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2-09

苏菲的世界:philosophy

philo 是爱的意思 love ve提前 英语单词的构成中一种常见的倒置 sophy sofie 苏菲 也是智慧的意思 。所以哲学就是 爱智慧 了。
——题记
爱智慧(xd)到底是什么呢?
这两三天看了一部电影《苏菲的世界》 。看完上部的时候,完全是一头雾水。因为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zlygxd)
第二天才发现还有下部。于是继续断断地继续看完,看到后来,经不住拍手称赞,“妙哉”
其实如果是高智商的话,大概会从哲学角度来看着部电影吧!一部电影引发的迅速而投入的思辨,茶饭不思,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质问:“我是谁?”!!!(xd)
最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这本书的产生,似乎就是专门为了成为一本哲学入门书。
从最开始的基本哲学思辨“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到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间出现了很多哲学大家和各种名言。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但是如果这部电影只是用故事将历史连成串地堆积起来,就没有我现在的这篇文章了~(xd)

其实这部电影,一开始给我一种凌乱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前两个episode,故事一面那么真实,一面却常常出现虚幻而不合逻辑的事情。其实(xd)童话故事常常便是这样展开的,一面同平常生活般的描述,一面渐渐加入奇幻而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路不明的信,写好的精彩作业而且还带有呼风唤雨的功能,时不时出现的狗、、、如果说信是偷偷放进苏菲的邮箱中,这一点还是可以理解。但是,没写的作业自己写上了,”远远超出当时时代科技的电视机“中的艾伯特除了能跟苏菲对话,还能注意到妈妈的到来,还有电影院里出现的有关”愤世嫉俗者‘的搞笑电影、、、这就开始不合逻辑地凌乱起来了。
一般情况下,童话故事的后半部分会慢慢地给这些不合逻辑的事情一个合理的解释。故事的优劣就在于这个解释了。《苏菲的世界》解释的非常高明。
精彩之处,从苏菲开始紧张地发问开始。
苏菲在湖边的小屋里面发现神奇的镜子,她看到里面有个女孩对她眨了眨眼睛。从零散地放置在桌面上的明信片和身份证得知有个女孩子跟她长的很像,而她叫” 希尔德 “,上校是她的父亲。还有若隐若现的的艾伯特。
一切都成了一个谜团。她开始着急地问艾伯特,语气急躁而担心。
苏菲开始隐约地怀疑自己的存在,
”你认为我们存在吗?“
”我猜我们是历史中的一个过客“
”如果我们真的不存在怎么办?“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认为主观和客观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线。那么灵魂和身体是明显不同的,而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不可分隔的联系。
”我们是否真的存在呢?!“艾伯特说”我思故我在,世界就是因为你的意识而存在,只有被感知到的东西才属于存在“
在故事里面的苏菲,有她自由的思维,她能见到色彩,感受事物,世界因为她的感受而存在,而她自己也因为思维而存在。
慢慢地,我和苏菲和艾伯特都意识到艾伯特和苏菲都是上校写给女儿的书中的虚拟人物。而我意识到,他们全部都是我所看的电影中的虚拟人物。然而,什么是真实?
每个人都必须对人生做出选择,这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苏菲勇敢地选择同上校做斗争,她尝试用次要人格的方法,她故意制造混乱,努力地从小说的世界里逃跑,来到希尔德的“真实”世界。看到故事的结局,终止在艾伯特激昂的演讲中。她知道她成功了。可是谁能说苏菲的世界就不真实呢?她走到希尔德面前,坐下,挥手,希尔德看不见。希尔德一家团聚共进晚餐,艾巴特想要偷一点酒喝,竟是连酒瓶都拿不起。
回头倒退,苏菲说,我们比他们还要活的更久,因为我们是思想,永垂不朽的形式存在。 这才真正画了个句号。
笛卡尔说,人类能够感觉到完美。
正因为上校是个不完美的人。才写出这样凌乱的故事,才有了故事巧妙的转机。
之前所有凌乱的故事情节, 完全没有费劲去解释。而是用了一种书中书的说法来解释了所有。因为苏菲并不是真实的,所以看到的东西,也不需要那么符合逻辑。又因为故事的进展是由上校创作到了什么程度绝对的,所有的故事都在进行中,之后都是未知而神秘的。这不就是人生吗?!






苏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1999)

又名:Sophie's World

上映日期:1999-08-06片长:113分钟

主演:西莉亚·史都斯坦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Andrine Sæ 

导演:埃里克·古斯达夫逊 编剧:Jostein Gaarder/Petter Skavlan

苏菲的世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