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2-21

呼啸山庄:双重悲剧

单从纯粹的文学价值角度分析,《呼啸山庄》其实算不上是上乘之作,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其成为被改编次数最多的名著之一。从最开始的黑白片到2011年的最新改编版本,一代又一代的导演和演员都雄心勃勃、心甘情愿地穿越回19世纪的约克郡,一次又一次地冒着被口诛笔伐的危险,重述那个呼啸山庄里的故事。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衷?说到底还是为了Catherine和Heathcliff那段纠缠不清又刻骨铭心的爱情。毕竟跟其他更加晦涩复杂的题材相比,爱情片是比较讨巧的。2011电影版《呼啸山庄》的编剧Andrea Arnold和Olivia Hetreed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改编剧本时干脆快刀斩乱麻,把第二代主人公的两段感情砍得一干二净,只留下“CH之恋”这一条主线苦苦支撑起整部电影。这样的改编对导演来说极具挑战性,要求导演要有极强的电影语言,能把一个单薄的故事说得圆满丰润。后来的事实证明,本片编剧兼导演Andrea Arnold的功力欠佳无法承受挑战之重,而如此冒险的改编剧本也为全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读过原著的各位想必都知道,Catherine在小说篇幅还未过半的地方就已驾鹤西去,留下Heathcliff独自面对凄苦又决绝的后半生。仅有“CH之恋”的电影故事若还按照这个进度讲,那后面的60分钟就只剩下Heathcliff一个角色和观众大眼瞪小眼了。为了解决这个编剧难题,导演在拍摄手法上给出了策略:把大把大把的时间和镜头都花在环境和细节上,将全部精力倾注于营造氛围的事业中。于是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安静的Catherine和更为安静的Heathcliff,两人间的对话寥寥无几,交流基本靠眼神,调情基本靠动作,彼时无声胜有声。真正的主角是山庄外那片广阔寂寥的荒原,晴天时一望无际,阴云下水汽氤氲;时而狂风呼啸、大雨倾盆,荒原的野性毕露。导演在意象的运用上下了大工夫,试图用荒原的晴雨表来暗示主人公Heathcliff的命运的跌宕起伏。Heathcliff在大雨中来到山庄,又在大雨中离开山庄,雨伴随着他生命中的每一个转折;Catherine第一次带他骑马外出时是一个罕见的大晴天,阳光见证了Heathcliff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这些不痛不痒的视觉效果明显有避重就轻之嫌,但也较好地掩盖了小演员们火候欠佳的表演,六十分钟里鲜见亮点也少见尿点。
Heathcliff的雨中出走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这部电影的转折点。如果说电影前半部分还有闪光之处的话,雨中出走戏之后的这半部分就陷入了彻底的黑暗之中。第一大问题是,后半段的故事因包含多个前后相连的重要情节而明显紧凑起来,影片必须加快节奏和连贯度,前半段那种只重意象不重情节的伎俩是行不通的。然而导演却一意孤行故技重施,把重逢、大吵乃至生死永别这几个最关键的故事处理得平淡如水、仓促了事,全失应有的深度和张力。演员的选择是后半段的另一大败笔,几个主要成年演员都年纪过轻,演技亟待提高。外表冷峻内心狂野的Heathcliff变成了呆头呆脑的木讷小伙子,热情如火又任性乖张的Catherine更是直接沦为有气无力的面瘫姐。当二人多年后再见时,本应是爱恨情仇交错纠结,微妙的情绪下掩盖不住心中喷涌肆虐的激情,电影却用匪夷所思的五秒钟平庸镜头忽悠了过去。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已糟烂如此,导演还不断用记忆闪回的方式重现之前的片段,企图将这个支离破碎的故事拼凑起来,殊不知这样只能进一步暴露自己薄弱的叙事能力和整部影片头重脚轻的畸形结构。
影片在Heathcliff的回忆中结束。片尾曲居然是Mumford and Sons的乡村民谣,与影片的氛围大相径庭。还有什么音乐能比这更不合时宜吗?也罢,悲剧的电影需要一个悲剧的结尾来画上圆满句号。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2011)

又名:咆哮山庄(港/台)

上映日期:2011-11-11(英国)片长:129分钟

主演:卡雅·斯考达里奥 妮可拉·伯利 Steve Evets 奥列 

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 编剧: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ë/Olivia Hetreed

呼啸山庄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