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1-13

苏菲的世界:思辨即幸福

“我们虽然是哲学研究的框架,仍能享受乐趣。”影片的最后,这么一句话感动着我。
高中时,我看过原著,陌生的题材加上作者非同一般的故事叙述方式把我弄得有些糊涂。怎么小说的主角又变成了书中人物小说的主角了呢?
直到观看了这部久负盛名的哲学史小说的电影版。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全神贯注,因为交响诗般的音乐,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使信息传达非常明确。
个人认为电影改编得非常成功,导演非常到位的把握了电影这种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把现实与虚构的关系,甚至一些难以名状的意象都展现了来。
影片一开始就围绕着两条线索:一条随着艾伯特对苏菲的“信封式提问与指导”,展开了对世界哲学史的一次回顾和梳理,同时还掺杂着对欧洲历史重大事件的回顾,另一条线索就是苏菲和艾伯特从“书中人”变成“真正自觉的人”的过程。最近在读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把人的精神层次分为了三等: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其中独立期:即人类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影片中苏菲一开始和艾伯特一样,只是少校所创造的小说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限制,随着剧情发展,十五岁的苏菲明白了自己的境地,然而她最可嘉的一点就是:拥有连艾伯特都不曾有过的勇气,要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去试一试,逃离这个虚构的小说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虽然当苏菲来到了现实世界后,她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到了,她发现自己和艾伯特对于别人是毫无存在感的存在,永远没有交合点,于是影片的最后他们又决定回到自己的世界。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已是终点,然而他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已完全不同,他们真正领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即“我们是思想,永垂不朽的形式。”
重点就是“永恒”二字,如果说苏菲和艾伯特离开鲜活的人类世界,回到书里是某种形式上的死亡的话,那么导演似乎留给我们一个问题:死亡真的那么可怕吗?也许它是另一种永恒?
对于哲学家们来说,“怀疑”就是他们最高的信仰,只要有“怀疑”,“思考”就不会停止,即使看不见存在答案的可能性。这是哲学的绝望所在,也是哲学的希望所在。

苏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1999)

又名:Sophie's World

上映日期:1999-08-06片长:113分钟

主演:西莉亚·史都斯坦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Andrine Sæ 

导演:埃里克·古斯达夫逊 编剧:Jostein Gaarder/Petter Skavlan

苏菲的世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