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名》是值得推介的,卻不免令阿摺唏嚧,在這齣個人認為瑕疵頗多的作品中,卻已是芸芸港產片表現不俗的作品了。同期上映的《狗咬狗》是傑作,另文再談;《黑白道》口碑也不錯,但尚未看,也就不去說了;《大丈夫2》尚未正式上映,也遲些再談吧——只談《我要成名》,一齣電影人的生存實錄。

與其說影片是談一個電影人如何掙扎適應遊戲規則,倒不說是導演如何借用香港演員與大陸演員,來談大陸與香港兩地電影工業的興衰——《我要成名》最後能否成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最後,阿摺心中不由一緊,一地之電影工業如何消亡,盡見一斑。

雖說值得推介,但我其實並不算太喜歡此片。最主要的原因是結構太散。情理上,其實也說得通,影片描述的其實是兩個故事,一個是臨時演員如何力爭上游成為巨星,一個是過氣男星如何適應遊戲規則重新發奮。兩個故事,一個是要「成名」,一個是要重新「成名」,但不喜歡如此兩段式編排,以致無法集中力量去描寫劉青雲。

是的,看之前都把影片當成是他的個人實錄。總是要替他叫屈,公認的好演技有內涵,卻總是與鍍金的金像獎擦身而過——偏偏即使獎項鍍金,卻是本港最具認受性的一個獎項,不獲加冕,始終是不被承認。

於是,期待的是更多他的個人經歷。從發霉被電視台拋棄,到如何掙扎——影片的故事也說這些東西,可惜的是分出太多篇幅給「吳曉菲」(霍思燕飾)這個角色了,以致在看完之後,我的直覺是:此片不正是為了捧霍思燕而拍的嗎?潘家輝(劉青雲所飾角色)從演員到經理人的心路歷程?沒有!他從經理人到重新振作的心理轉變?沒有!他如何意識到自己的缺點而轉變的描寫?沒有!全部都是因為這樣所以那樣的跳躍性轉變,沒有當中人物的細膩個性,以致角色成為了樣板。

可惜的是,本應是劉青雲最個人化的角色,成為樣板,還要來一次,兩次的真情剖白,把濫調陳腔口白一番,許鞍華的微笑,怎麼看都像是忍不住對白的老套而發笑!

角色轉變來得太快,也就我去了韻味。

要不,索性把重心放在吳曉菲身上,描述一個臨記上位實錄,把老油條潘家輝當支線,也可以更突出,偏偏兩個都要著重,顧此失彼下,兩個角色都失了深度。但相較之下,吳曉菲的描述來得完整,也許是角色的掙扎不多,矛盾不深,但論張力,便不及潘家輝了。

若說影片是演員的血淚史,點出圈中的種種遊戲規則,還找來演員導演撐場,我倒好奇,為甚麼導演要拍這樣一齣影片?我沒有看過黃一山的《臨時演員》,不知道該片如何描述臨記辛酸。《我要成名》中,每一格菲林都充滿大陸與香港電影工業的今昔之嘆。

「吳曉菲」這一個角色名字設定,像極八、九十年代香港人對大陸人的冷嘲,由大陸女星來演繹,更是強化了這股戲謔味道。看真點,「吳曉菲」豈不是在影射如章子怡之類的大陸女星崛起史?以大陸女星借代一地之電影工業,就如向來被香港人看不起的大陸演員,一旦起飛,多少人爭著追捧?多少公司爭著簽約合作?

吳曉菲的演技,師承「香港演員」潘家輝,大陸電影人,也是在看著盛極一時的港產片長大,學習了港產片的優點,走出自己的路;而曾經是被學習的對象,港產片如今正如潘家輝一樣陷入低潮,要重新振作,一如潘家輝的重新「成名」,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是甚麼?

潘家輝的自白是自己如何堅持如何有個性,滔滔不絕似乎昔日的不如意,只是因為自己脾氣差,於是他換上一付笑臉馬上換來好的際遇?太簡單了吧?在那付笑臉背後,隱藏了多少潛台詞?若只是脾氣不好,黎耀祥、梁家輝等人對他所說的話,怎麼全不見勤勉收斂脾氣,倒說要順應潮流?不順應?修車去吧。當影帝便有大把工作上門?潘家輝的脾氣,代表的是他的堅持,當他拿起電話,便意味著這股堅持,最終只能屈服。

《我要成名》看得叫人揪心,只是導演正揪著心,訴說工業的消亡,而不是電影人的掙扎求存,於是,當我看到最後,也揪著心離開。更揪心的,是誠意成為評論一部影片的準則之一。

本來,誠意不應該是電影製作人應有的嗎?何時竟成為了影片的Bonus?

我要成名(2006)

又名:My Name Is Fame

上映日期:2006-09-01(中国香港)片长:90分钟

主演:刘青云 霍思燕 余安安 郑伊健 梁家辉 周励淇 薛凯琪 曾国 

导演:刘国昌 编剧:阮世生/方晴/罗耀辉

我要成名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