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01-17

绿草地:绿草地

正如宁浩本人所说的那样,这部电影是由三个词所引发的,“农村”、“孩子”和“兵乓球”。事实上拨去那些影片中的旁枝,正是这三个词成为构筑影片思想意义的基础。我不清楚宁浩为什么要去内蒙拍摄此片,或许仅仅是为了简单民俗一把。因为之前贾章柯导演所描述的“农村—城镇—大城市”这依附于当代中国社会特殊环境阶段的主题已经通过“故乡三部曲”作了一个不错的完结。(最起码在环境问题上)那么当代社会的大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导演仍旧希望或者说被吸引着去关注在这个宏大主题中所生发出的人的处境的问题。于是宁浩在〈香火〉之后选择了延续这种方向。〈绿草地〉正是这种延续的民俗包装的产物。而且在现实功效来讲在内蒙独特的环境下,相同的故事就成为一种意义的凝聚。跳离出我们早已在城乡结合部电影中熟悉的现实城镇生活场景。离开了全国一体化的城镇形象,来到这样一个边缘化的宽广而神秘的大草原。在这里依然讲述那些故事和人以及人的境遇。但是人和“新”的环境之间产生了一些反映。人被古老的神秘性所牵连。这样当我们虽不明显隐约痛心的看到放牧的传统的人家渐渐使用上摩托车助步,慢慢的建起固定的家园,过稳定的定居生活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更深层次的一种悲凉——人离本身越来越远。社会化生活改变的脚步才是真正改变的核心,那些关于个人与群体,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人在时代中尴尬处境的主题似乎都黯然失色。也许这就是〈绿草地〉没有使我们厌烦的原因。

影片非常注重摄影,像虽然美丽但是由于在场面调度上的自然主义立场使得那些美景变得更加真实和具有力量。它们不是我们家里挂历上的美景,也不是介绍内蒙古大草原人文生活的记录片的那种美。而是自然的美,在影片中多次运用人物画外移动的方式和远景摄影的方式来表现这种人和自然的“亲近关系”。人和环境产生了互动,虽然这种互动并非那样的精彩和有效。一个兵乓球被认为是一颗宝贝,然后从宝贝又转换成了国宝,既然是国家的就应该交给国家才对。于是一种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使孩子们冒险“进京”送还国宝的力量来自哪里?除了爱国以外,除了有些过头的诚实以外(我完全相信蒙古族兄弟的美德),我们发现离开一望无际的草原的希望成为一种真正的底层冲动。如果说千百年来的安定生活方式是由于闭塞得环境,那么当今日的社会化快速发展。当电视、时尚杂志都进入草原世家的时候。对于外部世界它者的渴望迅速而有效的反映在最最年轻的一代人心中。最终我们发现抽象的“城市化”无可挽回的渗透到哪怕最偏远的角落。人离开自然的脚步加快了!这种惋惜不是反抗和愤怒,而是想影片中中年父母对于孩子们进城的事报无可奈何的态度。沉默的状态使得悲凉和恒久不变得大草原一起沉淀下来,永远都无法离开。我们来试图想象一下主人公来到城里上学时最终走进体育馆的心理。成百上千的“国球”宝贝在球案子上飞舞,这一刻开始旧的世界图景轰然倒塌。就像草原老家的那些纯朴岁月也一样渐渐粉碎。一个7岁的男孩在未来的成长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甚至难以想象。一个孩子的目光凝聚的是更多人的状态。让我映像深刻的细节是进城之后的第一个镜头。在城市的街头人们站在大草原背景前面留影这一细节立刻让我们与影片开头在大草原上对北京天安门背景拍照的细节进行对照。就像两个世界的互相张望。城市化转型的当代中国就处在这对矛盾之中,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最终每个人都悲凉得处在两个世界之间“泛舟而行”——就像那辆白色吉普车在苍茫草原上奔驰的意向。这就是个人悲哀与时代荒凉的总合!

事实上影片成功的反映了这一切。导演在这些细节故事的安排上也明显看出他的实际意图的清晰与人们攻击影评人时所说的“望文生义”根本是两回事!影片在一些技术上由于资金上的拮据而没有完全实现意图和艺术美的统一。使得即使导演本人一再通过各种手段隐藏自己的意图(或者说不希望那样明显而被人视作“庸俗”),但是事实上这种意图没有更好的和电影的美学体系成为一个整体。有一种被分裂的感觉,或者说是图像的些许偏差效果。

〈绿草地〉的确证明了导演本人的导演技巧还不够圆润。但是也同样证明了年轻作者的希望。以及时代特征和作为文化思想载体的电影之间的难以分割的关系!
事实上,当我们仔细寻找那些不妥之处时。我们发现这部影片的确暴露出了中国电影一种不令人满意而且颇具威胁的倾向。事实上,以意识形态的巨大力量涵盖所有现实的存在的倾向。在中国电影中这种倾向的作品的确不是极少数的。看完《绿草地》之后,有朋友发出“每个镜头美得让人觉得老土”的话。我认为这句话在一定层次上道出了《绿草地》的问题。《绿草地》似乎是为了给我们讲述一个兵乓球牵带出来的寓言性极强的故事,而为我们构筑一个“现实”世界的。却不是从这个现实世界生发出连带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样的故事虽然在抽象层次上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从一个活生生的“中国的”角度看就难免让人感觉是为了阐述一个理念而强迫观众进入它的世界。
观众所产生的不适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这就使人觉得做作而略显虚假。我们在这里批评《绿草地》的目的更多的在于警示我们的创作者,在当下的电影创作中,一个鲜活的可见的,基础性的“中国图景”必须作为一个基础出现在我们的创作理念中。不是要理念成为现实,而是要现实成为理念。《绿草地》中的内蒙古的确还是有些“美”了,我并不是要否认内蒙古的草原风光。而是希望,我们的镜头不要过多的将这种对于当地老百姓十分平常的边陲景观风景化了。在我们的观众看来那个地域的故事似乎是必须通过微弱的意象化的“首都北京”来牵连出一个中国的整体图景。而不是从中国的整体图景出发来发现那些隐藏在地域差异性和文化差异性之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之下的“人”的鲜活显现。
在今后一段时间,重新显露出一个现实的中国以及感知现实的中国人的处境是我们必须要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不管我们需要怎么样的风格题材类型来充实我们的影像世界,一个大前提是去除掉那种看风景的“非道德”姿态(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发展中)。还原一个现实的处境。这样的电影才可能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安”中,成为稳定我们社会的以及美学的根据。

绿草地(2005)

又名:蒙古乒乓 / Mongolian Pingpong / Lü cao di

上映日期:2005-02-15片长:100分钟

主演:达瓦 毕力格 戈利班 

导演:宁浩 编剧:宁浩 Hao Ning/邢爱娜 Aina Xing/高建国 Jianguo Gao

绿草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