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这部我给6.5。只不过评分实在虚高得厉害,所以先来个低的,日后再来改。
之前我在没开播前就特地来发表了一下激动之情。当时觉得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如果能基于实事进行创作,第二季绝对可以比第一季还要出彩。没想到看了第二季以后,反而拉低了我对机智系列整体的好感。。。
鉴于有评论指责首先澄清:我觉得新冠提供了很多素材,并不意味着我觉得新冠是什么好事。我想只要不是变态,大概都不会觉得这场全人类的持久战好。可以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只不过往往患难之间见真情。恰恰是灾难下的温情,才更显珍贵。看过涉及灾难题材的影视剧之后就会明白,灾难下的人性,反而更值得窥探。所以我的意思只是说,如果能对这方面有所渗透,那么这部剧会明显更有深度。
隔壁有部家庭剧《ok光姐妹》,虽然剧情狗血,但对这方面有些有趣的体现。比如买口罩贼难,排队排半天,到自己就卖没了;比如老父亲没口罩,进女儿家被往身上喷消毒剂。以及其他种种剧中的不便和冲突,都会让人觉得真实到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这些细节被戏剧化之后又能反过来推动剧情,不能说不巧妙。
生活剧中尚能如此,如果在戏剧化的视野下,体现一下医生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艰辛付出,目测会非常吸引人。而且我倒也不觉得这有什么要和政治挂钩的,面对目不暇接的伤病,面对资源短缺时必须快速做出的抉择,医生内心的沉重和纠结就已经有足够的看点。
当然向新冠靠拢也并不是唯一的解题思路,毕竟只要拍得丰富有趣我就不挑食。只是没想到现实又让我啪啪打脸了。第二季的人物全部都扁平化,职场生活的场景连纪录片都算不上,完全就是乏味无用的医学术语播报。
前几集有一段特意为了表现五人帮对病人有多贴心,让郑少女一连几分钟连比带划地给病人讲为什么起来站起来以后头晕心慌,看得我哑然失笑。直接说一句“你起来得太快了,身体刚动完手术还不适应,别担心,不是手术出现了后遗症”,难道不是最简洁明了吗?用最像人话的话既说明了原因,又消除了病人的担心疑虑。讲什么站起来以后心脏高了多少厘米巴拉巴拉的,看上去是没说术语,但本质还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也并没有多亲民嘛。
更何况,做了这么多年教授,难道想不到办公室外头还有多少病号在排队?那也都是心脏不好的人,你在屋里磨磨唧唧的把一分钟的话抻长好几倍,还说得重点模糊,弄得病人不知所云,你真觉得好吗?
网上总结的职场烂剧评判标准,有一条就是借助高语速体现专业性,本季完美中枪。动不动就插播一大摞医学术语,非但对剧情毫无推动作用,而且逻辑完全不能自恰,完美体现了什么是“极力假装很专业的外行”。
表面上,几乎所有职场情节都无一例外地细节完美,可实际上却脱离现实,完全经不起推敲。虽然理解编剧想体现什么,但也只能说功力太差,实际呈现出来的和她的初衷相去甚远。其实写不出台词不如考虑把每集缩短到1小时。保量不保质地刻意拽专业术语,也只会显得注水,实在没啥必要。
不但职场生活毫无高潮,5人帮的友谊也寡淡无味。这一季的他们很多时候给人一种错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不再是5个年龄相仿、心智成熟的中年人,而是1位优雅的女性带着4个熊孩子。实在不明白,这四个大男人为啥一见面就是吵架扭打在一起。编剧和导演的功力再次失效,把“童心未泯、单纯可爱”拍成了“幼稚聒噪”。
几个四十多岁的高知教授,休闲时成熟稳重地交流一下病例,偶尔冒出一两句搞笑幼稚的话,这样才算得上机智吧?像5岁孩子一样乱叫,吃个汉堡就大喊oh yeah?Sorry,这看起来只会让我觉得弱智。(杠铃们别又给我扯人身攻击,我说剧里的人物与呈现的年龄不符,没攻击任何人谢谢。)
爱情线是我彻底弃剧的导火索。从郑少女开始单相思开始我就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没想到翼顺真的就打电话来通报分手了。而且分手理由还是“有喜欢的人了”。有事没事就爱瞎看电视剧是我错,但是不应该在这部期望极高的剧里用老三样来惩罚我。我是万万没想到,都1202了,居然还在这种自称走心剧里看到绝症梗,还另外送“喜欢你所以为你好”的分手梗。
其他恋爱线也完全没有第一季的心动感,感觉演员们也都是拿了工资为演而演,空气中总是弥漫着牵强而略显尴尬的cp感。
其实剧里还是有很多伏笔的。只不过真正巧妙的伏笔往往是若有若无的不经意,看了事后反转之后你的反应应该是“啊!原来如此!”。而这里的伏笔却十分刻意,看过之后只会觉得“嗨,果然如此。。。”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收获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而后者的体验则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乏味。遗憾的是,第二季里我几乎只看到了后者。
比如冬天在接受去世孩子母亲的发卡之前,特意在头上夹了一个挺明显的黄色铁夹子。但凡是敏感一些的观剧达人,都不可能看不出,编剧接下来必然要拿她这夹子做文章。然而这样毫无悬念的伏笔,堆砌再多又有什么新意可言呢?
虽然这种几个小伙伴的配置是申pd的强项,但是看多了还是略显千篇一律。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乏味的原因并非配置本身出了问题。请回答系列也都是同一套,但却也能全做到各有千秋。放眼全球的话,类似配置的优秀友情爱情剧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机医从第一季的略显疲软到第二节的全面崩盘,归根结底,是因为编剧和导演已经明显开始固步自封了。说白了,如今的申pd或者说是李作家(亦或他俩都)完全是在啃老本儿。
任何一个内容体系都是处在变动中的,而求变的基础就是对于新内容的吸收。倘若创作者不及时补充来自生活本身的滋养,那么他所积累的对于人生的理解迟早会被耗尽。而这之后的产出,也就只能基于想象。不言而喻,这样靠想象得来的创作,不过是悬浮于真实生活之上的空中楼阁,和“人”的真实生活没有连接,观众看了没有共鸣也是情理之中。
从另一层面讲,第二季之所以如此失败,是导演和编剧对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充分认识,创作功力跟不上他们的市场野心。从营销的角度来讲,凭这两位他们的能力,搞季播完全就是自曝其短。
回望申pd最初开始拍剧时的一大特色,就是很擅打温情牌。不过,他的长处也仅限于此。申的剧里从来没有家国大观,最初几部剧中的“情”,都是渗透在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中。当然,绝对不能说这样的日常琐碎的温情不可贵,请回答的成功充分证明这样的套路完全是可行的。
但是要知道,这样的温情最多也就只能支撑20以内的【连续】剧。在这个范围内,观众还会非常享受它带来的温暖和柔软。我看他之前的剧,也完全没觉得有啥不对。可是,就我自己的观剧体验而言,申的剧就算是连着拍超过25集,都会让人觉得絮絮叨叨,如同祥林嫂扯了老太太的裹脚布一般,开始让人不耐烦打瞌睡。
致命的是,到了机智系列也完全换汤不换药。事实上,对监狱和医院的描写,往往都很能提现更加广阔、复杂、深刻的社会图景。但是在申的镜头下,监狱和医院里的生活,都成了另一个胡同巷子,仍旧还是充斥着父母情、同辈情、男女情、全员无恶意的温情。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申pd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我合理猜测,编剧根本没有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变现的能力。医院的生活绝对不是街坊邻居,绝对不是每顿饭互相换盘菜那么简单。既然选择了这个主题,自然要借助它的运行规则去描绘。还用街坊邻里的思路去解题,就根本不是态度认真端正就能解决的了。解题思路全错,交出来的作业自然也文不对题。
而更加致命的是,他又不知天高地厚地选择了季播。不得不承认,季播的确吊足了观众胃口。但是,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站得越高摔得越疼。用饥饿营销主动把观众的兴味推高,就一定要交出相应水平的,甚至更高水平的答卷,才能满足观众们的心理预期。
然而叹就叹在,编导们的眼界几乎毫无长进,机医二还是未能给出更加深刻的人性描写。剧里的医患矛盾,最后都变成了“没矛盾”的皆大欢喜。这是现实中可能的吗?所有的爱情矛盾,都是出于为对方着想的善良,这是我们生活中真实的爱情吗?
当然,如果定位是偶像剧,那观众自然不要求真实。只不过,要贴近生活是申导自己说出来的,而悬浮的世界也的确是他自己拍出来的。天空之城的命运,动画片里已经描绘得很清楚了,此处不赘述。
明年,期待申导及时吸取教训逆风翻盘,或者,最好及时止损吧!
-----原贴分割线-----
我不会写短评,所以写长点。。。
申pd的命真是好啊。。本来就原定第二季今年播,然后出了新冠,这得给他多少创作素材!感觉直接可以从十二集拓展到二十四集了。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家有这个金刚钻,能把这活儿给做好喽。
预计这回更是一场催泪大戏。毕竟全球都感同身受,他这种细腻的拍法,到时候真是想不火都难了。反正我是想想都觉得心酸了。在外留学本来打算一年半的时候回家,结果过年出新冠。拖到现在已经快三年没见着亲爸亲妈真人了。眼泪预定哈哈~
转念一想,咱国娱这么一年多的也没见这类电视剧立个项。这热点为啥没人抓呀哎。。(当然,纪录片不算娱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