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许三观,改自中国现代作家,原先锋派作家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电影的风格多偏向于温情喜剧,而原著则是悲剧,虽也悲中带喜,但却能感其中悲凉。电影的前三分之二多是给人感觉轻松,幽默和温馨。而在最终许三观卖血给一乐治病时,才最得以体现出其生活的辛酸。
正如书中自序所讲,许三观有着自己的思想,而作者所做的仅仅是将其给体现而出,仅此而已。我们通过许三观的视角,审视着这样一个残缺的社会。无论是书亦或是电影都可以称之为:喜于家庭,悲于社会。
生活在许三观周围的人,连同许三观自己都是极度缺乏知识的。“无知”本身造就了影片中的大部分悲剧。根龙和阿方不知道猪肝和黄酒永远也无法补回自己卖出的鲜血,尊严。猪肝和黄酒也永远改变不了那种享受“不劳而获”的习惯。而最终这样长期的“不劳而获”也前来索要了报酬,要走了根龙的健康,要走了根龙的命。可人们确认为,只有卖过血的人才是健康的,这样的观念本身造就了莫大的悲哀。
男权是社会的主流。无论是徐玉兰,林芬芳还是其他女性角色,话语权都是极少的。徐玉兰的婚事是由她的父亲强行决定的,而她的父亲又是秉承着外姓非亲的传统观念,那么社会自然也是被许多传统观念所束缚。或许传统观念无关乎性别,但是父亲,男性在社会中处于的强势地位也让女性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徐玉兰最大的反抗便是“哭诉”如此软弱的性格,如此卑微的话语权,也让女性的悲剧得以体现。
卖血是主题也是线索。许三观是靠卖血度过了自己人生中的劫难,整整三次。三次劫难一次比一次恶劣,一次比一次困难。乍一看这好似是一个靠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力,跨过重重难关的人的励志故事。可是这终究是靠着卖血。许三观是个正直的人也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似根龙阿正,靠着卖血度日。可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打拼,终究是不够的。许多时候迫于生活的无奈,他还是需要去卖血。无论是电影还是书,都是以卖血为中心而进行描绘。最主要的冲突矛盾都建立在这卖血之上。与何小勇的矛盾,从第一次卖血娶徐玉兰开始,而后的每一次无一不是为了一乐,但一乐却是何小勇的孩子,何其讽刺。结局看似是喜,他靠着卖血救回了儿子,妻子,同时通过这件事放下了对一乐的芥蒂,过上了较好的日子。可好似总缺些什么。好像没有牺牲,总要压抑着难受。就好像余华的另一部作品《活着》用一次次的死亡将这个悲剧推向高潮,这部作品也该如此。而许三观卖血记,却这样美好的结束了。何小勇死了,日子变好了还有什么不对的呢?电影如此轻松愉快好似没有任何不妥。可这恰恰也是最大的讽刺本身,许三观辛苦一辈子,也无法做到的,却靠着卖血做到了。如果一乐或徐玉兰死了,悲在了许三观的小家,而没死却悲在了社会。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下,“卖血”便是万能的。所以无论结局如何,这终究是个悲剧,而这表面的微观的,家庭的,个体的喜剧与温情,掩藏了其中更铭心刻骨的悲。
这也是余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揭示着,讽刺着这社会的残酷,不公。影片终究只有两个小时,终究是想要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但书中的细节才更能体现其价值。何悲何喜,不过一升血而已。

许三观허삼관(2015)

又名:许三观卖血记 / 三观卖血 / 허삼관 매혈기 /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上映日期:2015-01-14(韩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河正宇 河智苑 尹恩惠 郑满植 赵震雄 李璟荣 金英爱 成东 

导演:河正宇 编剧:金柱浩 Joo-ho Kim/河正宇 Jung-woo Ha/余华 Hua Yu

许三观的影评

so bad
so bad • 矛盾
XQ
XQ • 许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