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韩国电影《许三观卖血记》抛弃了余华原著中小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助和荒诞感,注入了韩国电视剧家庭温情的核心伦理,使得“父爱妻从子孝”变成了电影的主题。这样的转换并不能说不好,因为体现东方的传统伦理可以说是韩国电视剧的强项,也是韩流风靡亚洲的原因之一。但是期待看到如同李沧东《薄荷糖》,金基德《收信人不详》这样具有厚重历史感的韩国电影的观众可能会失望,因为电影《许三观卖血记》本质来说只是一部精致版的韩剧。

余华在90年代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曾经被很多人当成生动版的中国当代史来读。《活着》早已在1994年被张艺谋搬上了大银幕,但《许三观卖血记》的电影改编却一直难产,其中原因不言自明。所以河正宇自编自导自演的韩国版确实是一个空白的填补。河正宇在《恐怖直播》和《黄海》等电影中已经展现了精湛的演技,他在演员界中的地位也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因为就连几句台词的小配角也由眼熟能详的明星演员担任,表演方面无须担心。

电影的一个大问题在于“精致版韩剧”的拍摄手法与“吃不饱饭”主题的矛盾。韩剧的拍摄手法比较追求浪漫化事物。电影的布景精致,衣着考究,用高光为主的拍摄手法虽然让电影变得亮丽好看,却牺牲了真实的贫困感。喜剧的风格虽然体现了诸多小人物的乐观精神,却缺少了余华小说中的荒谬残酷。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的故意遗忘使得观众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聪明能干勤奋的人儿会穷到这样的地步。电影始终都没有给出如此贫困的原因,只是作为一个先决条件树立在那里,最后给出一个在贫困中挣扎但乐观向上的大团圆结局。这就和很多韩剧电视剧一样,穷人富人公主王子一开始就决定了,原因基本不去探究。其本质上还是成人童话。

虽然《许三观卖血记》的小说看了好久了。但结尾还是记得和电影完全不一样的走向。小说中,许三观最后哀叹的不是他没钱吃不饱饭:生活已经好了,他不需要再卖血为生。而是血头告诉他他老了,血已经不能卖,没用了。这是一种对于自身价值丧失的悲哀,是人生中终有一天的虚无和无目标感带来的悲剧。但韩国电影的改编却简化成了一个不明所以然的大团圆:一家人终于围坐在一起吃泡菜鱼火锅和大包子了。高光柔镜的处理完全弱化了余华原著中人生本质和时代的悲剧感。就如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样,后面是否还要卖血吃包子,还是家庭和睦了就一直能吃包子?编导似乎完全都不想提了。

电影其他的一些缺陷包括,许三观对于一乐的态度前后转变太突兀,缺少适当的铺垫,以及几个有头没尾的配角等等。不过总体来说,电影的节奏轻松明快,演技突出,有些地方颇为幽默,有些地方也能催泪,看后的沉重感不大,反而让人感染到了积极乐观的情绪,也能增添对泡菜鲫鱼和包子的食欲,像我看完后马上就yelp能吃泡菜鲫鱼的韩国店了。

许三观허삼관(2015)

又名:许三观卖血记 / 三观卖血 / 허삼관 매혈기 /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上映日期:2015-01-14(韩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河正宇 河智苑 尹恩惠 郑满植 赵震雄 李璟荣 金英爱 成东 

导演:河正宇 编剧:金柱浩 Joo-ho Kim/河正宇 Jung-woo Ha/余华 Hua Yu

许三观的影评

so bad
so bad • 矛盾
XQ
XQ • 许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