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三镖客》作为大镖客系列的最后一部,无疑是完成度,知名度,以及深度最广的一部。

“三镖客”对比“大镖客”除了人物的广泛化外,也意味着焦点从单一的个人英雄主义转变为了更群体化的人物写照。同时也加入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使原本仅局限于西部小城镇地域化的故事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单一的类型片蜕变为西部片+战争片的史诗作品。

在第三部中影片对善恶观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诠释,与传统西部片的非黑即白,非恶即善,善良战胜邪恶不同,本片片名为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善恶并非二元对立的概念,在善恶中也多了the ugly这一像过渡带一般的灰色地带。而实际上本片并无刻意标签化三位主角,换言之,三位主角并非各代表bad good and ugly, 而是三个人物本就是bad good and ugly的融合体。

代表The good的blondie严格来说只是not bad ,表现上算不上高尚的大圣人,靠反复被捕再解救赚取赏金,对比丑角,可能只是多了一分的机智和狡猾,从而能够在一次次危机中顺利脱身。而在被算计后被迫横穿沙漠也成为了所谓难堪困窘的“the ugly”,结尾通过暗中对同伴下手使自己顺利除掉敌人,在分黄金中占得主导权,是否又是存在着bad”呢?

代表the ugly的tuco也并非从头到尾的小人和大冤种,在复仇blondie的时候体现出他阴险邪恶“bad”的一面,在教堂和哥哥的谈话以及炸桥战争的一幕又体现出他温情重情义“good”的一面。

The bad同理可得,本片讲述的就是好坏丑三元互化和相对理论的故事,三个人物形象都是如此饱满立体,同样每个人本就是这三者的矛盾体和融合体,并无一个确切的标签可以定义人性。

第二点是本片讲述的义利观在美国社会和历史中的体现。和前两部相同,为了一点钱,为了更多的一点钱,为了很多的一点钱,在战争期间思想和文化都如此贫瘠的美利坚,利益和金钱就成了驱使人类和文明的唯一要素,“贫穷想要致富,除了做神父就是劫匪”,三位主角也不过是当时致力追逐财富和淘金的群众中一个缩影罢了。对于《大镖客》中着重体现个人意志和能力的强大在《三镖客》中被弱化,身怀绝技的神枪手不能再靠自己独当一面,除暴安良,英雄救美,而是成为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前进的一抹尘埃。或是被俘虏,或是参军,或是在其中无意义地死去。不断跌宕起伏曲折的剧情映衬着主角的命运多舛,在荒诞幽默背后不过是一个个骇人的社会悲剧。

有名OR无名?

结尾的墓地奔跑和对峙应该被载入影史,环摇,横移,在狂奔中逐渐虚化的后景,除了展现tuco的茫然和慌乱外,更多的是墓地的偌大和悲凉。环绕的墓碑是战场的具象化,与前文的跨桥战争相照应,在战争中牺牲的人后续便成为了长眠在墓地中的一具躯壳。

为何选择在墓地藏宝?牺牲人数之多,死伤之惨重,本就是不可计数的,在漫无边际的墓地寻找黄金就像在每个家庭在死去的人员中寻找至亲一样,辛酸又荒诞,影片也借此映射出反战的主题思想。

为何是无名?显而易见,墓碑名字是贯穿整部影片的麦格芬,和常人一样,我们只会聚焦于那些名留青史的伟人,将军,财阀或是英雄,那那些战场上牺牲的无名小卒呢?此处在发出诘问的同时也与前文“我从没看见这么多人无意义地死去”相照应,与《西线无战事》主旨相同,战争不是为一个人增光添彩,光宗耀祖,而是把一个人的躯体连同他的意志思想生活和家庭一起拖进坟墓。

结尾运镜荡气回肠,一气呵成,面部特写的快切和经典腰间手枪的低机位,再配上莫里康内的音乐,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气氛拉到极致。

总结:本片的影史地位自然无需多言,对比前作的成熟之处是不是人物的简单叠加而是由个体向群体的转变,并由西部传奇故事转变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史诗,另外莫里康内灵魂式的配乐已无法用言语来褒扬了,真正的大师传奇在穿越百年依旧熠熠生辉。

*观看于2023年莫里康内配乐展 永远纪念大师


黄金三镖客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1966)

又名:好·坏·丑 / 独行侠决斗地狱门(港) / 黄昏三镖客(台) / 好家伙,坏家伙,丑家伙 / 善恶丑 /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上映日期:1966-12-23(意大利)片长:161分钟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埃里·瓦拉赫 李·范·克里夫 阿尔多·久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编剧:Agenore Incrocci/Furio Scarpelli/Luciano Vincenzoni/Sergio Leone

黄金三镖客的影评

Echo
Echo •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