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4-29

上帝保佑美国:Going to a town

原来这是我看的第二遍了。
对于萝莉的过度演技有点觉得稍做作,以及觉得剧本里有些内容的表现力不够,但这个主题,台词甚至片名都让我觉得很喜欢
片名 God bless America让我想到了Rufus的一首歌 Going to a town ,在某种程度上歌词内容和影片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被America也就是这个社会带来的一种深深疲惫感。
我记忆深刻的场景之一是男主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换频道的那个场景,然后第二天上班路上听收音机再从讨论gossip的员工们身边走过坐到座位上最后和男同事“争论”的这一段长时间的镜头,因为这就是很现实的一个人的社会社交生活的反映,我可以很深切感受到一个压抑但真实情感的爆发。
男主疲惫坐到沙发时,电视上的所有频道都是这现实媒体的一部分,嘲弄,真人秀,卖点,政坛等充斥着我们眼、鼻、耳。我们完全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这些已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就像男主说:“我并不是特意去看它,它就那么出来了”。即使我们在媒体上逃避它们但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作为其中社交人群中的一员,这些“它们”又会以另外一种媒介出现生活中—口述。一种完全生活化的“share”方式和姿态,也许你只是喝个咖啡但你马上又会从同事那里听到新的gossip。
这让我想起以前不太合群的我在高一有一个同桌无意谈论到“动漫”这个主题,她确切说些什么我已不记得,但有一句我一直记得:“我也没有很喜欢看,只是它可以让我和别人有话题聊”这段话我只觉得深深悲哀,到现在都是。因为同龄人的压力,和求众性让我们变得“必须”如此。
现在想想,即使是当时不怎么合群的我也会追逐一两个当时大众性的明星、电视剧、衣服品牌甚至会看看我不喜欢但却是“大家”喜爱的明星的一点热点新闻 ,与其说被带入其中,不如说根本是无意识的且不自觉的发生着这一切。

男主和男同事“讨论”的那一场。
男主说媒体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大家都在转述,甚至对于事件的评论观点都是媒体给我们灌输的。这是媒体的伟大性和可怕性。但有一点是,究竟是媒体发现我们的需求制造热点还是我们按照媒体的卖点进行热点,这其实是个圆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互相满足,大家都是彼此眼中的“傻子”,所以男同事一直说“just for fun”
男同事认为媒体就是 for fun的手段之一,并没有值得认真的地方,但他的思想却被各种媒体媒介言论完全渗透,在男主大片言论后男同事却是马上想到某名人的言论。媒体把大众当傻子,大众把媒体当笑话。
我个人还喜欢男主和小萝莉在选衣服推车的那段对话,“物化”、“主流”、“edge”、“名人”, 男人看似三观不正但他有很体制的道德传统,他讲究尊重和思想自由但是却是在一定道德标准下的自由。
Edge/主流
当曾经那些edge化变成主流化之时,每个人都大肆宣传,不喜欢它就代表着你不够"specia"“unique”,比如你学艺术的?wtf?你竟然不喜欢安迪沃霍尔? 这也是为什么当小众化变成大众化时风潮更猛烈,容不得反击,因为小众人群会抨击你:“你无法接受新事物”,大众人群会抨击你:“这是历史一个新开端”,当然,这要是在小众成功主流的基础上,因为一群人的话语导向会不自觉控制你的思想喜好,有时候不是我们自己本身究竟喜不喜欢而是这个社会群体认为“特别的人”究竟喜不喜欢,媒体调控着群众的衣食住行的一切喜好和规制。

名人/celebrity
男主表示名人的一切其实都和常人是一样的欲望,只是用不同的手法手段表现出来,这点我很赞同。要欣赏艺术,却不要过于太高艺术起点。这里指艺术类“名人”。
但影片中大部分人都用一种desperate的方式当名人,为了成为一类“物化”的名人象征。影片中说的那类名人比如金卡戴珊,人们爱她但想成为她,人们恨她但想成为她。她代表了钱,权利,享受,富有。所以,很多人认为真人秀是最快的成名道路之一,因为你不需要任何talent只需要drama,别人会讨厌你,但是还是会把频道锁在你身上。

物化/materialization
比如,小女孩想要黑莓手机,萝莉会说我一年轻女孩你这个老男人为什么不喜欢我,我们都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在物化的价值。
女人用年轻貌美为自己的商品价值增值,年轻人用物质体现合群。就像很多人评论调侃iPhone为肾六,但不足为理由抹杀它真正的实用之处和它代表的所谓社会价值——社会中的一员。我一个朋友说你能不能换掉你用了几年的三星,太寒碜了,确实,在一些高大上的商店里拿出来确实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手机壳周边已经有掉色,但我真正不好意思的是我是真的买不起名品店里面的东西还得装镇定的缺乏自信的自己,并非我的手机。我的三星手机是note系列,大屏,字大,没坏,这就是我一直使用下去的原因,谁叫我就是那么讨厌小字体呢? 有时候自己必须喜欢什么和需要什么真的是两回事,看你选择哪一种罢了。物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现象,但有些东西过于物化只是会把自己变成商品栏里面的一员。

小众/minority
小众化是现在我们肯定自己“unique”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我虽然不太喜欢萝莉的角色,觉得稍空泛但这个角色却很有必要的原因之一。她代表着不喜欢完全的主流化,所谓有自己思想的一群人,我们大部分其实都是其中。萝莉对自己讨厌的人分的很细甚至到动作上(hi five ),因为那些动作基本上那些都是popular人群的一些喜好。她是不合群中的loner,很稚气的想杀死所有人,她很真实的代表这大部分的青少年的叛逆和难过,不被接受最终也不屑于被接受的那群孩子。
但同时某一方面她是偏激的,所以我很喜欢最后她是定位于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而非什么混乱家庭,因为这些思想和痛苦并是一定会在一个所谓失败的家庭产生。任何家庭,任何细小的事情,(比如电影院大屠杀的场景)任何语言,任何动作,都是会慢慢抹平一个人对人性的希望和最终,所以别说这是小事,你对这个社会绝大部分失望真实因为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和看似“平常”的节目。再小众也是会有媒介转播,也是会有群体性,这就像一个团体存在,可是究竟是我们喜欢这个人、这个作品还是这个作品可以代表着我们“unique”呢?
我偶尔也会看看真人秀,drama什么有时候确实可以打发生活的平静日子,偶尔也许会入戏太深,但谁叫我们想看不同的人生呢?谈论时总会有那么一句;“对了,好像有个新节目。。。。” 再小众的人都希望有自己的队伍要有同伴就像萝莉虽然号称loner却还是想和大叔一起。
我们都是在主流文化文化和主流言论中成长,这是我们思想来源基础之一,但有时候所谓的“主流”变成人性消费的时候,不要从一个把所谓媒体当玩笑之人变成被媒体牵着走的傻子。我们生在主流中,可是我们可以不一样,也许对错是否难以分辨,但是我们可以思考的不一样,因为人的思想就是混乱的。就像影片的偶尔小混乱一样。 I hate you but i want love you

语言暴力
经常看犯罪心理美剧,感觉这就像把某个个恐怖犯罪心理黑色喜剧化,但又不得不说,我去,有些台词真的道出心声。主角用行动暴力制服语言暴力,不可赞同,却又有那么一丝大快人心。
语言暴力也是里面很多人死于非命的原因,因为自由言论所以毫无底线。
语言暴力这个主题其实值得探讨也被忽略,因为这种暴力是无形却也是可传播甚至可大面积效仿的暴力,它是一个没有确切定位,却在精神上的伤害持久的暴力。任何人都可以“施暴”,从儿童到老年人,从老师到政坛。以行动制“暴”,我再次表示不苟同。
why are you so mean?



乱七八糟随性留言,不管语序。

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2011)

又名:临死玩转美利坚(港) / 天佑美利坚

上映日期:2011-09-09(多伦多电影节) / 2012-05-11(美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乔尔·默里 塔拉·林内·巴尔 梅琳达·佩吉·汉密尔顿 麦肯泽 

导演:博卡·格德斯维特 编剧:博卡·格德斯维特 Bobcat Goldthwait

上帝保佑美国的影评

Dust.
Dust. • 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