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7-31

苏菲的世界:我们被掠夺

看电影前,首先我问过自己,一部电影能带给我什么?我非但没有看过原著,更对哲学提不起兴趣,如若能找个能让我认真看完这部冗长的电影的理由,我不想说是为了完成提高自己装逼水平的任务,因为我完全可以看下故事梗概然后在网上四处借鉴一下。那么我为什么会现在写下这些东西?因为我曾经也和苏菲一样lost myself。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相信无数人曾经问过自己。但鲜有人能用自己的回答说服自己。当电影以这样的方式开头时,一切都按计划铺陈,一部哲学入门的影片,一篇欧洲哲学史,一个浪漫又精致的故事。然后呢?

首先我回答这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好看吗?恩,是的,就我看来,它不好看。按照学科性的电影来评判,它的构思不如描述心理学的《搏击俱乐部》和《美丽心灵》出彩,如若作为一个三个小时的剧情片,《美国往事》则明显比他更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就改编原著的程度来讲,影片明显流于表面,除了精巧的布景和抓耳的配乐之外,出彩的地方也是乏善可陈。可是,好不好看不是电影的唯一评价标准。正如我们看美国大片,一股脑的3d特效,漫天爆炸,机械横飞,英雄拯救世界,视觉享受,心理刺激,好看吧。但,除了赚钱之外,剩下什么?

我前不久看了一本书,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一篇荒诞的故事,隐射苏联的同时指出了集权主义的危害,给现在的我们以借鉴,思想性很强,但我向别人推荐的时候总被问到好不好看,我心里衡量一下,不禁的确认为没现在的畅销小说能吸引人看下去。于是谨慎的告之,有些书问它好不好看是一种侮辱。同理我也曾经看过梭罗的《瓦尔登湖》,感觉晦涩难懂,难以翻阅,直到现在还没看完,但无碍它成为世界名著。我想这部电影也应归为这般,当然,是仅指这种偏见来说。

我们被掠夺,看完电影后想到了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两种感受。

曾经有观点,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最高的学科。虽然我并不精于哲学,也极少表现对其的兴趣,但对这句话确是再赞同不过了。因为哲学是关于人的本源的思考,关于世界时间空间运行规律的概括,再难以找到一个比这些更宏观,更高深的命题。但是,在现在中国的现实是,极少有学生系统的学习过西方的哲学体系,更少有学生表现出对于哲学的兴趣并自己加以学习。的确,假如秉持着功力主义的观点,哲学对于我们能眼见的用处实在微小,远不如学学英语计算机考几个证更具现实性。如若觉得太功利,学学经济学也是多数的选择。而且,根据我先前的想法来说,哲学这门学科的空想性实在太强,仿佛一个空中楼阁,现实的基础很薄弱。我们可以把一切东西都概括为人们想象出来的,有时候甚至不免流于主观。

譬如今日和同学探讨一个哲学问题。他问我“真理是是否可以被描述?”我思考一下觉得难以回答,因为首先描述这个词就很模糊,什么叫描述?描述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现,也并非一定对别人表现。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倘若我知道一个确切的事实并在脑中自己表现。真理是可以描述的,但若我说与他人,语言文字显然是难以准确表达我脑中的思想,而且描述出来根据他人理解未免曲解。所以真理又难以被描述。但是根据这种推测的话,岂止真理,其他一切都难以被描述,因为一切语言都是具有模糊性的,只有你脑中才能确切的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这样一想,的确觉得越来越费解。所以说对于普通人来讲,哲学的确有时候越想越模糊,越想越复杂,不得不敬而远之。

而反观西方,他们有完善的哲学,良好的教育,这本《苏菲的世界》不过是他们青少年的必看书籍,而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了解,不想了解得人有多少?差距颇大。

于是我们被掠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掠夺,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被掠夺,洛克,弗洛伊德,巴洛克被掠夺。于是,哲学被掠夺。被什么掠夺了?被这个浮躁的功利的社会掠夺。

中国的哲学也是不成体系的,相较西方的辉煌当然相去甚远,有人归结为语言,中文不严谨,德文更严谨。我没学德文当然不会评论。不过当然不止这个原因。冯友兰先生曾说中国古代哲学的情怀是高于西方的,尤其表现在庄子这个人上,庄周梦蝶,的确是浪漫诗意,哲理悠然。关于梦境和现实,自我和世界,惹人思辨。但当西方这些贤者辈出,已经枝枝蔓蔓,根深叶茂时。中国人还在求神拜鬼,诵经焚香。其中原因,不说自明。

电影看到最后,我们才知道,苏菲不过是一个虚构的存在罢了。她活在虚拟中,为了她人而存在。未免可悲。原来你是谁,你从哪来的这些问题也不禁让人感伤。但我因而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苏菲呢?我们活在谁的世界中,为了谁而存在?这个问题并不无聊也不可笑,确是值得深思的。

我们被掠夺,被掠夺了自我。我曾经也想过,我凭什么是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我们从小跟着父母思考,长大跟着书本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吗?我们看着别人上课我们上课,别人玩手机我们玩手机,别人鼓掌我们鼓掌,别人恋爱我们恋爱,别人看什么书我们看什么书,别人加什么社团我们加什么社团,除开现实的一切俗事之外,我们有自己想过些什么吗?

你今天想读书,今天要开会。你明天想外出,明天要聚会。放假想旅行,父母说太远太危险。活了这么多年,有多少时间是为自己而过的?我们存在在谁的世界中逃不出去? 束缚我们的东西到底有多少?
I lost myself.

Kurt cobain 在他最辉煌的时候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不知道为谁而活,他想反对社会,他桀骜不驯,他宣扬无政府主义,他摒弃主流摇滚,他厌恶世人的种种伪装。但他最终受到了万人的追捧,一个公众偶像?一个流行符号?那是他吗?他不习惯大众的目光,不习惯别人的簇拥。他觉得他是孤独的,他不会为别人而活。于是在最后,在27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在遗书中写下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一句话惊醒多少人。

Everyone dies ,but not everyone really lives.

我们被掠夺,掠夺了自我。

从现在开始,我想我能不能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开始为自己而活,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在乎别人的意愿,不再活在别人为我们构筑的世界中。

最后以nirvana的一首歌名作结

Come as you are.

苏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1999)

又名:Sophie's World

上映日期:1999-08-06片长:113分钟

主演:西莉亚·史都斯坦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Andrine Sæ 

导演:埃里克·古斯达夫逊 编剧:Jostein Gaarder/Petter Skavlan

苏菲的世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