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正宇自导自演余华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许三观》,实际上是做了一次勇敢的接盘侠。
就跟他在电影里的角色许三观一样。
只是许三观喜当爹事先并不知情。
河正宇却明知小说曾经兜兜转转16年没有被拍成电影,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他当了导演以后后悔过。
电影里的许三观给别人养儿子11年,养得许一乐孝悌双全,虽然得知真相后有很多烦恼曲折,最后却得以重建父子真情。
那么河正宇这个接盘侠当得怎么样呢?
余华的小说我读过多遍,电影《许三观》也刷了两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
河正宇是个不错的大侠,他把别人的种养成了自己的亲儿子!
<图片1>


----------------------------分----------割----------线-----------------------------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脉络并不复杂:
年轻的许三观第一次卖血,然后追求漂亮姑娘许玉兰,两人结婚;
许三观夫妻生了三个儿子,但是10来年后却发现大儿子一乐是许玉兰跟前男友何小勇所生;
许三观失望,难过,经过各种曲折,何小勇车祸等等,许三观终于把一乐当成亲儿子;
一乐生病,许三观不顾生命危险卖血筹钱,一乐得救。

像余华小说一贯带给读者的感觉一样:《许三观卖血记》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小人物对抗人生磨难的历史。
余华在中文版自序中说;“虚构的只有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更多人的记忆。”
如果河正宇的电影带给了读者沧桑感和历史感,唤醒了很多中国人的记忆,无疑是余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巨大成功。
然而,河正宇却说:我干嘛要辛辛苦苦养一个你要的儿子?
所以,他把一本描写社会洪流裹挟下的小人物的悲苦心酸磨难历史的小说,拍成了一部聚焦父母大爱,重建父子亲情的韩国人喜闻乐见的家庭温情故事。
这个聪明的接盘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下面我来对比小说和电影,试着拆解河正宇培养亲儿子11大招数。


1>>>> 社会历史背景的设置


小说里的许三观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革和改革开放多个时代。一家人的生活随着时代潮流而变化。有时甚至因为一人之言,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这一天,***坐在书房的沙发上说:身边只留一个。于是三乐留在了父母身边。”
那场著名的许三观用嘴巴给一家人做菜的场面,就是发生在大跃进那个荒诞的时期。
集体食堂,大炼钢铁,再加上天灾(洪水),导致了长久的饥荒。

在电影里,历史背景设置为韩国战后的贫困年代。
按照韩国映画世界株式会老板安东圭所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也曾经卖血成风,余华小说里写的也都是韩国人的感受。”
卖血的感受可以贴近感知,可是在社会秩序瞬息变幻的背景下,底层小人物不得不被裹挟前进的人生体验却没有了。
许三观和他周围的人苦中作乐,笑中带泪的悲辛人生,去掉了小说里的沧桑感和历史感,奠定了温情喜剧片的基调。


2>>>> 何小勇人物的设定

小说里的何小勇是个跟许三观一样的穷人,有他自私又狡黠的一面,但归根结底和许都是下层百姓,存的钱还没有许三观的多。
许三观卖了血不舍得给一乐买面条,一乐去找何小勇,小勇老婆说:“这年月谁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一家人饿了一个多月了,肚皮上的皮都要和屁股上的皮贴到一起了……”
饥荒是所有人的饥荒。小说里呈现的根本矛盾,是时代社会造成的小人物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矛盾。

电影里的矛盾却成了贫富矛盾,成了人品道德的矛盾。
何小勇一出场就跟美国人不清不楚,虽听说他有债,但后来光鲜的衣着,鹤立鸡群的房子,汽车,听音乐跳舞的生活,后来他出事后老婆为了让一乐帮忙还说供一乐上到大学。
明显跟许三观不是一个社会阶层。
这样何小勇许三观的矛盾就转化成了韩剧中司空见惯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
<图片2>


3>>>> 求婚

小说里,许三观在许玉兰的父亲面前求婚的战略很切中要害。
先送烟酒,再谈身家清白,然后说他比何小勇存的钱多,最后是同姓延续香火的问题。
“都姓许,你们许家后面的香火也就接上了,说起来我娶了许玉兰,其实我就和倒插门的女婿一样。”
咱们中国人都知道,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在传统观念里有多么重要。
所以“许玉兰的父亲听到最后那几句话,嘿嘿笑了起来。”

据说韩国人一样重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不过电影里的许三观不止这一个杀手锏。
只见他不疾不徐,步步为营,一招招尽显高手风采:
送烟酒,谈身世,
否定对手:何小勇玩女人,
谈优势:续许家香火,
表诚心:献出出所有存款;
画前景:当亲爸爸来赡养你。

这哪里是上世纪60年代的许三观,分明是高手现场演示“如何拿下女朋友父母”全攻略!
确定不是逗逼喜剧电影吗?


4>>>> 一乐身世的认定

小说里是许玉兰失口说出的。
因为一乐长得像何小勇的流言让她觉得不公平,自己一没改嫁,二没偷人,却要背这个黑锅,所以经常像祥林嫂一样坐门口哭诉。
然后有一天就失口说出来曾经跟何小勇睡过一次。

电影里戏剧冲突更为强烈。
许三观为了消灭留言,证明自己跟一乐是父子,去医院验血型。
读验血报告前一刻还自信满满,然后就当众打脸。

河正宇你是对自己的演技太自信了吧,所以设置了这样一场笑泪交织的大翻转。
不得不说,这种翻转制造的强烈戏剧冲突太好看!


5>>>> 父子亲情的重建

小说里许三观跟一乐一直都父子情深。
知道一乐身世之后,他失望烦恼过一段时间,两人关系出现危机。
后来亲情的重建是因他对一乐、对自己的感情的重新认识。
一乐出去找何小勇要面条的那天:
“许三观......看着天色黑下来,心想一乐这时候还不回家,就怕是出事了。这么一想,许三观心里也急上了。”
找到一乐后本来还很生气,但听一乐说:”我饿了,我困了......我想你就是再不把我当亲儿子,你也比何小勇疼我,我就回来了。“
自己就掩饰不了真情了:”你给我站住,你这小崽子还真要走。“
然后许三观就背着一乐去饭店吃面条,标志父子亲情秩序的重建。

电影里父子关系的重建拉了比较长的战线。
其中加了很多一乐跟许玉兰的主动因素。
许三观第一次被感动:一乐为许三观跟林芬芳的偷情打掩护。
许三观第二次被感动;玉兰找到一乐后爱恨交织,母子亲情让许三观不禁动容。
后来一乐生病,许三观才自然而然拼命卖血筹钱。
父子亲情彻底重建,冰释前嫌,实在父子首尔医院找到对方,相拥哭泣的一幕。
许三观与一乐父子关系的打破与重建贯穿了影片的大部分,顺利上位成为电影的聚焦点。
<图片3>


6>>>> 夫妻关系的重建

小说和电影里,许三观许玉兰的夫妻关系都有一个从完美,到出现裂痕,到重建的过程。
夫妻的完美秩序因为许三观知道了玉兰跟何小勇睡过,自己蒙在鼓里给别人养了10来年儿子而被打破。
许三观有他补偿自己的方法:”我现在什么事都不做了,我一回家就要享受......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享受吗?就是为了罚你,你犯了生活错误,你背着我和那个王八蛋何小勇睡觉了,还睡出个一乐来,这么一想我气又上来了......”
夫妻开启互掐模式。完美婚姻不复存在。
许三观为了报复,睡了林芬芳并送礼物给她。
小说里面,许玉兰得知后大闹一场。
不过两人关系因此平衡,前嫌尽释,重归于好,夫妻关系得以重建。

电影里可能因为扮演许玉兰的河智苑太美太年轻,夫妻关系重建就耗时比较长。
先是因为一乐的掩护,许玉兰对许三观给林芬芳送礼物虽然耿耿于怀,但对他是否出轨却半信半疑。
后来为了一乐,许三观到处卖血筹钱,许玉兰捐肾换钱救了儿子。
许三观极为感动,对她说:
“我原来说得那些话,对不起老婆,是我的错,对不起,我错了。”
夫妻关系最后圆满重建。
父母对儿子的大爱,成为抛向观众的催泪弹。
<图片4>


7>>>> 一乐的病

小说里何小勇是被上海来的卡车撞了出事的。
一乐是生病,或者说是长期营养不良跟恶劣的生活环境造成的,肝炎。
两个人的意外没有什么联系。

电影里,何小勇因为脑出血昏迷导致车祸。
一乐生病根源在于他的身世:得了跟何小勇一样的病,脑炎。
韩剧万年身世梗,车祸庚,生病梗。
还好不是白血病。


8>>>> 一乐如何得救

小说里许三观一路不要命的卖血,终于攒够了钱救了一乐。
许玉兰像中国传统主内的母亲一样,守护儿子,等着丈夫拿钱来。

电影里许三观一样卖血,一样晕倒,只是当他到了首尔医院,一乐已经在救治过程中。
因为许玉兰捐(卖)肾筹到了钱。
这在中国电影审查不会通过的,因为不合法。
韩国的电影里却出现了一位英雄母亲。

如果说小说里许三观许玉兰是小人物,代表底层愚昧无知小人物的挣扎,卖血是唯一的活路,许三观是一位英雄父亲,却在悲苦人生中挣扎。
电影里则是父亲和母亲一起显示英雄本色,合力尽力救儿子。
有点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企业主鼓吹的那样:只问结果,不质疑过程的合法与否。(好像并不太陌生啊这说法!)


9>>>> 结尾

这样一个悲剧的故事最后是一个光明的结尾,真是难得。
小说里的结尾,虽然一家人熬过了那么多苦难时光,到了改革开放年代,老夫妻和三个儿子都过着平和的生活,有种熬到头的感觉。
但是许三观却哭了。
许三观一辈子为了度过难关一次次卖血,为结婚卖过血,为家里人吃饱饭卖过血,为给儿子治病卖过血,好不容易想为自己卖一次血,却被年轻的血头告知:“你都老成这样了,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
他哭是因为绝望:“四十年来,每次家里遇上灾祸时,他都是靠卖血渡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
还好许玉兰理解他。许玉兰曾说过: “灾荒年景会来的,人活一生总会遇到那么几次,想躲是躲不了的。”
所以许玉兰能帮着丈夫骂年轻的血头给他解气。
靠卖血,许三观渡过了人生一个个难关,现在他这个唯一对抗困难的能力却没有了,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无力,无奈!
一个不是悲剧的结尾,却带给人无力的绝望感,沧桑感。

而电影里,在柔光镜头下,河正宇帅得有型,河智苑年轻漂亮,三个孩子脸上散发着幸福的光,一家人享受着叫人垂涎的肉包子和蒸鲫鱼。
韩式完美镜头里大团圆。
苦难真的都过去了。
温情的喜剧,泪目之后的欣慰。
<图片5>



10>>>> 血头

不知河正宇有意还是无意,一个余华非常看重的人物缺席了电影《许三观》:李血头。
1998年德文版自序里余华说:”有一个人我至今没有忘记,有一个故事我也一直没有去写......这是一个血头生命的历史...... "这个人领导过一次辉煌的集体卖血。许三观“只是跟随那位血头的近千人中的一个”。

小说里的李血头俨然是卖血者们的王,靠着他残忍的智慧,剥削底层卖血者,满足自己的口腹,钱包和身体之欲。
他见证了很多次许三观的卖血,也在许三观走投无路时指给他一条路:到别处去卖血,他们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卖过血。
在那个距今并不太久远的年代里,真是一个神奇又荒诞,却又绝不可忽视的存在。

电影里,血头变成了医生。也许韩国人不能理解血头这一职业的存在。
但是但是这个医生有点精分。
有时他穿着肮脏的白大褂,靠自己手上的权力,收取卖血者的拿血/命换来的西瓜或是罐头;
有时他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圣手,严肃而权威的告诉你你得的什么病,他还有没有办法;
有时他又被卖血的人感动,给走投无路的许三观一样的人指出一条救(搏)命之路。

血头成了精分医生。河正宇,你行!
<图片6>



11>>>> 套路

要拍一部韩国商业片,怎么可以没有套路?
河正宇养这个亲儿子用了前面说的一些套路之外,
还有两个屡试不爽的套路。
小说里自然是没有的。

套路1
许三观第一次跟玉兰约会时,走在熙攘的人群中,一辆自行车疾驰而来,三观为保护玉兰揽她入怀。
这是韩剧千年老套路。年轻男女从别扭、陌生到走近一步,经常都是男生为了保护女生而发生肢体接触。
许三观你好超前!

套路2
一乐跟许三观医院附近互相寻找。
许三观先是错过了一乐。
一乐再去找许三观。
到处找找不到。焦急的面孔,朦胧的泪眼,绝望。
忽然发现对方就在某个角落里黯然神伤。
然后看见了彼此。
许三观穿越繁忙的街道。
音乐起,父子紧紧拥抱,泣不成声。
太老太常见的套路了。
观众自愿买单,不能自已,纸巾一盒不够......
你有什么办法?


--------------------分-----割-----线--------------------

不得不佩服河正宇,无所畏惧地接盘,把带着强烈他(中国)人遗传基因的孩子,惊心培养成了跟自己(韩国)贴心贴肝的亲儿子。
作为中国观众,看的时候感觉确实有点别扭,因为明明是自己的种,却没有应有的亲情感。
所以不少人评论拍得怎么怎么不好。
还是那句话:
你行你上,不行就别在这里瞎BB。
谁让你先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的?

(文中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许三观허삼관(2015)

又名:许三观卖血记 / 三观卖血 / 허삼관 매혈기 /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上映日期:2015-01-14(韩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河正宇 河智苑 尹恩惠 郑满植 赵震雄 李璟荣 金英爱 成东 

导演:河正宇 编剧:金柱浩 Joo-ho Kim/河正宇 Jung-woo Ha/余华 Hua Yu

许三观的影评

so bad
so bad • 矛盾
XQ
XQ • 许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