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电影仅仅描述了一个精神分裂的者个人的困境,相反,导演试图通过玛莎让我们看到社会另一面,一些边缘人群甚至是我们所有人的生存困境。
影片远远不是“西方人对共产主义的浪漫想象”,相反,影片无关主义,有关人心。片中的所谓“邪教”组织,实际上并不罕见,无论是在欧美那样的发达国家,还是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类似的组织都在一些我们不易发现的角落里生根发芽着。这些角落也许不会离我们很远,就像片中的玛莎和姐姐,农场和别墅,同在纽约的不同区域,仅仅相距3个小时的车程,各自的景象竟然已经是彼此无法想象也难以理解的了。然而正是因为它离我们如此之近,又如此容易被我们无视,它才更应当被我们关注。
类似的“农场”在我们这里更是不胜枚举,只不过他们伪装的更加难以辨识,甚至远远超过西方人的想象。他们难以想象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会积极投身到坑骗亲友的“加盟直销”中去,又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会哭闹着要求自己的儿女去购买那些昂贵到令人发指的“保健床垫”和“灵丹妙药”,他们更不会明白为什么在强震当天的成都,疯狂的购房者依然将楼盘的开幕式挤爆(身在成都的房地产行业的朋友向我描述这样的情景时,我不禁哑然)
然而仅仅这样还不够疯狂,各式各样的“农场”甚至明目张胆地走进我们的校园,早年间风靡一时的“行走学校”,别具一格的“网瘾”治疗,甚至是常年在全国各地走穴的“感恩教育第一人”(名字就不提了)。他们或多或少都以“农场”式的浅吟低唱或集体生活,推销那些在道德上看似无法质疑的观点。是啊,商业社会,每个人谋求个人的利益无可厚非,况且以这样方式来牟利无比简单。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在我们这里不仅合法合理,甚至还是很体面的——比搬砖出卖体力要体面不知多少倍。
影片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玛莎深陷其中而无法向他人诉说,哪怕是至亲的人,并不是因为她的软弱或者麻木。她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是渺小而孤独的。她甚至已经强过很多人,至少她知道要逃跑。反观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明白要逃,甚至有多少人觉察到了异样?依然记得高二那年和全校的同学还有家长一起接受“感恩教育”,巨大的操场坐的满满当当,“第一人”幽默的谈吐,深切的说理,动人的演绎,让无数家长和孩子流下眼泪,孩子们当面给父母下跪,“反省”自己“虚度荒废”的年华。场面摄人心魄,让人恍如隔世。那样的环境里,每个人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只剩下服从和自责,哪怕是再乖巧的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犯了世界上最深重的罪行。诚然,这样的教育并不是像影片中那样宣言暴力和残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有了这样让你放弃思考的环境,他想要告诉你什么,便有了无限的选择余地。
那天的全校大会结束后,我和父亲回到家里,默默地坐在餐桌前,在家做饭的母亲走过来想听听我们父子两的感想。然而我们什么也说不出来。母亲说,这样的讲座好,以后应该常办,独生子女就不知道珍惜感恩。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怎么也说不出来。因为我明白,感恩没有什么不对,而且我也从来不质疑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究竟是那里不对呢?我看了眼父亲,想从他那里得到答案。烟瘾发作的他,正坐在那里吞云吐雾。而透过烟雾,我从他的眼睛里,却只能看的到和我一样的迷茫。

双面玛莎Martha Marcy May Marlene(2011)

又名:迷懵梦寐(台) / 玛莲邪教离魂曲(港) / 玛莎·玛西·梅·玛琳

上映日期:2011-07-10(美国)片长:102分钟

主演:伊丽莎白·奥尔森 约翰·浩克斯 莎拉·保罗森 休·丹西 克里 

导演:肖恩·德金 编剧:肖恩·德金 Sean Durkin

双面玛莎的影评

NY
NY • 1Q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