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像五年前木村拓哉版的《浮华世家》一样的倒叙风格,还是充满时代感与抗争意识的人性寓言,还是高潮迭起、紧凑有力的演绎方式,所有这一切,都在提示观众,《命运之人》是山崎丰子的文本,是深刻打上这位“国民作家”烙印的犀利力作。
相信作为山崎丰子崇拜者的其他观众,也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从《白色巨塔》《浮华世家》《不毛地带》《不沉的太阳》等文本延续下来的一贯的“山崎风格”:深沉的批判视角、内敛的省思精神、强烈的戏剧张力、以及个人对时代、命运的无力感。至于独特的家国情怀,几乎也是与《浮华世家》《不毛地带》一脉相承。三年前的《不毛地带》中,唐泽寿明主演的壹岐正在历经半生沧桑后,独立寒风,回首往事,低低呢喃的一句:“我真的有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了吗?”言犹在耳,在《命运之人》的开篇,本木雅弘主演的弓成亮太就立志“要用双手改变日本的未来”,其踌躇满志,很自然地就让人联想起《浮华世家》中立志要振兴战后日本钢铁产业的年轻企业家万俵铁平,而从剧情走势看,亮太也很可能要重演铁平理想破灭的悲剧结局。无论是壹岐正、万俵铁平还是弓成亮太,他们都既是历史的推动者、国家梦想的实践者,同时也是时代阵痛的承受者,被残酷的现实车轮无情碾过的牺牲者。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耻辱感与破败感的国度,正如庞德的自嘲:“生于一个半野蛮的国度,周围的一切完全不合时宜。”却以自己的方式重建价值、恢复秩序、实现梦想,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失败都是有尊严的失败,是值得尊敬的失败。
在看《命运之人》时,突然想起穆旦的一句诗:“理想落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理想终于成为笑谈。”在我的理解里,同山崎丰子以往的作品类似,《命运之人》首先是一部“理想之书”,它的主题首先是理想。作为耗费山崎丰子十年岁月的心血之作,《命运之人》尝试用另一个角度向怀着勇气与坚持、揭露社会黑暗的记者致敬。在主角弓成亮太的眼里,拆穿政治欺瞒,坚持真相正义乃是作为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素养。因此,他不惮强权压力,公开声称:“不敢与首相作对的记者,还算是记者吗?”在他的眼里,还原事实真相,使民众免受政治手段的愚弄乃是最基本也是最强烈的理想。可是当他一时失算却连累消息来源,满腔热血却被当成政争工具,他失去的除了珍视的家庭、名誉,还有他视为天职、无可取代的记者生命。当这样的理想成为笑谈,支撑他生活的希望也成为泡影。在本剧的开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心灰意冷、宛如行尸走肉的亮太,如同拖着沉重脚步,孤寂地走向丹波筱山雪野深处的铁平,那是“山崎丰子式的悲剧”:个人理想在时代狂潮和黑暗现实下的扭曲变形和无奈破裂。通过这样的演绎,山崎丰子展现了冷峻的现实批判力度。
在《命运之人》原著台湾译本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往往透过媒体来看世界,然而身为记者,在维护大众知的权利与私我情感之际,宛如冒险行走于理想与现实的悬崖边缘。”山崎丰子是记者出身,对“第四权”有着敏感而直接的理解。新闻自由作为监督政府、维护自由的“第四权”,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也因为民主社会的新闻媒体独立于政府之外,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在舆论监督过程中自然难免与政府发生矛盾冲突。对这种冲突的处理与认识,构成了本作的另一主题:抗争。即舆论监督权与政府公权的抗争。在战后民主转型期的日本,这种抗争尤为激烈复杂。《命运之人》中的弓成亮太赌上一生来揭发政府密约,这种危险行为本身具有更多的隐喻。它既是新闻民主的试验,同时也是国家尊严的反思。只有当新闻民主战胜政治强权与谎言时,国家尊严才能得到维护与伸张。然而,在战后重建的日本,这种改革显然任重道远。 它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拼死的抗争。
作为日剧的《命运之人》让人眼前一亮。节奏明快、内容丰富、配乐大气。当然,山崎丰子渊博的学识也赋予这部剧广阔的视野,在《浮华世家》中,山崎丰子将战后工业的发展与金融改革中的激烈冲突讲述得相当精彩,而在《不毛地带》中,环环相扣的商战中更是包含了洛克希德案、石油竞标中的明争暗斗等丰富元素,令人眼界大开。在传媒界,利益冲突与人性斗争并不比其他领域少,且期待山崎丰子的这支如掾巨笔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故事罢。

命运之人運命の人(2012)

又名:Unmei no hito

主演:本木雅弘 松隆子 真木阳子 大森南朋 长谷川博己 原田泰造  

导演:土井裕泰 吉田健 编剧:桥本裕志 Hiroshi Hashimoto/山崎丰子 Toyoko Yamas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