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顿森林黄瓜、“致以社会主义的问候”、兰领巾的少先队员……细节解构了宏大的政治背景。导演一手将政治、意识形态的变革化成无数引人发笑的零碎片段。而对观众而言,这些贴近生活的小片段能被他们轻而易举地内化,成为一种“怀旧”——回想10多年前的历史,政治骇然的影响力对比现在生活状态,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自己的生活境况如何才最能够说话。所以,让观众怀旧一把的同时,导演核心呈现的是微小个体的爱心和亲情。

下文从影片的细节运用上来作评析。



镜头的运用

“真实是荒谬的,虚假的倒是真实的”。在利益集团的操控下,真实的历史事件显得荒谬,导演虚构的故事倒是闪耀出人性的光芒。

亦真亦假的体验感,单从影片的镜头运用上就能看出,以下仅就纪录片质感、奇幻视觉感两方面来谈。



纪录片的质感运用一方面来自导演刻意制作的,即运用演员来完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采用历史上的真实影像。

片头一开始就是家庭纪录片,模糊的画面却带有温暖的力量——家庭的快乐为亚历山大和母亲间的亲情、为母亲不忍离开孩子而没有跟随父亲去西德、为之后母亲想见父亲等等都做了一个铺垫。两个孩子一直喊着“爸爸”,可是片头结束马上就是父亲叛逃。这对矛盾要到影片的后段才能解释。

导演采用模拟纪录片的镜头段落还有乘火车、妈妈教唱歌等。尤其是教唱歌的段落,模糊的纪录片效果与清晰的电影呈现(对片中故事来说的“现实”时态)交织进行。可以说,这里是刻意的为应该是为之后采用真正的纪录片和“现实”交织作一个铺垫。

真正的历史资料纪录片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播放,另一类是通过电视新闻来播放。通过电视来放又是导演的一步高棋,再一次模糊现实和影片的界限。可以举有关德国赢世界杯的例子,亚历山大在推销卫星电视时反复出现“看球”的情节、导演还拍摄了一段人们欢庆赢球的场面、剪辑时加入历史上真实的世界杯画面、再加上主人公看电视新闻播放足球。



而有关奇幻效果的运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导演用好了电影本身的特点。比如,暴动那场。画面中先是一盏灯,它造型很有意思,在没有比照物的情况下,观众在猜测这是什么。然后出现了人,整个气氛就出来了——空荡的街道人多起来,安静的夜晚不再平静……感觉很奇妙。

二是利用电脑特效制造的镜头效果。比如快镜头在本片中被多次采用:妈妈搬回前复原家里的布置、找妈妈的存折等。这为整部片子的基调——明快、幽默——作了很大贡献。

又比如最后一次在医院让妈妈看电视那场——流畅的镜头快速在医院的走廊推进,然后幻化成多马斯克骑摩托车飞速往前开车。十分巧妙流畅地串联起事件,配上《天使爱美丽》似的音乐,似乎是另一场“成人童话”在上演。



反复出现的意象

导演很擅长调动观众的审美体验,在本部影片中很集中体现的就是前后出现同一意象。比如贴在家具上的红点,一开始这一细节被用来体现人们生活的巨大变革中,很是自然。但之后成了找到存款的线索。这个伏笔很深,但是当观众随着亚历山大一起回忆起这个“红点”时,这种影像体验非常丰满——观者时刻有回忆被唤起的审美快感。

另外,我个人最感动的镜头是妈妈在床上帮雪弗口述写意见信。这与之前熨衣服时有异曲同工。撇开她说“句号、逗号”、“致以社会主义的问候”、还有那些调侃机智的话语等的重复出现,带给了观众以快感。我印象很深的是桌子的震动。熨衣服那段是亚历山大房间玩偶被震动,而在床上这场是桌上的花瓶在震。很有意思。

这些意象的反复可以很好地体现变革前后的不同或相同。像是亚历山大两次过边境的对比,则可以反映变革的影响慢慢深入——第一次警察仔细查看护照照片,后来,警察一边被嬉皮士缠着拍照,一边摆摆手让他过去。

另一些细节则是集中用来代表“资本主义”的,最明显的就是“可口可乐”这个意象的多次出现。军队交班那场——近景交代之后的大远景,就是印有可口可乐商标的车开过,源源不断。这正是将政治上的改变极度缩小,而将这些影响日常生活点滴的东西放大放大。

之后建筑外墙广告、姐姐从冰箱拿饮料喝都用了“可口可乐”。这些小细节都被进行了符号化,使得处处暗藏玄机,当观众读出细节背后的真实意义,领会导演的用心时,也就是另一次审美体验。



爸爸,悲剧的力量

以上谈了很多技术技法的运用,它们为主旨的表达提供了外部的条件。那么,导演用如此丰富的镜像语言在表达什么呢?

就像从旧货摊把东西一样样买回来,这似乎是一场怀旧——用个人的生活来保住一个过往的年代。但是时代如大潮,要保住太难了,日用品变了,钱变了。“马克,玛丽路亚”。找到那个某某牌黄瓜的瓶子导演就特地用了独立的一个段落(包石膏)来表现。

本片也是对一个亚历山大和母亲间亲情的礼赞。对比,片中有个老伯说自己的女儿去了西边就没再回来,亏了这么多年的养育。

很多人在猜测母亲最后是否知道了真相。其实,在最后看电视时,母亲一直用一种欣慰的眼神看着亚历山大,我想她应该是知道了真相。

支持我的猜测的最重要因素其实是爸爸这个人物的存在。妈妈并不是中国式的女英雄,没有丈夫没有儿女私情,只有社会主义的理想。因为不想和儿女分开,她才选择了不理爸爸的信件和一起去西德的请求。她其实应该是了解西德的真实情况的。——所谓的资本主义的坏在多马斯科的电视节目中是,“又有多少多少人吸食毒品”。然后西德的人向往社会主义,来到东德。

但是真实是这样的吗?这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在妈妈心里也有一杆秤。

而个人认为最悲剧的力量也是源于爸爸——孩子对于爸爸的爱与不理解。

“欢迎光临汉堡王,祝你好胃口”。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意象重复。第一次出现用于幽默地表达“资本主义”带来的变革——从经济学到“货币流通的实习”。第二次是遇到爸爸。

当姐姐疯狂地翻腾厨房所有的东西,当她砸开橱壁,当她最后在医院看到父亲有转身离开时,我忽然发现这场东西隔离的可怕——父女分离,夫妻分离,真实的信息被掩盖,爱被扼杀。

如果说亚历山大对于妈妈所作的一切令人动容,那么亚历山大想象父亲样子的那个镜头——游泳池边上,一个肥硕的男人在大口吃汉堡——在令人发笑的同时,却更带有刺痛的感觉,不禁质问爱被政治剥夺了吗?

如果这时再回想片头家庭纪录片中,两个孩子甜蜜地喊着“爸爸”。那么正是亚历山大的那句话,夏天结束了,闹剧也该收场了。

这场故事需要结局了。

亚历山大编的结局是那个成了出租车司机的宇航员成了主席。列宁的结局是它的塑像一尊尊都被搬离了德国。妈妈的结局是笑着离开,骨灰撒于空中。

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2003)

又名:快乐的谎言(港) / 再见,列宁!(台) / 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 / Goodbye Lenin!

上映日期:2003-02-09(柏林电影节) / 2003-02-13(德国)片长:121分钟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 卡特琳·萨斯 丘尔潘·哈马托娃 弗洛里安·卢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再见列宁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