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11

红色沙漠:令人恐惧的真实

与安东尼奥尼的现代爱情三部曲一样,《红色沙漠》仍然给人以疏离隔绝之感,影片中人与人之间似乎有着无法逾越的精神鸿沟。但与另外三部不同的是,《红色沙漠》作为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以其独特的色调探讨了后工业化时代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置于后工业化时代的背景下进行展现。《红色沙漠》的色调是灰暗的——受到严重工业污染的城市景观是灰蒙蒙的一片荒凉,人物的面容亦苍白无神,影片中明亮的色彩元素如草地、火焰与花朵,也在整体的灰暗色调下显得不协调而虚假。 整部电影给人以一种不真实之感,而讽刺的是,这不真实之感,却代表了后工业化时代的真实面貌。
《红色沙漠》讲述的是一位工厂老板患有精神问题的妻子Giuliana的一次外遇。Giuliana在一次事故中受到脑震荡,而后总是神经敏感,脆弱焦虑。她在丈夫的工厂结识了丈夫的同事Corrado,Corrado在与Giuliana几次相处期间作出表示,而二人的关系却无疾而终。最终,Giuliana来到海边一艘轮船上,想要离开所生活的城市,未果。在影片中男女主共处的最后一个场景,即Giuliana的店里,Giuliana向Corrado坦白说:“真实里面有一种令人恐惧的东西。”
Giuliana在恐惧什么? 作为一个患有精神问题,敏感、脆弱的女人,在一座严重工业污染的城市中——机械般重复的工厂嗡鸣、有毒的彩色烟雾、散落着工业废料的灰色荒地、石油污染的池塘与码头——必定是无所适从的。电影甫一开始,便是失焦的工厂的特写与远景,伴随着怪异的电子音效与工厂运作的声音,而后是极不协调的女性歌声。接着画面终于对焦——一团不断向灰色天空砰砰升腾的橙色火焰的特写,背景音效是火焰从烟囱喷出发出的重复刺耳的声音。而后镜头从火焰的特写逐渐切到工厂外部大环境的远景,镜头横摇,在工厂外聚集的人群入镜。接着镜头反打,期待式镜位,Giuliana带着儿子渐渐走上前。 一袭绿色大衣成为了这个场景中除了橙色火焰外唯一鲜艳的“亮色”。Giuliana发现聚集的人群正在抗议工厂,进行罢工。她向陌生人要了一个吃过的面包开始吞咽,然后兀自走到树丛中吃面包。心有戚戚地,她环顾周围景象:背后是不停从烟囱里喷出的火焰,眼前是一片灰黑色的沙土荒地,散落着冒烟的工业废料。她的儿子前来找她,于是她带着儿子离开了这片荒地。
影片开头的工厂外景是如此的灰蒙蒙而荒凉惨淡,在工业嗡鸣声中,黑压压的人群也似乎显得相互隔绝疏远(有的人甚至套着透明白色塑料袋在行走)——好一个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景观,彩色电影一开头却如黑白灰一般单调。故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Giuliana在冰冷的工厂车间里与Corrado相遇,他们在破败的城市街道里、在海水污染的码头边、在码头边拥挤的小屋里,巨大无比的货轮占满了小屋的整个窗户、在金属管道交错的货船上、在单调乏味的酒店房间里。整部电影里唯一色彩稍微明亮一些的场景便是Giuliana赴Corrado之约,他们一起来到一片户外草坪。然而,这一抹草坪的绿和一束孤零零的立在草坪中的粉色花束在占满画面大部分的灰黄色水泥建筑中间,亦显得人工化。在整部电影中,安东尼奥尼至始至终呈现着如此冰冷而人工化的后工业时代景观,昭示着如此背景下的相遇,精神失常的Giuliana注定与Corrado无果。
如在安东尼奥尼的其他电影中安东尼奥尼喜欢把镜头停留在那些看起来与人物情节无关紧要的东西上,在《红色沙漠》中,横平竖直交错的金属铁管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元素。如在Giuliana与Corrado在货船上的场景中,Giuliana站在货船上向上看去,镜头上摇,聚焦于货船上的管道,镜头随着黑色管道的走向而缓慢游走,直到管道尽头Corrado才入镜。又或者在影片接近结尾时Giuliana试图坐船逃离她目前的生活,作为前景的废弃黑色金属管道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中景的Giuliana沿着硕大的货轮外壁朝前走,成封闭形状的金属管道作为前景似乎要将她框住。影片中另外颇具意味的一处是,Giuliana与Corrado从一处寓所里出来,行至空旷的户外,见到户外搭起了一列几何形状构成的类似发电塔的建筑。Giuliana问搭建的工人那是什么,工人告诉她,它们可以搭起一根电线听到星辰的歌声。
如果说交错的金属铁管象征着后工业化城市牢笼与人物的纷乱心绪,电影中Giuliana的动作与神态亦直接表现了其精神失常的形象。Giuliana总是兀自疏远人群,除了牵手带着儿子在工厂外行走,她似乎总是与他人离得很远,自己把自己隔绝孤立在个人的世界里。她时常倚靠着墙或者缩在墙角,体现出极度的不安全感;她喃喃自语,双手扭曲或是啃指甲,焦虑而又神经质。在影片的中段,众人在码头的小屋中结束了轻浮无聊的聚会从小屋出来准备离去时,Giuliana发现自己将个人物品遗忘在小屋中,Corrado提议帮她拿回,Giuliana坚持不需要。此时,失焦的镜头里呈现出厚重凝滞的大雾中众人冷峻麻木的面庞,就连Giuliana的丈夫也似乎颇具敌意。Giuliana的面部特写茫然而不知所措,她木了一下,去开汽车,独自开到路面向海延伸的尽头。这一段大概是影片情绪的顶点——恍如隔世的码头上,Giuliana被周遭所有人如浓雾一般的冷冰冰的敌意包围了。这大概就是费穆的空气论运用的极致吧。
Giuliana的孤立状态与受污染的工业化城市环境共同给人以一种不真实的电影观感,加之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怪异电子音效,安东尼奥尼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后工业化时代荒芜犹如沙漠的城市景观。这座城市处处都是钢筋水泥,被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无数座正在生产的工厂、来往进行贸易的货轮支撑其运转,却又是如此的荒芜与贫瘠。人们努力建造起一座现代化城市,而这座城市却像自然中最原始的沙漠一样宛如不毛之地。在此,工业化的城市征服了自然,人工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的边界变得模糊——自然受到工业化的入侵,亦受到污染,成为了工业化城市运转与扩张的副产品,就连仅存的一抹绿色,也在大片大片的灰黑色块的包围下显得虚假造作。工业化城市变得“拟真”了,工业化产生出一种“超真实”,如鲍德里亚所述,“一种由没有源头或现实的真实模型所创造出的生成”([1981]Simulations,Jean Baudrillard)。现代工厂由人所造,它把原有的自然景观征服了,人工模型高于真实。在这样的世界里,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真假莫辨。影片的后半段,Giuliana的儿子向母亲说自己的腿走不了路,Giuliana信以为真并且大为失色,而后儿子下床去摆弄玩具,Giuliana见状以为儿子的病腿康复了,为此激动地亲吻儿子额头。Giuliana对儿子的谎言信以为真,其激动的神情似乎让观众也相信她的儿子是真的无法走动。
影片结束之际,场景又回到了工厂外景。Giuliana将正在玩弄着冒着蒸汽的管道的儿子带走,来到马路边上,望着烟囱里飘向灰色天空的黄色烟雾,儿子问母亲那是什么,母亲说那是有毒的烟雾,儿子说:“如果一只小鸟从那里经过,便会死去。” Giuliana回答:“现在小鸟知道了,再也不会从那里飞过了。” 动物尚且会避开,而纵观影片中的人物,却仍无法逃离这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沙漠。这人工的沙漠是如此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在那儿,以至于Giuliana问到:“我会用我的眼睛去做什么,去看什么?” 大概,她也只能想象很久很久以前存在的那片世外桃源般的孤岛了吧。

红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1964)

又名:红色荒漠 / Red Desert

上映日期:1964-10-29(意大利)片长:117分钟

主演:莫尼卡·维蒂 理查德·哈里斯 Carlo Chionetti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Michelangelo Antonioni/Tonino Guerra

红色沙漠的影评

c火木
c火木 • 3
王子
王子 • 内心
烟枪
烟枪 • 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