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小成本的台湾影片,《鸡排英雄》显然有着近年来大多数台湾电影都有着的制作策略,那就是有意无意的成为宣传台湾本土文化的一个平台。影片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段落,带有东北口音的大陆旅行团游客被“888”夜市盛情款待,这一段落放在一部展现了台湾众多小吃、闽南语和布袋戏人偶的电影中,是颇有深意的。

单从故事主线来看,表现“市民力量反抗权威”这样的情节设置并不少见,特别在香港电影中屡见不鲜,这样的情节通常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又是表现市民文化的良机。《鸡排英雄》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进一步表现了自己独特的本土文化。除了从头到尾的闽南语对白和插曲,导演还设置了布袋戏人偶这一既有民俗文化象征的道具来表意。布袋戏人偶不但是男主角阿华的精神寄托,是议员张进亮和过去生活的联系,更代表着传统代表着独特的本土文化,它就和夜市一样,已经变成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当如今这种传统面临“更新”,面临灭亡时,导演显然通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大团圆的结尾表达了坚守“传统”的必要性。

除了营造有亲切感的情节线、包裹浓重的本土文化外衣,影片的内核其实展现了一个英雄的诞生,正如片名所言,这个英雄不是惯常的硬汉、白马王子,而是一个地地道道“鸡排英雄”,带有更浓重的草根性和本土性。影片分别从爱情、回忆和政治上完成了对英雄的呼唤,以至于在结尾成功的完成了影片的诉求,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台客英雄的诞生。

虽然感情并不是影片的主线,但阿华和亦南的关系确是阿华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在“一见钟情”的俗套情节后,阿华显然处于被动一方,可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并没有看到惯常的“男追女”模式,而是阿华在不作为的情况下变被动为主动,赢得了亦南。这其中布袋戏人偶、四神汤、救小胖是几个关键的情节点,阿华几乎是在毫无心机的情况下展示了自己童年、家庭、责任和勇敢。正是这不落俗套的“不迎合”,使得阿华在向成人世界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也就是处理和异性关系的时候,率先赢得了主动权,成功的越过了一个障碍。

布袋戏人偶是阿华的精神寄托也是童年回忆的象征。一直以来对武松人偶的依赖使得阿华始终走不出儿时的回忆,人偶成了他英雄道路上的一个阻碍。救小胖一场,导演设置了颠覆性的场面,让阿华好似枪战片男主角一样穿梭于被蜂炮轰炸的夜市摊位间,顿时勾起了人们对英雄片的记忆和想象。在这一场中,武松人偶被打掉在地,萦绕不去的痛苦回忆和精神寄托一并被摧毁,这一场戏好似阿华的“成人礼”,残酷的现实逼迫他成为一个英雄。

然而这还不足以造就一个英雄,在台湾特有的语境中,只有完成政治话语的表达,才在真正意义上成长为英雄。经历了迷茫和害怕阿华最后终于发动夜市成员进行示威,而随着这一抗争的胜利,阿华间接的取得了权力,从而在政治上完成了诉求,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影片结尾安排了颇有象征意义的一幕,亦南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父亲的身影出现在吵闹的人群中,而当父亲的影像散去之后,正是阿华转身的场面。在这个场面中,阿华象征性的完成了从少年向“父亲”的转变,而在亦南而言,阿华成功的在心中代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一个新的象征。于是阿华在最后一场戏中同时完成了对政治和爱情的胜利,而在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阿华成为了“父亲”,也成为了英雄。

《鸡排英雄》商业上的胜利再次说明了台湾电影在再次来临的“好时代”面前,抓住了“本土”这个重要的关键词,至于是不是长久之计,还要看之后台湾电影进入大陆的深度和广度。

鸡排英雄雞排英雄(2011)

又名:Night Market Hero

上映日期:2011-07-12(中国大陆) / 2011-01-28(中国台湾)片长:124分钟

主演:猪哥亮 蓝正龙 柯佳嬿 赵正平 王彩桦 李李仁 严艺文 刘品 

导演:叶天伦 编剧:葉丹青

鸡排英雄的影评

小加
小加 •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