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美国和尤其是波士顿不熟,没有情感加分,也没有类似经历(最好以后也不要有),所以也没有什么共鸣加分。就电影角度,其实不算好,没太多改编,忠于现实但又不是纪录片,往往不容易。所以主线有点乱,人物刻画也不突出,整体偏于平淡。唯作为历史事件的记录(另一部真正的纪录片《马拉松》更多从灾后进行思考),有一点加分,7/10分。
其实整个事件不是没有突破点,但不知什么原因反正编剧没用上,虽然也给了不少笔墨,就是被劫奔驰华人车主,破案最关键点。看了时光网的转述,也转载到豆瓣了,过程真的惊心动魄,非常好的素材,影片也采用了部分细节,但看起来没那效果。观影前不了解这个背景,感觉那像个富二代甚至贪官的赃款买的豪车,样子猥琐,见个售卖前台女就去泡,晚上在外不设防随便给人开车窗,被劫后还一直盯着劫匪看和紧张完全不搭。现实是,除了开车窗那个细节是真实(现在想可能是波士顿名校林立,治安好,完美世界城市),其他胡演:有加油站超市录像,小伙子长得可以的;他是个刚毕业的创业者,影片那点细节有点像皮包公司,人家女友是纽约的好吗,在被劫时根本不敢看劫匪,也不让看,这是基本常识啊。从他后来接受采访的细节,只需找个好点的演员来就够了,没明白为啥不从大陆哪怕找个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在校生,都绝对比电影那小XX强多了。如果导演编剧没有主观或潜意识黑化或轻视华人的原因,那真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当然,美国电影里涉及亚裔的,就那一个巴掌数完的几个韩国日本演员,反正非主流角色也不需要加料。
波士顿的大陆人真多呀,遇难者三者占其一,被劫车的也是。话说特朗普上台前中美关系到底顶峰了,签证好像可放宽到五年还是十年多次往返,民间很多中国人感觉和美国就是一家人,但实际上美国内部那时已经对中国崛起起防范之心。14年去办美国签证被盘问半天,就因为十几年前曾在菊花厂干过一段,还只是非技术性岗位,对比之下去穆斯林国家的经历只问了一两句。本来还计划带小孩去波士顿看看世界一流高校,看来可行性大大减少了。

恐袭波士顿Patriots Day(2016)

又名:爱国者行动(台) /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港) / 爱国者日 / 爱国者之日

上映日期: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6-11-17(AFI影展) / 2017-01-13(美国)片长:133分钟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凯文·贝肯 约翰·古德曼 米歇尔·莫纳汉 J 

导演:彼得·博格 编剧:彼得·博格 Peter Berg/马特·库克 Matt Cook/约书亚·祖特曼 Joshua Zetumer/保罗·塔马西 Paul Tamasy/埃瑞克·约翰逊 Eric Johnson

恐袭波士顿的影评

嗯哼
嗯哼 • 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