亲看穿了,政府会扣留下孩子,让她独自离开,以避免全家逃亡;母亲无法失去孩子,只好撒下漫天大谎,以父亲有外遇为由,说服了官方,甚至伪装忧郁自闭,以取得信任。就此她得到自由。她也成为社会主义的捍卫者。

于是,贯穿这部电影的主题,是「谎言」。母亲为了孩子,孩子为了母亲,各自洒下漫天大谎,连主角的女友都忍不住问情人:「你是否已对谎言习以为常?」

这部电影不仅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处理意识型态激烈转换、新旧交接下,人的生存之道;也讥讽了集权社会主义下,人们是怎样的习惯于在谎言的保护伞下生活。

母亲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庭,只好终生说谎,甚至,她自己都被谎言说服,她相信自己不曾背叛过社会主义,她相信自己是社会主义的信徒。

她的意识型态感染了儿子,儿子尽管也参与争取自由化的街头游行,但当他为母亲布署所有社会主义思维活动的谎言时,他也自觉到,其实他不只用谎言安慰母亲、他也早被社会主义的谎言安慰,因此,当资本主义打垮社会主义,社会正因变化太快而动荡不安时,他才会如此热情的为母亲塑造谎言的世界,因为,他自己也想暂时的回到那个他早就接受的世界。

也因此,当主角遇到他童年时最崇拜的太空人英雄,这英雄如今成为计程车司机,主角决定透过他,用伪装的电视节目说话,捏造着社会主义最终会以意识型态征服全世界的、充满理想的谎言,他好像也有点分不清楚,这谎言究竟是为了安定母亲....还是安定自己的心?而他最后终于见到那其实是被母亲为了子女而抛弃的父亲,父子沈默之中,他是否终于愿意彻底走出谎言,承认祖国对他们这个家庭,其实是已造成再难以挽回的悲剧?

《西柏林恋曲》与《再见列宁》这两部片子几乎是同时完成,多少可看出德国社会在经历了柏林围墙倒塌的重大历史事件之后,经过十多年的咀嚼反省,再重新回头看待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德极权社会固然被经济崩溃搓破了谎言,柏林围墙倒塌也证明了资本主义的胜利,但是,西德年轻人迷惘迷失下的精神脆弱、忧郁症,既已成为世纪性的心灵流行疾病,不也是说明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社会,也正在缺乏精神核心价值的危机中慢慢崩解吗?

=======

剧情简介:

在丈夫逃往西德后,充满热情的东德共产党员克莉丝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她的党和一对儿女,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养教育他们。1989年秋天,克莉丝蒂娜突然心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里,德国已经是天翻地覆:柏林墙倒了,她所挚爱的民主德国也解体了。

克莉丝蒂娜苏醒后,医生叮嘱她的儿子亚利,任何刺激都将是致命的。为了不打击卧病在床的母亲,亚利只好小心翼翼地隐瞒起德共下台、德国统一的消息,假装柏林围墙还依旧矗立。于是就在他们那间小小公寓里,亚利尽力演出着一场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闹剧。从食品到服饰,甚至伪造电视新闻,尽管外面早已换了一番天地,但这方小世界里历史似乎停滞了,或者说儿子藉着对母亲的爱而改写、创造着历史……

影片名为《再见列宁》,其实与列宁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那只是一个被符号化的信仰。题材涉及政治,讨论的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但却用一个幽默而充满爱的故事来表达,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枯燥。

电影里的笑料十足,每每想起都不禁感到滑稽。比如正沉醉在社会主义蓬勃发展迷梦中的母亲,突然看到楼房对面迎风飘扬着一面可口可乐的旗帜;比如无意间走在大街上的母亲,为发现满城的西德人惊讶不已,而儿子则通过假新闻来蒙骗母亲,说那些都是不忍西德政府统治逃来东德的「难民」。故事的中心就围绕着这位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者,一切的闹剧都是为她而展开的。为了维护母亲心目中的理想祖国,儿子从食品罐头到新闻联播,都尽全力还原。这是一出爱的闹剧,是一出用谎言维护信仰的闹剧,在一阵阵嬉笑之后却不免感到辛酸。

俗谚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面对着残酷的现实苦苦挣扎,而是自己的信仰遭到彻底地颠覆。影片中的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沉醉在儿子伪造的太平盛世中,而不是像邻居家的老头,只有无奈地徘徊,感叹着自己随共和国消逝的四十年青春。看到片中母亲辛勤工作一生的积蓄,只是因为未能按期兑换而成为废纸,儿子愤怒却无奈地将它们撕毁。让人不免感到辛酸。片中的儿子念道:「我就像一个潜艇船长,潜艇漏洞百出,堵住这边,那边马上又开口了……阶级敌人的可乐旗在空中飘扬,西方来的风吹走了东方妈妈一生的积蓄……」。

影片中的母亲并不是那种盲目忠于党和祖国的人,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原则。正因为这样,当她看到员警镇压游行队伍时,会大喊住手;正因为这样,当她听说西德「难民」逃往自己的祖国时,会愿意将自己的房子让给他们居住。也正是因为她「太理想」,她才会被学校辞退,因为共和国需要的是仆从,而非理想主义者。好在她有一双热爱她的儿女,虽然因为母亲的事他们常常争吵,但最终他们都会团结起来,用谎言为母亲继续那个理想的国度。

昔日信仰的一切灰飞湮灭。儿子曾经仰慕的航太英雄,最后却沦落成为一个计程车司机;母亲坚信的祖国只是几十平方米内的幻梦而已。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因为儿女的爱,母亲怀揣着自己的理想离开人世。理想中那个不是追名逐利,不是尔虞我诈的国家。她的骨灰随风散落在柏林的每个角落,守望着这个国家。影片的最后,儿子的独白再次响起:「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由我们维系生命直到母亲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永远不曾存在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依。」

这是一部喜剧,但在捧腹之中,却不免有着点点泪光。是感动也好,是辛酸也罢,总之能让人有很多思考。片中东德人面对德国统一后的一些矛盾心理,也许可以从经历文革的「老革命」和「热血青年」们身上找到相通点。

抛开所谓的意识形态,有些脱离政治制度的信仰永远存在在我们心头。在谎言里,同样有感人的爱与坚定的信仰。再见,列宁!再见的是一个时代,是一个国家,是一种信仰。而不变的,是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心中永远不灭的理想与希望。

这张原声是法国音乐家YannTiersen的作品,他最富盛名的作品还是那部「艾蜜莉的异想世界(Amelie)」。

如果说Amelie是表现理想者的梦幻,那么GoodByeLenin则是表现理想者的荒诞。Amelie中暖暖的手风琴拉开了故事,而在GoodByeLenin里,YannTiersen用钢琴和三角铁展现了一个有些失落,充满荒诞的意境。在诙谐的琴声中,一出出幽默而又辛酸的闹剧上演。满是瓦砾云的天空中列宁的雕象飞过,失落的音乐中弥漫了时代消逝的无奈,同时又体现了不断改变的世界里坚定不移的亲情。

=======

不得不说我打开再见列宁的片理由非常简单,他是RUSH里和锤哥有对手戏的丹尼尔布尔主演的,这位德国男演员是朋友近日新欢,本来以为会是纪录片之类,但没想到有意外的惊喜感。

而首先要知道再见列宁说甚么,不免会提到柏林围墙,1989年11月9日的秋日夜晚,柏林围墙倒塌,象征的不只是东西德的统一,欢欣鼓舞的西德民众含着泪水,虽处于夜晚却像以拥有明日曙光,柏林围墙象征东西德冷战时期的铁幕,而他的倒塌,象征东西德统一的里程碑。

再见列宁,再这样的背景展开,父亲的离开是奔向西方德国万恶的资本主义,亚历山大的母亲为此而郁郁不得志,甚至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最终他找到救署,这黑暗裂缝中阳光就是成千位「同志」,柯利斯芬活跃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里,他推崇社会主义,对国与党忠诚。

往往于书与电影讨论这样的忠诚度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不管是东方亦或是西方。

再见列宁的开端是方格电视内的火箭冉冉升上空,而末端亚历山大以火箭装载着母亲的骨灰,在黑暗的夜空绽放出烟花来坠落于已开放的东西德天空,最末的告别方式,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再见列宁里没有太多的人物理想、英雄主义,只是一个不愿意母亲再因心脏病受到刺激而努力编织谎言的孩子,他为母亲人生末期导了一出看似漏洞百出却「理想」的电影,他为了旧罐头而焦头烂额,为了公寓外的可口可乐广告而绞尽脑汁的和朋友丹尼斯演起「新闻」让母亲看到他忠贞不二的民主共和国获得的绝对胜利。

母亲再看完这段新闻里,纳闷的说了句台词,我觉得非常可爱。

「可口可乐是社会主义发明的?我还以为可口可乐是战前就有的。」

亚历山大为母亲建造属于她的乌托邦,将已经渐渐西化的生活空间,改回旧时母亲居住东德房间,在新时代冲击的文化与产品找寻东德时期残留下来,母亲所习惯与最爱的品牌,生日时请来母亲的旧同志,除了柯莉斯芬外,其他人都被编排着他们该饰演的演员,他还请了一批男孩来诵唱怀旧歌曲,亚历山大为了守护母亲的梦而在所不惜。

「她没看到阿瑞娜放弃经济学的进修...体验她第一次实践货币流通的经历,他也没有看到阿瑞娜的新男友瑞纳搬进来,此人系快餐店小老板兼西德阶级敌人。」

以上来自亚历山大的自白,姐姐的新男友象征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他们生活二十几年的东德社会主义俱乐部里,出现格格不入的人口,时代的改变,不是多么浩大的国家战争,而是一场属于家庭的微小革命。

丹尼尔布尔饰演的亚历山大,东德小伙,曾经拥有太空人之梦想,最后成为电视维修员。

他和当代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没有甚么不同,热爱参加反政府示威游行,因为这样很酷,再小时候有个不为人知的浩大梦想,不能理解父母的分开,对离开的父亲拥有无限憧憬,母亲于医院时和美丽的护士坠入爱河,这是故事里的亚历山大,看起来或许真的很平凡。

却能因为深爱母亲,而做出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柯莉斯芬又何尝不是深爱这小儿子,最后的那段他其实已从拉拉的口中得知他活在儿子所包裹起来的甜蜜谎言中,后来她看着假新闻时,未看像萤幕,将目光看着儿子的背影,她知道儿子是如此的爱她。

他们都用他们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爱对方,母亲掩盖父亲离去的真实源因,而儿子则藏匿着许多昏迷时其母亲所不知道发生的事情,但他们都没有绝对的错,这不过是他们能想到爱的方法。

这样就足够了,不是吗。

再见列宁的配乐,是以艾蜜莉异想世界的配乐师所制作,在这里贴两首,一首是MotherJourney和Summer78。

最末,贴一段亚历山大和丹尼斯合夥编造假新闻里的其中一则。

亲爱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公民们,身历奇迹,从外太空看过我们蓝色的星球的人,对事物有与众不同的看法,我们的头顶是广阔无垠的宇宙,地球上的生命看起来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人类到底取得了多少成就?人类的目标是什么?有多少目标已达到?今天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从太空中看这是个小小的国家。过去一年来数以千计的人来到这里,那些我们一向视之为敌的人们,现在想要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知道祖国并非完美无缺,但我们信奉的理想一直激励着全世界的人民。我们有时会迷失前进方向,但是我们会努力拨乱反正。社会主义并非意味着闭关自守,而是主动接纳异己,与人共生共存;社会主义并非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去亲手实现美好的明天。因此,我决定开放我们的国家。

或许就是因为人类的微不足道,所以我们奋力尝试着能够活得更好。

==========

「再见列宁」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男主角的妈妈是一个爱党的共产党工,怀有极端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却在柏林围墙倒塌前夕,看到她的儿子竟然现身在那一波抗议人潮中因而昏倒。孝顺的男主角在他妈妈醒来之后,为了隐瞒这个举世震惊的消息(东德已经不存在了!),只好编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众人纷纷举西迁徙,去看看所谓的西方民主世界的同时;他却尽力维护一个世人几乎扬弃的一个旧的世界「社会主义的理想祖国」;当西方的资本主义及可口可乐大举入侵前东德领土强迫消费时,男主角亚利只好透过各种媒介(电视、广播),宣传一个瞒天大谎,西德人大举投奔东德,而东德适时地提供了人道援助,让西德人民有房子可以住。

你当然可以运用这种角度去看:亚利的妈妈就像过去的东德人民,坚贞不移地信守着他对祖国的忠贞;亚利又何尝不是扮演着前东德政府一项拿手的角色,就是透过各种可以传播资讯的媒介,尽力去阻断一切可获得资讯的管道,让他自己成为「独家」,以便可以箝制人民的思想,以便一手操控甚至制造真相。

但事实呢?「王子与公主幸福地住在城堡中一辈子」,是一个浪漫故事的结束,却是一个生活现实的开端。如果他们的王国不够富裕,王子与公主每天也对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事,稍有不合也是会引发口角的。十六年前的10月3日,东西两德(其实不算对等吧,因为东德政府机关在10月2日便已经停止运作)在柏林为统一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原本靠近柏林围墙的布兰登堡在两德统一之前是分裂的象征,在统一之后反而成为大和解的精神地标。柏林上空飘舞着气球、布兰登堡缀满了礼花,德国人民手中挥舞着国旗(ㄟ……。还好国旗、国号、国歌对统一来说不是问题,几乎都是沿用西德的部分。原本两德的国旗就都是红、黑、金三种颜色,东德国旗原本上面再多加镰刀还是什么工具之类的)。这种盛况还真是一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但都战败)的阴霾,一直到今年2006年的足球世界杯才又复见。但十六年后的今日,德国人开始思考:统一带给了德国什么呢?

我住的城市--莱比锡,在过去是属于东德领土的城市。我所遇到的人,即便在MPI里面也是,大部分是在前东德领土管辖区域内出生、长大、念书及工作。我的另外三个室友以及一个前室友也都是前东德人。他们本身当然都很乐见统一,这表示他们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可以自由出国到任何一个地方(至少他们现在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需要签证,真是又羡慕又嫉妒),可以自己决定要喝可口可乐或是吃香蕉(天呀!原来以前连香蕉都是奢侈品。亏我们以前还宣传对岸人民是啃树皮、啃香蕉皮),可以决定每年要刷油漆以及什么颜色(以前可是连整修房子,建材都必须由上级配给的),统一带给他们生活上有太多的方便及好处。但直到今天(包括我室友在内),一项民调显示仍有74%的德东人民(现在不叫东德,要叫德东,中文还真是一个有趣的文字系统)仍觉得他们是二等公民。毕竟当初嫁过来的时候,几乎是沿用所有西德的部分,只是将西德宪法效力扩大到东德领土上而已,如何让人感觉到平等?而且舆论也认为,原本东西之间便存有的经济差异,在统一之后逐渐缩小。没错,但大家变得一样,是变得一样穷,而是变得大家一样有钱。德国政府每年挹注大量的金钱补助前东德的建设,但有些钱却被东德的邦联拿来还债,因此许多重大的建设也仍然停摆。西德原本的经济实力还算小康,但某些西德邦联原本就不算富裕(德国最有钱的邦联都在南部,像是巴发利亚邦联或称为拜耳邦),本来还可以勉强支撑,现在为了「解救」这些水深火热的东德同胞们,某些西德人(或邦联)其实抱怨甚多,也加深东西两方的嫌隙。

我住的萨克森州,算是在前东德地区的出现「绿洲」(像是这里有德勒斯登及莱比锡)次数高的邦联。但即便如此,这里的空屋率、失业率依然高得吓人,萨克森州在去年的一项民调中被选为「最不欢迎外国人」的一个邦联。这里的失业率极高。有一天我去买洗面乳回来,被我室友看到,他说很高兴我用这个牌子Florena。我说我只是因为便宜买了他,因为我还不知道各种牌子的优劣,况且我用了几天后,觉得还算不错。他告诉我这是前东德工厂所出来的一个牌子,如果我持续用这个牌子(这个牌子当然还有洗发精、沐浴乳等)就代表我对东德人民尽了一份心力,他们也可以继续有工作。我从来不知道我这么伟大可以拯救东德人民,再一看,果然我室友们的那一堆用品中多多少少都有这个牌子,我赶紧也变成这个牌子的拥护者,幸好Florena真的算是物美价廉,东西便宜但品质真的有到一定程度。

这里不但空屋率高,废屋率也高得吓人。今年2006世界杯开打时,撇开柏林不算,前东德地区只有莱比锡被选为比赛用地,其他足球场都位于西德,但同时,莱比锡却也是这几个足球场所在地中,足球迷印象最不好的城市。德东的其他地区就不用说了,有些地方甚至是荒芜一片。即便是莱比锡,其房租相对便宜,但空屋率极高,即便在市中心附近,你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房子根本杂草丛生无人居住,而这房子还盖在邻近两栋新大楼之间,感觉非常地突兀。玻璃碎了一地,任凭杂草肆无忌惮地住到房子内部,里面阴森森地,但政府也无力管辖。除非刚好有人看上这个地段,否则房屋的拥有者是应该要负责翻修房子的,但如果屋主无力翻修呢?只好任凭它就这么地荒芜在那边。这样子房子在莱比锡屡见不鲜,在郊区(足球场)沿路上更是频繁。虽然莱比锡的火车总站(Hbf)号称德国数一数二大,莱比锡过去也被称为「小巴黎」,华灯初上后的夜生活更是让人缅怀莱比锡的繁华过去,但这些现代大型建筑都是德国政府一股傻劲,大把银子所砸出来的,因为德勒斯登以及莱比锡都被德国政府列为德东发展的重点指标城市,他们必须在这里生出绿洲,看到希望。

我在德东和德西旅行感受到很大的差异。我在海德堡酒吧及餐厅遇到的西德人,谈到统一的时候多半带有着同情及怜悯的口气,我在威玛遇到的东德居民,对于那些物化极深的西德人深感不以为然。除了东西差异之外,德国南北也存有差异,这个差异不是只有体型(北德人的胖子真的真的很多),或是森林海洋(北德临海,南德多山)而已。虽然统一之后的德国越来越穷(德国目前在15个欧盟国中排名11位,但还持续看跌,预估没几年还会掉到西班牙及义大利之后),不管是东德或西德的人民都同样不满现状。所幸还是有一群有傻劲的德国人:德国政府在统一日发表感想时仍声称,他们仍决定继续投资金额在德东的建设上,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提升德东的发展水平并且会更加努力。

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又怎么能够拿着少少的奖学金待在这么一个物价高昂的欧洲城市生活呢?

======

以东德解体而结束共产体制的电影,本片以轻松的喜剧调性传递了令人耳目一新映象焦点。

人在国家的庇护下生活,却也直接地承受了这个国家所制定的政治条件与氛围。德国在二次大战后被一分为二,许多家庭与亲人就在这样的切割下各自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中。但我们要反问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与社会才是被认定为优质环境?以克丽丝汀为例,她在丈夫逃出东德后,依然承受着极端的恐惧,并且在警察逼问下丧失了心智。但从精神病院出来之后,她的认知点有了变化,因为她全心全意地拥抱了社会主义,于是她如鱼得水般地活跃着。这当然有其潜意识的思维,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还存着一些恐惧与不安,只是因为克丽丝汀将这份忐忑隐藏得极深,所以到最后她依然不肯去面对这个事实。

原本对社会主义并不狂热的亚利,为了维持母亲过去的印象与记忆,反而担任了社会主义过去无所不用其极的工作与方式。如果一个体制必须紧紧掌握人民,则会大量塑造许多假相。亚利的出发点是无奈的,却是本片导演一语双关的妙招。当克丽斯汀被「假相」带引而获得心灵的满足之际,这份省思是绝对可以扩至任何一个国度的。

当大楼外墙吊起巨幅的可乐广告时,鲜红的色调似乎提供了更多的幸福与欢乐,但这个符征的背后其实也牵扯着太多的假相。探索这种假相,绝非只有一种层次如此单纯。可乐的商机与业务机秘就是一种「假相」,透过广告与行销的包装,推介了一项强迫进入每个人眼帘中的商品,其中许多复杂的因素是犹如戒严中的政治关系。另一种省思则是亚利在这节骨眼中被还原成原先的东德体制;奇妙的是观众竟也顺着这股逆流,回温了已经消逝的简朴时光。

过去的日子从那名每次见面都会喃喃自语:「被骗了,我们被骗了!」的邻居中得到答案。我们不妨以亚利独自到西柏林旅游时的片断作比较,亚利感受到西德的无穷动力,但仔细思索不难发现,资本主义除了提供鲜艳色调与大胸脯女郎之外,是否还有更具建设性的?

资本主义的基调是建立在公平的竞争,但却是追求自利的社会;在灿烂的光影下看似一切诱人而美好,但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的。

克丽丝汀虽然大部份的时日都躺在床上,但饱满的神情与宽厚的包容和奉献提供了另一种讯息。虽然克丽丝汀存活的动力皆来自一种编织的谎言,但提供谎言的竟是原本对立的两造,这不免让人感到啼笑皆非了。

事实上东西德合并之后,东德民众并不完全受惠,也就是说在感悟遭受东德共产党的欺骗之后,却得再度感受合并之后的痛苦摧残,虽然夺得世界足球赛的冠军暂时能抚平这种不满,但当激情过了之后,假相必然再度呈现,甚至最终会被戳破。倍受煎熬的人,他们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呢?

到底什么样的体制最适合人的生命对待?如果我们要的是一种公平与互融的社会,那会不会都属于过度的理想化呢?人与人之间原本就充斥着许多不确定,克丽丝汀与丈夫的分离是如此,亚利与母亲亦是如此。如果不是不确定与疏离,他也不至于必须以虚构的谎言世界来欺瞒她。当克丽丝汀吃着她最喜欢的斯博特酱瓜时,虽不知那是荷兰进口的,但似乎也能感受到味道的不同,这份味觉的不同是否是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呢?相信克丽丝汀一定作如是观。

藏匿在废弃的五斗柜中的四十万马克始终无法找到,最后找到时却已过了兑换时间,于是因不能兑换而生气的亚利被赶出银行时,观众立刻在这个因为结合而衍生的氛围中体验了新的挫败。

事实上导演在政治这个议题上还是提供了有趣的「双刀论证」,我们无法得知最后拉荷在医院是否有告诉克丽丝汀实情?而已经又娶妻生子的罗伯特在医院内与克丽丝汀谈了一个多钟头究竟谈了什么?虽然是靠亚利与丹尼斯塑造的另一个谎言勉强将现实连接起来,但如果是克丽丝汀已经知道谎言,那又是另一种的讽刺。因为代表受骗的人民(克丽丝汀)其实心知肚明,但又不愿戳破体制的谎言(亚利),而这个面向其实是整个大环境中的主调思考。

克丽丝汀最后遗言将骨灰洒在东西德的天空,这更呼应了这种推论,虽然此刻谎言已经与现实连结,但未尝不是克丽丝汀的心中期望?

将骨灰用火箭炮送上天空呼应了小时候亚利崇拜的太空人,而亚利最后将沦落为计程车司机的太空人变成国家领导人,不仅呈现了戏剧的伏笔与张力,在呼应的技巧上是令人惊叹的。

讨论如此严肃的议题却能轻松娓娓道来,「再见列宁」能够在欧洲电影节中大放异采绝非偶然。而本片所探索的主题也因繁杂多层而引人入胜。除了拉荷的戏较少而失色之外,是一部值得推介的佳片。

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2003)

又名:快乐的谎言(港) / 再见,列宁!(台) / 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 / Goodbye Lenin!

上映日期:2003-02-09(柏林电影节) / 2003-02-13(德国)片长:121分钟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 卡特琳·萨斯 丘尔潘·哈马托娃 弗洛里安·卢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再见列宁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