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的日系恐怖片颠覆好莱坞恐怖片的重要原因在于大众对于感官刺激的整体审美疲劳。多少年了,一味的血腥铺张,标准的尖声惊叫,还有众多不知内里的杀人狂和怪物们。但凡讲究些智商,了解些恐惧心理,就知道触动灵魂的惊恐才是致命的。
虽然如此,好莱坞的宝贵传统也不可能被丢弃,现在的编导们已经在追求惯常的感官刺激方面有所变化。尽量在表象上的砍砍杀杀中添加些内涵和底蕴,力图在维系美学基础的基础上,将恐惧搞到深入人心。美国人的思维很简单,这方面的确不在行。
将美国式的简单思维停留在电影中,虽然镜头感更强了,设置的背景环境更真切了,偷师日系的产品更多了,技术更先进了,却还是没有十足的长进。《电锯惊魂》系列玩的是叙事技巧,《客栈》系列的本质就是彻底在美国式的CUIT。

《恐怖废墟》照样是好莱坞小成本恐怖片,属于众多中的众多,很难出众的那种。可是,看过之后,就觉得这电影面向不错,还值得一看。最起码,导演的某些技巧的确升华了美式恐怖片中经年的简单杀戮。
本片故事情节依然大俗,但导演简之又简的处理手法很新颖果断。全片从未大肆铺张恐怖场景,没有常见的杀戮追逐,恐惧的基调的建立并不依赖于此。对这方面的处理,颇有些悬疑电影式的处理技巧。这次放在恐怖片中,却出了奇效。
导演含蓄的铺陈悬疑氛围,同时营造了强烈的绝境感,究竟是什么在作祟并没有刻意流露,只是随着情节自然而出。在危机感越发强烈之时,人物境遇的绝望感也呼之欲出。在这样简单的恐怖片中,导演有效的氛围营造使大卸八块的高潮戏变得激烈刺激。
感官刺激最适合的表现方式是恐怖血腥,但血浆多了,笃定审美疲劳。而通过氛围和情绪的感染,光天化日之下现场手术就借着那个倒霉蛋的遭遇和残酷现实而深感真切。这个真切直接催生对美式感官刺激的高级反应。因为,你真的为一个活人正被宰割而感到恐惧。

如果观众是美国人,看这电影会相信美国超级的世界地位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的电影商人为了赚钱都在刻意营造美国老百姓在异乡的悲惨遭遇。片中男一号正义大呼“四个美国公民,无端失踪,是不会没人管的”的时候,简直如黑色喜剧一般。
而且,再细看那些植物,不声不响,落井下石,深得游击战精髓。关键时刻的攻心术更堪称四面楚歌。小红花发出的声音简直就是人民群众振聋发聩的呐喊之声,原著作者隐喻政治的想象力很独特,生生的审视了美国凡人的生存心态和大美国主义的当代世界观。
小成本电影的特效制作很省钱,本片就是范例。植物的样子,几次航拍镜头,以及几段割肉求生场景,都很省钱,却营造了相当得体的恐怖桥段。几个人物的心境变迁也有着真实人性存在,,这几个年轻人的处世方式、逻辑辩证关系尚存,使影片显得真实了很多。

《恐怖废墟》很大程度了继承了美式感官刺激的宣讲套路,而在氛围及叙事方面借鉴了其它类型片特点,整个叙事有着含而不露的写实表现手法,而且导演净利落的推动剧情前进,这方面完全区别于早已司空见惯的大量美式恐怖电影。
说到底,《恐怖废墟》的成功之处在于努力营造了为什么让人感到恐惧的氛围。借着原著文学作品的叙事能力,让观者有着发自内心源于真实的投入感。于是,感官刺激就显得真实了。也许,本片可以被当作有效提升美式感官刺激强度的一个成功案例。

恐怖废墟The Ruins(2008)

又名:禁入废墟(台) / 恶魔的废墟

上映日期:2008-04-04(美国)片长:90分钟

主演:乔纳森·塔克 吉娜·马隆 劳拉·莱姆希 肖恩·阿什莫 乔·安 

导演:卡特·史密斯 编剧:Scott B. Smith

恐怖废墟的影评

芽儿
芽儿 • 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