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赛终点发生两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其中一名受害者,是波士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吕令子。後「911」时代美国苦心铸造的反恐围墙,被撕开了一道缺口。

与「911」不同,这次袭击的制造者来自墙内。他们是Tsarnaev兄弟,在美国居住长达十年,弟弟拥有国籍,在麻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读海洋生物学,哥哥持有绿卡,娶了一个来自罗德岛的美国妻子。

袭击发生後,弟弟的头像登上了《滚石》杂志封面。那张照片中的他,像极了年轻的Bob Dylan,或是某位青涩的摇滚偶像,而不是一个19岁就想毁灭美国的恐怖分子。

3年後,波士顿人丶导演彼得博格将其搬上银幕,影片名为《Patriots Day》。Patriots Day,是波士顿所在麻省的节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打响,也是那场马拉松赛举办的日子。

恐袭电影的技术范本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的主角,是Mark Wahlberg饰演的叛逆警长Tommy Saunders。

袭击发生前,Tommy正因违纪而遭到停职,满身正义感却夹杂戾气,堪称好莱坞电影中孤胆英雄的典型人设。然而,他虽然亲眼目睹爆炸丶指挥现场救护,几乎参与了调查和抓捕的全程,却从始至终没有醒目的「英雄时刻」——事实上,他是片中少有的虚构角色,代表波士顿警察的群像,同时将各条线索一一串联。

而该片的情节,也沿袭无数纪实影片的经典设置,在介绍完主角身份後,便从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开始了。

带着对平静生活的赞美,一众配角纷纷出场:

小夫妻在打情骂俏,并不知道他们将各自失去一条腿;

严肃的爸爸眼中,婴儿车里的儿子就是世界的全部,然而他们在下次拥抱前却将经历一次漫长的离别;

憨厚校警与MIT女生的罗曼史仿佛即将启幕,他的人生却将先行闭幕;

木讷的中国留学小哥,刚刚向父母炫耀了自己的平治SUV,他无法预料,自己和这台车,将是令恐怖分子伏法的关键力量;

小镇警长与同仁们如往常一样嬉笑怒駡,几天之後,这位老爹将用自己在陆军中学到的经典包抄战术,成为击倒恐怖分子的英雄。

同时,复杂的仇恨正弥漫在恐怖分子兄弟的家庭中,他们的预谋也已开始。

每一个配角和他们的经历都是真实存在的。当若干条支线齐头并进时,一切就在真实的时间轴上缓缓流淌,最终万流归宗,指向炸弹爆炸的那一刻。

不了解波士顿马拉松恐袭真实情况的观众们,在此时可能立即陷入紧张的情绪中。他们看到了炸弹,却不知炸弹将在何时丶何地丶以何种形式爆炸,只得跟着导演设置的节奏,在每一个人潮汹涌的场景中,主动闭气凝神,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当「那一刻」最终来临,本片瞬间变身为恐袭题材影片的技术范本。拍摄手法丶剧情结构都像教科书般精确丶高效而实用。无比紧张的节奏感,把观众死死按在座位上,让大家的心情随着Tommy Saunders对讲机的一次次响起,飞速赶往不同的案发现场。

影片在美国上映後广受好评,最重要的原因即是这种「还原」。不难想像,曾经体会了恐袭悲剧的美国人,会给出怎样的反应。

「今日美国最需要的电影」?

这是一部「单纯的」恐袭纪实片,而同类影片不可避免的困难,是要去撕开受害者的伤疤。

创作者可以选择直面事件因果,用残酷的现实引发巨大的争议,反思宗教丶人权丶复仇丶国际关系等等重大主题。或许这才是一部严肃影片的真正血肉。

当然,像导演彼得博格这般,专注於谴责暴力与宣扬正义,也是另一种选择。基於真实恐怖袭击事件改编的影片,普遍都选择了这条道路:《93号航班》着墨於勇於反抗的英雄乘客,剽悍如Oliver Stone,在《世贸中心》里也只展现了脉脉温情。

如彼得博格自己所言,他拍摄本片不是为拉仇恨和揭伤疤,更多的是为了展示波士顿警民在那场事件後团结一致丶应对危机的精神。换言之,这是一首献给波士顿这座城市的赞歌。在诸多影评网站与社交媒体上,波士顿人与曾在波士顿生活过的人们,也纷纷为这座城市欢呼,赞叹当时民众的团结与坚强。

在本片的一张香港海报上,援引了一位影评人的话,称这是「今日美国最需要的电影」,而恐怕一曲赞歌,是无法当此盛名的:

片中几乎毫无讽刺元素存在,警长丶局长丶市长丶州长,全是顶着正义光环的人物,唯有主导调查的FBI领导,呈现出一丝点到为止的优柔寡断与不识时务。即便是通常代表地下黑势力的政府神秘机构调查员,也并没有做出太过激的举动(无视米兰达警告,不向嫌疑人宣告权利),还祭出一个东非穆斯林女性移民的身份,放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大招,令批评者无从下嘴。

影片主创也没有深挖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没有探讨族群分裂,没有反思宗教极端思想,没有渲染孤胆英雄,更没有刻意撒播人间大爱,引导对施害者的同情。甚至影片最後对真实当事人进行采访与悼念遇难者的段落,也没有如影片名称(Patriots Day,爱国日)所指那般,落脚在更为宏观的爱国情怀,而是从各个角度,反复表现遍布街头巷尾的一句口号——「Boston Strong」——这座城市坚韧无比,这里的人民不可战胜。

这可能是导演对现实的妥协,刻意不去触碰敏感问题;也可能相反——他希望大众忘掉复杂的社会问题,重拾单纯而美好的坚韧丶勇气和团结,这或许也是另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然而,假如这部影片有更大的表达野心,例如真正成为「今日美国最需要的电影」,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粘合剂,反思当下时局的成因与解决之道,那这款粘合剂恐怕不够牢靠。当然,这也不是一位导演或是一部电影便能承担得起。

(首发于橙新闻)

恐袭波士顿Patriots Day(2016)

又名:爱国者行动(台) /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港) / 爱国者日 / 爱国者之日

上映日期: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6-11-17(AFI影展) / 2017-01-13(美国)片长:133分钟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凯文·贝肯 约翰·古德曼 米歇尔·莫纳汉 J 

导演:彼得·博格 编剧:彼得·博格 Peter Berg/马特·库克 Matt Cook/约书亚·祖特曼 Joshua Zetumer/保罗·塔马西 Paul Tamasy/埃瑞克·约翰逊 Eric Johnson

恐袭波士顿的影评

嗯哼
嗯哼 • 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