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04

苏菲的世界:人生如星尘


《苏菲的世界》改篇自同名书籍,讲述即将迎来十五岁生日的挪威少女苏菲散学回家,像往常一样检查信箱,却意外地收到一封寄给自己的匿名信,信里只有三个字和一个大大的问号:“你是谁?”,由此展开一段奇妙的西方哲学历史之旅。旅途中,匿名信的寄送者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中年人艾伯特,从此他也成为了苏菲的个人哲学教师,他由远古神话讲起,至现代哲学为止,途中所提到的哲学大家均以生动的形象出现——这是书本无法做到的事情,电影在其中一一呈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休姆,甚至到达尔文和我们非常熟悉的马克思等等。还有一点电影中呈现得非常好的就是将各国语言夹杂其中,拉丁语、挪威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波兰语等等,书中虽然也稍有涉及,不过语言的魅力只有念出来才能更好的呈现。电影将各大哲学家“复活”的同时,也“复活”了各自的语言。

但《苏菲的世界》的吸引力不只体现在西方哲学史入门上,还在于它精巧的故事悬念设置,除了苏菲这条叙事线之外,还有接着出现的少女席德一线。双叙事线交互进行,开始时看不出其中的关联,看到故事快到尾声,同时也是高潮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苏菲不过是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笔下的一篇故事的主人公罢了,这样的真相有些太残酷,难道我们全都活在某一篇小说里面?亦或是某一部电影里面?苏菲最后和她的哲学导师艾伯特一起,挣脱了少校的控制,逃到了席德的世界里,却无法触摸席德世界的任何物质。


“我是谁?”

少女苏菲对着信封上的三个大字一筹莫展。相信这个哲学终极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思考过,并困扰过。我是谁呢?撇开姓名、职位,撇开一切后世加诸于“我”身上的东西,真正的、原始的、最初的“我”是谁呢?如果人有灵魂的话,在灵魂找到这一躯体之前是否也存活过?那么它是什么呢?电影中苏菲发出了感慨:她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她也没有一点权力选择自己的长相,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这些事情都是她不得不接受的。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我们都有想过这个问题,却不得不无疾而终,但是我觉得重要的并不是追究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思考这个过程本身。

仿佛只有曾经寻求过生命本源,才能用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自己。从而获得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甚至陌生的新视角。


“哲学是什么?”

电影的开端用一个几乎全人类都感兴趣的问题开始,引出了电影的主题:哲学。哲学是什么呢?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中国人都可以背出: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科。而电影用一个非常新颖的形象来比喻。试着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魔术师突然从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然后将小白兔比作整个宇宙,我们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物,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清楚。

真是佩服这个比喻,非常的生动形象。比起直接干巴巴地开始陈诉哲学史的开端,这样的开头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电影中还提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必须要有好奇心,就是对即便是日常的事物,也有惊讶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自愧弗如。孩童时期或许还保有充沛的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渐渐的,自己的好奇心也被所接触的事物给消磨地七七八八了,尤其是还有“好奇心害死猫”这句谚语的存在。这不得不说有些悲哀和无奈,当我们渐渐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感到习以为常的时候,我们也就将自己变得平庸无奇了,至少在普遍意义上,沦为平庸不是什么好的评价。但杰出的人总归是少数,大浪淘沙,在历史洪流中流传千古的,相比起存活过的总数而言,少之又少。


“我思故我在”

文艺复兴时期,电影中的大文豪莎翁正在排练哈姆雷特,男主角深情地却又好似在喃喃自语对着苏菲说:“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其实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不禁有个出戏的疑问:难道哈姆雷特是天平座?笑。编剧当然不会无厘头安排苏菲也这样想,但也没有深究。

镜头去到一座钟塔楼上,长头发的笛卡尔转过身来,稍作思考,一句简短的拉丁语从他嘴里蹦出:“Cogito, ergo sum.”即便没有字幕,我也知晓笛卡尔最负盛名的一句名言是“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在同学口中出现过,在课外读物上出现过,在教科书上作为唯心主义的代表名句也(频繁地)出现过,但我自己从来没有去了解笛卡尔是经过如何的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电影中,苏菲的导师艾伯特简短地介绍:笛卡尔他怀疑每一件事,而这样的怀疑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cogito, ergo sam.(我思故我在)。


“我怕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英国哲学家伯克莱的名字在电影中很早便出现过,但直到讲到他的年代的时候,艾伯特才给苏菲,也给无数观众讲解了他的思想。根据伯克莱的看法,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做梦时一样。提到梦,不得不提庄周。果不其然,虽然主要是讲西方哲学史的《苏菲的世界》,在梦的领域也提到了这个伟大的中国人和他的蝴蝶。关于梦境,我虽然知道它是大脑皮层的产物,而且人们在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三到四个是常态,那些以为自己一夜无梦的人,只是并没有在REM(Rapid Eyes Movement快速眼动)时期醒来罢了。但是我自己本身也禁不住在每一个梦境中醒来时,迷迷糊糊地想:“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回到电影,艾伯特继续介绍伯克莱,伯克莱认为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本身都是存在于天主之中,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有我们心灵虚构的产物。

由此苏菲害怕地说:“我怕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最后观众会知道,编剧对双线故事的设置也正是按照伯克莱的世界观所设置的,苏菲只是席德爸爸笔下的人物,席德爸爸对于苏菲来说就像是天主一般的存在,而席德爸爸也会有一个天主,苏菲正是借此逃脱了席德爸爸的控制,抛弃了他所创造的太虚幻境,来到与自己造物主相同的世界里面,虽然存在的形式相当于我们普遍意义上的“鬼魂”。


我其实是看完书之后再看电影的,电影将书籍的内容形象化,但相对的,书籍能够讲述的东西会多得多。书里有一段话让我感触莫深:“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来到世上一般。”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曾因为苦寻生命的意义未果而烦恼,就像钱钟书说的那样:“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这时候有位朋友开导我,正因为有死亡这件事情存在,才显得生命的宝贵啊。而这次受《苏菲的世界》书籍和电影的双重带领,我大致了解了西方哲学的走向,也在各大家的思想闪光处,收获一些关于“存在焦虑”的共鸣。在看的过程中,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好就是高一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当时所学的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不过庆幸的是,并没有与之错过,这样掠过西方哲学史,认识了几位从前未听说过的大家,真的十分庆幸。

但是正所谓懂得越多,不懂的越多。浅略的了解所带起的好奇心就会想要加深了解,比如说庄周的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柏拉图的洞穴、康德的道德、黑格尔的理性……学无止境。






苏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1999)

又名:Sophie's World

上映日期:1999-08-06片长:113分钟

主演:西莉亚·史都斯坦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Andrine Sæ 

导演:埃里克·古斯达夫逊 编剧:Jostein Gaarder/Petter Skavlan

苏菲的世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