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是中学时期读的,如果不看电影来重温情节,记忆里只剩下小说里阴冷的气氛和荒无人烟的场景了。
名著总免不了遭受反复翻拍的命运。上网一查,拍了得十个版本左右。我看的最近的2011年版,写一下对此的感受。
导演对气氛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人烟稀少的山坡上的农庄,露水和雾气仿佛无处不在,大风忽而降至,狂卷着奔跑嬉戏的男孩女孩的头发和衣袂,你仿佛时刻感受得到空气中弥漫的阴冷温度。影片开头时的双雁齐飞和结尾时孤雁的落寞,暗示了二人终不能厮守的命运;两只黑狗的互相打斗和后面西斯克利夫、童年哈里顿将狗吊死的场景,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早已无法言说的仇恨;泥土里雏鸟的尸骨也仿佛预见着凯瑟琳的死亡。
影片没有多余的音乐,即便是最后结束时的曲子,也大可不加。有的只是剧中女性哼唱的田园歌谣。越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人们便越有歌唱的习惯——为了不让孤独将自己窒息掉。凯瑟琳在篝火旁歌唱;奈利在采果子时歌唱;弗兰西斯对着襁褓中的婴儿歌唱,然而这里面是没有多少欢悦的成分的,大概只是一种排解空虚的习惯。影片中充斥着各种细碎的声音:脱穿衣服时的簌簌声,脚踩进泥泞路时粘连的声音,开关门时的吱呀声,还有时断时续的雨声和冰雹声、马打响鼻时的声音、打架时周围物品破碎的声音……所有这些不加掩饰甚至夸大的声音为影片增加了很多真实的感觉,更突出了当时的环境——方圆几十里只有一户人家,所有的声音都毫发毕现,而二人的爱情也注定发生。
电影的节奏有点问题。在原著中,童年时期虽然介绍的也比较详细,但不至于占到一半的篇幅,重点还是在西斯克利夫的复仇——究其原因,节奏稍微有点慢,因为导演一直在渲染气氛,一直在抒情(虽然我还挺喜欢的……),我不太接受这种节奏“二分法”,就好像是在画画时把地平线画在了正中间,不美,没主次——一部电影能讲述的东西太少,怎么还可以没主次呢?后面的很多情节不如前面的感动,还有点跳跃,而最后二十年的人物和事件则直接忽略掉了——当然,导演并不一定就非要按照原著来拍摄,《白鹿原》里的女主角白灵不就直接没了么?所以最后二十年不拍无所谓,但后半段的情节确实让人感到有点后劲不足。
人物设定上,凯瑟琳小时候不应该让个小胖妞来演,穿的也脏兮兮,更像是个女仆。小姑娘倒是野气十足,适合在山坡上跑来跑去。如果统一也无所谓,关键是长大后薄成一张纸了,西斯克利夫跟sister-in-law私奔之后直接生病病死了——当初那个能跑能跳的小胖妞呢?而西斯克利夫是吉普赛人而并非黑人,这次直接让黑人来演,事儿就大了!直接把话题拉到了种族歧视上了。如果真是黑人,怎么伊莎贝拉也是个大家闺秀,不会那么死乞白赖就轻易爱上的。她哥哥亨得利和儿子选的真是好,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家伙更是可爱死了。嗯,超级喜欢这种黄毛平头小流氓,主要是伊万•麦克雷格《猜火车》中的形象太深入我心了。女主角的长相不是很喜欢,我说看着有点眼熟,昨天刚看了她演的《移动迷宫》,虽是我不太喜欢的科幻片题材,但男主角演的很不错,有武打巨星的潜质。情节也很紧凑,场景设置和剧情有点像《饥饿游戏》,而刚开始又像《蝇王》的青年版——重点是,那个韩国欧巴长得实在是太可爱啦。啊为什么严肃的影评写到最后又露出了肤浅的本质。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2011)

又名:咆哮山庄(港/台)

上映日期:2011-11-11(英国)片长:129分钟

主演:卡雅·斯考达里奥 妮可拉·伯利 Steve Evets 奥列 

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 编剧: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ë/Olivia Hetreed

呼啸山庄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