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非是又一场倾城之恋。坐在电影院里,这种在异国生长的恋情,会让不少人联想到《英国病人》,我当然也不例外,但这仅仅是联想,二者距离太大,特别是在说故事上面,相比《英国病人》缺少游刃有余的魅力,爱情这种主题,说的不好就会落入俗套,若倒是就只一个倾城之恋,倒也罢,可是地点放在中国,这种爱情就因为地域的陌生变得更难把控。
撇开《倾城之恋》的各种具体的繁琐细节,把主干挑出来,无非就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小女子(白流苏)最终与这么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男人(范柳原)因为那么场灾难走到了一起,小情小调的在上海和香港跳动,这种手法也就是一个小资初级版,现在观众的口味复杂,感情也不容易挑动,这样就需要一些适当的变动,于是就有了从英国到中国上海的跨国之旅,异地他乡满足了非中国观众的异国情调的风光享受,这种漂泊动荡也为潜在危机埋下伏笔,让观众既能猜到八九分,但是也不至于打消继续看戏的兴趣。于是吉蒂就像白流苏一样抱着离开那个冷酷的家庭急切之心与费恩结成连理——《倾城之恋》的作者张爱玲重在女性的心理,其文字出味之处就在白流苏的退进之间,这是中国人的爱恨——在《面纱》之中这是重在这对夫妻的矛盾与最终谅解的百转之中。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与范,而广西的瘟疫也成全了吉蒂和费恩——在蚊香的熏绕之下,倾城之恋落下帷幕,但是不够煽情——于是《面纱》中就有了费恩的死,谅解在死亡面前变得看似重,实为轻的效果,这种原谅或许就像白与范因为香港沦陷的无法离开,爱情在这里的作用又有多少呢,到了如此境地感情变得就像整个混乱世事一样无法说明白,这其中预示着温柔的残酷,好莱坞式与时俱进的惯常手法,不想太圆满,那就再给你一个虚假结局,死掉一个,另一个还坚强地活着,还颇有一点励行作用,然而再怎么变,亦不过是浪漫变体的一种。
吉蒂对这场看似“阴谋”的婚姻的无奈与毫无力量可言的绝决:女演员瓦茨在诠释吉蒂面对费恩在第二次见面时便向她求婚时表现出惊讶与一丝得意并稍带上一些天真的模样倒是非常到位;当吉蒂回到家无意中听到母亲的电话继而立马就将镜头转掉开始描述(都是吉蒂的回忆)他们来到中国上海,这样的处理收的太快。而我说的快,又是针对,诸多刻画的收手太快,未能就更深或者说不求深但是要细腻的笔触向下探求而言,再譬如唐森德在戏院里借着苏三起解与吉蒂调情在我看来是最不调情的一段,吉蒂此时变成了又一个渴望激情和浪漫的包法利夫人,然而包法利夫人可是被福楼拜照顾颇好,不惜笔墨的宠儿(电影里的吉蒂就没那么好运了)。
一切情节都是诉诸表面化的程式:乱世的背景在这里也不过是简单的点缀,对故事的叙述和推动毫无力度可言;而广西小镇的风景也只是起到了生硬装饰的效果,就好比浅薄但是容貌佼好女人身上的贵重配饰一般(当然不可否认能打动一些人);于是乎黄秋生、夏雨、吕燕也难逃程式化的命运(尤其是吕燕的出场完全是画蛇添足,与整个故事的走向形同陌路)。写到这里,我的脉络也清晰了不少,导演是意在把笔墨侧重于刻画吉蒂和费恩的感情桎梏、冷战并延续至重归于好,而且有一种力求“真实”的好心,不过看的很乏味,就好比手都快举起来了,可是每每却又犹豫的放下了一般,在我这很难产生某种呼应。据说在小说里(可惜我没看过毛姆的小说)毛姆让男主人公继承了他本人的“不宽恕”,而电影中却是原谅了自己的妻子,显然这又是好莱坞式的作怪。当然在导演在说故事失去节奏感徒剩漂亮画面的时候,演员的演技就会被重视起来,所以顺带一句就是瓦茨和诺顿的对手戏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情节就是当费恩对吉蒂提到去广西支援的事,也就是客厅的那一段,偷情被揭露,瓦茨的进退两难、难于启齿,陷入无助之地的演出算的上是不失水准。
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似乎也就就此打住了。广西的梅谭府确实给我留下了挺朴实漂亮的记忆;吕燕的鼻子总是让我诧异外国人对中国女性的臆想;吉蒂包法利夫人式的天真,尽管后来被导演包装成一个前赴后继式的高尚女性形象);还有费恩的含蓄,这让我想起在谈到梅谭府那些法国修女时费恩对这些修女收留小孩与吉蒂的天真有着不同的想法的那个场景,不禁让我叹息费恩这个形象在导演的过时下变得单薄,其实如果导演愿意,费恩这个人物可以塑造的更为丰满。影片的结尾陷入媚俗之流,恐怕是这部电影不可原谅的最大败笔。

面纱The Painted Veil(2006)

又名:爱在遥远的附近(港) / 猜心(台)

上映日期:2006-12-29(中国大陆) / 2006-12-20(洛杉矶首映) / 2007-01-19(美国)片长:125分钟

主演:爱德华·诺顿 娜奥米·沃茨 托比·琼斯 黛安娜·里格 黄秋生 

导演:约翰·卡兰 编剧:Ron Nyswaner/W. Somerset Maugham

面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