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很久以前的电影《恐袭波士顿》。这部影片是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的真实还原。
看这部影片的初衷是为了波士顿,因为波士顿并不像纽约旧金山等地是美国电影中的常客,同时,我也对他所宣传的“真实故事”这四个字所吸引。
我喜欢纪录片,也因此,我对于纪实性的影片很有好感。
先来介绍一下真实事件: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举行。下午2点50分,在终点线时,一名歹徒引爆自制炸弹,另一名歹徒紧接着在一家体育用品店引爆炸弹。
这个恐怖袭击造成了4人死亡(一名8岁的小男孩,一个中国籍女留学生,一个马萨诸塞州餐厅店长),141人受伤。
4月19日,经历了漫长的102个小时后,一名歹徒死亡,一名歹徒落网。
《恐袭波士顿》就是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但比起残忍的现实与危机感,这部电影更多的带给我们的是爱与希望。
一座城的勇气与爱。
整部电影采取时间线作为基底,从发生爆炸前,到发生爆炸后的调查。导演描述了很多人,不仅是受害者、还有歹徒和参与调查的各个团队。
每个经历者,在爆炸前,和爆炸后几天的生活都变了。
我无法想象经历一次恐怖袭击甚至失去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怎样的感觉,我也无法想象恐袭的时候人们满脸是血的样子。从开心的马拉松盛事到突然跌入地狱,是怎样的心路历程?
这些难以想象的恐怖,在这部影片中,却不是主题,它只是为了爱而存在的铺垫而已。
电影中,导演借男主之一(波士顿警局警察Tommy)的口中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我今天又看到了那些,善与恶的交战,爱与恨的斗争。邪恶袭来的时候,你手上只有一件能用来反击的武器,那就是爱。那是邪恶唯一的克星。

我们怎么办?搜出他们(应该指的是恐怖分子),抓住他们,杀了他们,这就完了吗?他们还会找上我们。这种事永远无法避免。我们只能拥抱彼此,让爱给我们力量。在我看来他们根本不可能赢。”
从这里开始,在恐袭中受伤的人们,为之战斗的人们的画面被一个个展现了出来,随着Tommy的话在一起努力。爱,是永远的力量来源。
而邪恶永远无法战胜正义。
这看上去是非常老套的英雄故事情节,但它真实地发生在经历了波士顿恐袭的人们身上。
一部引人入胜的影片之后,最让人难以离开的是,电影原型人物的采访出现了。
他们说:“在爆炸发生的一瞬间,人们就马上跑过来帮忙。”
“在波士顿爆炸案发生了几周内,我去探访了很多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受伤严重的幸存者。我完全被他们展现出来的生命力与顽强精神震撼了。”

“当我们再次看到发生爆炸案的新闻时,比如说在布鲁塞尔,伊斯兰堡,尼斯,奥兰多,圣贝纳迪诺,巴黎,我觉得我们要记住世界各地的那些不幸的人们。他们不是暴力的受害者,而是和平的使者。”
“我们对于未来怀有很大的希望。”
“发生爆炸案的那段时间是人生最低谷最失落的时期,但却也是最好的时期。尽管我每天都在想念我的腿,但是当我得到如此多的关爱和善意之后。我至少能够从床上爬起继续努力。努力让这个世界在其他人眼中更好一点。”
“两年后,当我再次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拐进发生了爆炸案的那条街时,我都不确定是否可以通过那条街,那个夺走了三条生命的地方。”在最后,他跑过终点线,胜过了自己,在所有人的欢呼声和加油声中,紧紧抱住自己的妻子哭泣。
看到这些,我突然在想。也许真正困难的,不是接受自己失去什么的事实,而是拥有迈过恐惧的勇气。

波士顿爆炸案的凶手之一,19岁的焦哈尔 察纳尔耶夫,2013年7月10日第一次受审,完全否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拒不认罪。
而在2015年6月24日,他被正式宣判死刑,但正是那时,几乎从不发声的他第一次对受害人及死者家属们说出了“对不起”并表示了深刻的忏悔。
《恐袭波士顿》在两个多小时内,非常真实动人地讲述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向人们展示了爱与和平与希望永存。
他不是一部典型的纪实片,更是一部关于爱的教科书。
我们的生命中会遇到许多意外,但每个意外说不定都是来自生命的一个礼物。
我们对待生命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方式,这句话不是我第一次提到。因为爱,人们才有了勇气,才能够坚强,才可以重生。
这就是我在这部影片中所体会到最重要的事。

恐袭波士顿Patriots Day(2016)

又名:爱国者行动(台) /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港) / 爱国者日 / 爱国者之日

上映日期: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6-11-17(AFI影展) / 2017-01-13(美国)片长:133分钟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凯文·贝肯 约翰·古德曼 米歇尔·莫纳汉 J 

导演:彼得·博格 编剧:彼得·博格 Peter Berg/马特·库克 Matt Cook/约书亚·祖特曼 Joshua Zetumer/保罗·塔马西 Paul Tamasy/埃瑞克·约翰逊 Eric Johnson

恐袭波士顿的影评

嗯哼
嗯哼 • 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