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三万五千名观众一齐站立着观看的拳王挑战赛当中,在那场比赛的第15回合也是最后个一回合前,经纪人告诉他,只要采用拖延战术,熬到最后,就能以点数取胜。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场外的记者也很惊讶,“他难道疯了吗?”

没有人理解他的做法,面对年纪、身高和体力都占优势的对手,他仍然坚决冲上去近战。哪怕对手的重拳一次次把他打到拳台边的围绳上,哪怕对手向他挥出致命的一击。

他要的不是退回来守住成绩,而是迎上去,战斗。

此时,他的三个孩子和他的妻子,还有神父,以及很多不相识的人,都围在收音机旁边,紧张的倾听这场比赛的电台直播。所有的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都希望他赢得比赛。



故事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工业大萧条时期为背景。布达克是一个优秀的职业拳击手,但经济衰退的时代也为他带来了一连串的打击与噩运。他在一场比赛中严重受伤,没有拿到一分钱,还被冷酷的协会主席吊销了拳击执照。在码头辛苦工作一天的所得也不够支付家里的水电费,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排队领取微薄的社会救济金,为了家庭,他不得不放低尊严去请求拳击委员会的施舍。一个重归拳坛的机会来了,他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哪怕会一次次严重受伤,哪怕要冒着被对手在坛台上KO的危险。

导演想反映的是,那段时期激励美国民众走出低谷的一种力量。导演借由电影中体育记者的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他让全国人民了解勇气的真谛。在这片穷困潦倒的土地上,他奋战不懈的精神带给大家希望,本来想放弃的人们,受到这位偶像的激励继续打拼。”颇有些类似于《当幸福来敲门》,这部《铁拳男人》也是一部同样典型的美国励志片。男主人公拥有着几乎完美的优秀品质,正直、善良、温情,高度的责任感,不怕苦,不怕痛,不认输,在困境中自强不息,最终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肋骨被打断好几骨,牙套也被打得飞出来,掉在拳台上,他捡起来放到嘴里,继续上前,挥出拳头。他的微笑,让对手恐慌,瓦解了对手的心理防线。尽管导演是以完美主义的视角来完成述事,用镜头把信念无限放大,但这种模式化的人物塑造比起我们的革命样板戏来,却仍然更具人情味,更容易让人接受。

  在那场改变布达克命运的比赛之前,美丽贤惠的妻子怀着对他安危的担心,跟他说,“他(对手)在拳台上打死过两个人,你为什么还要去冒这个险?我希望你平平安安的。”他说,“我必须相信自己能掌握命运。但没有你的支持,我赢不了。”妻子却说,这一次我不支持你。他黯然。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知道,作为一个典型而完美的贤内助,她肯定还是会支持他的。

  果然,在上场前准备绑上护手带的时候,她还是出现了,还是一如既往的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她也相信,没有她的支持,他赢不了。尽管矛盾纠结,尽管她不希望他上场,但在他决心已定无法挽回的时候,她还是只能给他理解和支持。

  经纪人的妻子曾经坐在美丽却空空如也的公寓里,对她说道“他们(做为丈夫的男人)每天都觉得让我们失望,其实是这世界让大家失望。”但是正如主人公所说,人不能没有希望。在物质上,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精神上,这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跟我们现在处所的时代,恰恰相反。

  

  耳边只有拳套打在身上的蓬蓬声,鼻梁骨和胁骨断裂的声音,还有场外观众激动的叫喊。汗水和着鲜血从伤口里淌下来,眼前只有对手的拳头,和那杀气腾腾逼上前来的身影。
  他躲过了致命的那一击。他不仅撑过了第一回合,而且还站立着打到了最后一回合;他不仅没有象上几位失败者那样在对手的铁拳下丢掉性命,而且还赢得了比赛。这是一个生命的重大转折点,他赢得了比赛,也赢得了自己的后半生。


  总觉得六七米见方的拳击台,是人生一个最激烈的缩影。所有的抗争都在这里用最原始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要么胜,要么败,没有平手。在这里,有疼痛,疲累,恐惧、退缩和放弃,也有快感、忍耐、奋起、坚持和胜利。在这里,要闪躲,要主动出击,也要承受打击。
  人生甚至比拳击比赛更血腥,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阴险犯规的对手,更多不公正的裁判,更多冷漠的看客,更加没有选择。

  这种暴力法则,在哪里都是通用的。职场,商场,政界,哪里不是处处充斥着争斗和打拼,跟别人,也是跟自己。拳头,只是一种象征,它的背后有体力基础,也有专业技能、战略智慧,但更多的是信念和勇气。尊严和财富都只能通过它来获得,家庭也需要靠它来维护和支撑。握紧拳头,这是男人的天职,我们没有选择。

铁拳男人Cinderella Man(2005)

又名:击动深情(港) / 最后一击(台) / 拳王之路 / 拳击手

上映日期:2005-06-03(美国)片长:144分钟

主演:罗素·克劳 蕾妮·齐薇格 保罗·吉亚玛提 克雷格·比尔克  

导演:朗·霍华德 编剧:Cliff Hollingsworth/阿齐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

铁拳男人的影评

youyou
youyou •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