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6-05-24

生死停留:来,批评一下

同《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相较只是小打小闹。诚然这种比较并不公平。然而明显的是,编剧应该没有问题,导演显然没有足够的能力完善这个题材。

通过手段使观影者逻辑混乱的同时,电影的内在逻辑一定要经得起推敲。我们可以不掩饰对于这样一部电影的喜爱,比如蒙太奇,闪回画面应用虽多,却很好的串联起“逻辑破坏”的任务,能够理所当然混淆视听,看起来不会觉得太做作。音效也还不错,但是个人认为如果不运用这么多音效反而好些——至少不会让观众代入许多不利于电影本身的期待。这片子应该,至少有一点点忏悔的意思,虽然电影已经透露出Henry父母的死与Henry本人没有关系(假设医生Sam说的是实话),但the stay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很重要一环是Henry听到父母未婚妻先他而去的消息后都非常自责,这点通过满墙的forgive me 可以间接证明。本片音效的悬疑气息太浓,冲淡了自责的忧郁,仿佛为作弄观众而设。如果能凸现片中Henry的心情就更好了。

不知道导演是否很喜欢弗洛伊德,或者欣赏David Linch的《穆赫兰道》,连女一号的选角都同为Naomi Watts。可是Marc Forster对弗洛伊德的修为确不若David Linch。两部电影基于梦境(确切的讲,Stay并非梦境,而是幻觉)这个题材选择了“代入”,即Sam时常与Henry人格互换。这种潜意识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缓解与逃脱自己某种不情愿,或是不甘。Stay中Henry把自己带入心理医生一职,并企图治疗欲自杀的Henry,很好地构成了这段“Stay"的主旋律——解脱与被解脱。而对未婚妻的挽留化在了护士Naomi Watts身上,比如Athena与Naomi的脸交叠出现,以及通过Sam(Henny)试图寻找Athena。另外,头尾呼应真实、主体嵌套演绎虚拟的手法相对来说很适合运用于此类电影,迷糊观众的效果应该来的最好。传统电影为递进模式,即高潮随着情节展开深入逐渐到来。但嵌套模式需要头尾有很强的衔接性,也就是说因果关系要强,让主体虚拟很合理地夹在中间,最后再往上看的时候恍然大悟,浑然成体。可是这部影片不能够令人感觉到它有着一个自足的内在逻辑。或许你可以这样解释:死亡前弥留的感知比较“弱经验性”,除非有过类似经历(大难不死),观众们很难有认同感,只能拿梦境或者幻觉借鉴印象。但很多的地方个人看起来缺乏说服力,有误导观众走向另一方向的嫌疑。而同样穆赫兰道却误导观众一步步接近它的真实。

《穆赫兰道》看完之后有一种深深的后怕,怕什么呢?那感觉就像刚从最骇人的梦魇中惊醒,之后无比庆幸原来只是一场梦。在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清醒前,后怕那异常真实的梦就是现实。 而《Stay》在影片结尾最好能让观众为Henry的将死叹惋。可惜前面的自杀宣言,惨白病态的面容,幽灵似的身段以及台词透露的傲慢……反正让我没有办法在他身上建立更多的同情。

生死停留Stay(2005)

又名:弥留之际 / 离魂 / 一线生机 / 停留

上映日期:2005-10-21(美国)片长:99分钟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 瑞恩·高斯林 娜奥米·沃茨 凯特·伯顿  

导演:马克·福斯特 编剧:戴维·贝尼奥夫 David Benioff

生死停留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