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常看到一个电影,心中疑问很多,郁结很多,感受很多,以前都能在豆瓣影评上得到纾解,或许是注意力的一种转移,或许是能够有和别人对同一个东西进行讨论的快意,但是现在我每次打开豆瓣,那些文章我都无法看下去。都太表层,太浅象了,不是我想象中应该有的讨论。刚刚看完的《海滩的一天》可以讲的好多,是讲人的命运,讲人的孤独,讲女性的成长,讲那个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讲中产阶级的虚伪,讲在社会急速进化过程中个体的无力感...

还有,不能够再花时间把杨导的其他电影拿出来对比了,在这么早期的影片里,他的镜头都冷冷的,剪辑如同手术刀一样刷——刷——刷—— 哥哥同父亲应是吵了一家,但是我们看到的时候是杯子碎了一地,哥哥跪在那里...很多这样的镜头,不用知道发生的过程,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有两个人物对话,从来没有过肩拍,或者中近景里面两个人在同一框框里,全部单打。胡因梦和张艾嘉对话,张艾嘉和丈夫对话等等,全部各自讲各自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阂,好像完全能理解对方,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孤独到死。

故事的最后,成长的主题最显性。张艾嘉一生有很多镜子,胡因梦是迷一般的代表某种自由的未来,哥哥是将人生拱手相让[传统]的对照,父母是父权及中产虚假的人生,和丈夫的这些年是浪漫主义小女孩儿对所谓[伴侣]的期许和依赖......看似杨德昌的电影语言是客观的,是冷静的,但是我想和后期的影片相比,那种人物的呈现还是显得刻意了些。最后母亲看似淡然实则狡黠的说“从来都是我在照顾他,他是我的孩子,我有什么好怕的。”哥哥说“你看我这一生的失败,我太‘信任’父亲了...不要过于相信任何人...”“你现在和当年离家出走前的晚上一样,没有改变过,现在依旧面临这个问题”(大意)这些台词当时看的时候,听起来觉得意味深长,很厉害。现在想想,貌似到结尾的地方,每个人都带着作者[彻悟]的使命,去提点女主角,现在想来无不刻意。当然他们都面对着死亡,母亲(父亲去世)、哥哥临终、直面丈夫自杀谜团,这些死亡都带来巧妙的[必然的]人物使命。但我觉得不够高明,相比起来,la petite voleuse的成长更显得让人赞叹了。

这部影片能谈的太多了,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催生的一系列人的问题,简直是杨德昌所有作品里面贯穿的使命。这种观察太重要了,在中国大陆依旧正在进行时的金钱蒙蔽内心的当代都市社会,杨德昌这把手术刀是来给我们开刀的,让人在冷而硬的手术刀下反思点儿什么。

海滩的一天海灘的一天(1983)

又名:That Day, on the Beach

上映日期:1983-04-11(中国台湾) / 2017-07-14(中国台湾重映)片长:166分钟

主演:张艾嘉 胡因梦 徐明 毛学维 左鸣翔 颜凤娇 吴少刚 梅芳  

导演:杨德昌 编剧:杨德昌 Edward Yang/吴念真 Nien-Jen Wu

海滩的一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