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屋环游记》
开年元旦的时候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必要对欧美剧进行一次剔骨。于是随意筛选了一部国内口碑和风评好的电影,类似的作品还有不少,它们的风格大同小异。不过在国内影迷的点评下几乎没有低于8.5分。
看完这篇,你会了解到为什么会给到低分,以及国内观众目前的认知层次。
☺️
下面直接剔骨:
一部动画,放映之初便已经有了初始标签,这使得动画相较于寻常真人电影的受众面更广,观众对于它们的耐受度也更高。
然而,这些绝不应该成为高分的理由,甚至和评分都不应有所联系。
看到不少观众的至高评价都集中在开头2分钟,作品所有的精华,核心,感人部分,全都只有开头2分钟,听到这里,想必你已经有了底。
↓
除了多数被提到的感人2分钟,《飞屋》全片的喜剧元素完全是徒有虚名,十分幼稚。可爱的鸟鸟狗狗拟人化,变声器的故障哗众取宠,小孩子的调皮捣蛋,通过如此种种来制造笑点,你便已经能够看出剧本的拙劣。
《飞屋环游记》算是早年作品,观众的认知哪怕再差,十多年间也有所进步,如若放到现在的环境,再次让观众打分,大概会到8.5分,类似近年的《心灵奇旅》。
虽然充分说明了观众的进步,却也从中展现出了相当的问题。
产生如此高分化的原因,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国内观众的羊群特征,以及媚外特征。
☺️
首先是羊群特征。
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认知,看到大家都在给高分,而且说得头头是道,不明觉厉。于是自己也开始推荐,并给了高分。
这样产生的9分大众作品,在现代影视圈比比皆是。也是导致国内迟迟无法诞生优秀的创作者,将作品提高一个层级的重大原因。
试问一下自己,现在有一个薄饼和一个比萨长相类似,价格和品质相差十倍,但你觉得口味没区别。商家又为何要去浪费大量精力和成本,只为制作你分不出区别的比萨?
☺️
然后是媚外特征。
老观众应该知道,这个特征早年更甚。但即便在为今的现在,依然有不少国内影迷认为欧美剧就是高一个阶级,他们拍出来的电影那就是从根本超过国内影片。
事实上,在近年时间的影视发展下,国内影片无论在剧本还是特效,服化道等方面都不完全逊色于欧美,只可惜很多观众依然保持老眼光去看待,依然对早年出产的大片推崇备至。
抱着这样的心理去观看他们出产的影片,在最开始便已经从心底打上了高分,又如何再去客观评价一部作品呢?
早年被称之为神作的大片,如果你能放下那道“神作”产生的效应,客观地再去认真观看一遍,你会发现它们早已被时间褪去了光辉,曾经的9分,在如今的观众认知下,能达到8分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
综上所述,
《飞屋》以及其他同类型欧美作品的高分,纯属以上两大重点问题导致。在实际剔除外衣后,你会发现它只是一部难以合格的流水线成片。
之后的时间,除非国际上产出一部国内大众推崇的高分电影或剧集,不会再对欧美剧进行五星剔骨。
@剔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