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婆黄金期的名作,被改编成多部影视、戏剧、漫画、游戏作品。

2010年拍摄的《新东方快车谋杀案》,叙述视角和拍摄手法有比较大的创新。

相比74版,推理剧情方面比较弱化,不止局限于“谁是凶手”的推理,影片从原著上延伸出来,意在讨论正义与法制的问题。




据说新版拍摄之前,阿婆的孙女特意与主演大卫苏切特交流过,希望这一版把波洛演得严肃些。

大卫·苏切特,他也许是作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伟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的历届扮演者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作为从小看阿婆的书长大的读者,在看过十三季他主演的《大侦探波洛》后,他的出色演技已经使人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当做了阿婆的波洛。



疾行的列车上,一个人被发现死于谋杀,而杀人者是车厢里的十二个复仇者,原来死者曾经绑架并残忍杀害了一名小女孩。

十二个人自行组成了一个陪审团每人一刀,杀死了臭名昭著的恶魔。




原著中侦探波洛识破了真相,主动提出了解决方案,与董事和法医互相掩护,帮助十二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74版的电影也是忠于原著,正当复仇者们不安之际,波洛为他们提出了第二种假设,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而在2010版的《新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最后,波洛最初很坚定的打算要把十二人的罪行公布于众。

波洛:“你们这些人,你们私设公堂,亵渎公正。你们无权置法律于股掌之间。”


十二人之一:“波洛先生,她才五岁。我们都是善良、文明的公民。当魔鬼来临时,我们向法律寻求公正。而法律却让我们失望。”
波洛:“不。你们这样,岂不成了街头的野蛮人。你们既当了陪审团,又当了刽子手。这岂不是回到了中世纪。法制的精神必须高于一切。即使它有失公允,你们也应该重拾信心。如果法制一旦被破坏,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世界……将无处栖身。”


可能是由于年代的不同,法制也逐步健全,2010版的电影偏向于把波洛刻画得更尊重于法律,导演和编剧另一种角度使全剧的主旨更加深刻,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

波洛的话很像苏格拉底之死的故事,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克力同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

苏格拉底说:假定我们准备从这里逃走时,雅典的宪法和法律出现在我们眼前并质问我们:如果一个所颁布的法律判决没有效力,而是能够任由个人取消和践踏,你能想象这个城邦仍可以存在下去并且不受损害吗?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
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他以自己的生命捍卫法律的权威,即使判决是错的。

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

国民才能受到法治的保护。





一面是法律,一面是正义。

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法律的权威不容置疑。

但如果正义没有得到法律公正地对待,该如何按放。

但当情与法互相冲突,该如何取舍。

一个残忍杀害3岁儿童的凶手,法律让他逍遥法外,十二人该不该举起正义的刀刺向恶魔的心脏。



“如果上帝不处置呢?如果他把那些受害者送入人间地狱呢?如果神父以上帝之名,原谅了那些永远不该原谅的罪行呢?耶稣说过:让那些没有罪的抛出第一块石头,我们都是没有罪之人。”
十二人问着波洛,也在问向观众。



没有罪的人,抛出了第一块石头,刀以正义的名义刺死了魔鬼。

而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十二人的复仇使每个身上已经沾染了魔鬼的血,杀人,是心里抹不灭的阴影。

“天知道我们将终生背负卡塞蒂的死,将是多么的艰难。”





大仇已报,然后呢。

十二人中的一个女士说:“当你被公正拒之门外,你是不完整的,感觉你被上帝抛弃在荒野,我曾问过上帝,我们究竟该怎么做,他说:做正确的事情。我想我正是这样,这使我又完整了。”
波洛注视着女士:“真是这样吗?”




请注意,女士没有正面回答,没有坚定地说“是的,我又完整了,我得到了上帝的救赎……”

反而她微微地低下了头,嘴角慢慢地抽动,眼睛含着泪说:“至少我做了正确的事情。”


导演用这样的桥段来阐述,即使魔鬼已死,十二人的手却沾了血,心便无法得到宁静。





而当魔鬼倒下,十二人该何去何从。是被审判,还是被赦免。


波洛非常坚定的要把真相公布于众时,十二人说

“你不能助纣为虐,那你不是和法庭上的罪犯一样吗?”

连董事也在旁说:“他们没有错,恶魔该死,他们都是好人。”


当善良没有被正确对待,

当罪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当正义与法制冲突,该何去何从?

波洛在揭发真相与掩盖间纠结,

大卫·苏切特把此时的波洛刻画的细致入微,每一个表情都透着难以言说的话语。

他情与法中徘徊,手中的咖啡冒着热气,车外的大雪纷飞,画面阴郁让人感到丝丝寒意。





波洛左手紧紧握住十字架,表情凝重,燃起的烟衬着落寞,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信徒,残忍的恶魔,被一群无罪之人杀死,是正义之举吗,如果是上帝,会选择宽恕他们吗?

在此时此刻,当正义与法制背离,心中的天平该往何方倾斜。




列车外面风雪交加,波洛裹紧大衣,缓缓穿过将要等待审判的十二人,他目向前方,径直走到警长前,他最终选择了情理与正义,帮十二人掩盖了真相。

波洛回头望向十二人,十二人也望向波洛,没有一句话,却含着千言万语,雪花仿佛在那一刻凝住。





影片的最后,波洛独自一人在风雪中蹒跚,手中紧紧攥着十字架…面色沉重,一种强忍泪水的哽咽。







影片落下帷幕,让人无尽感慨,波洛最后的表情在心中翻转,这也许就是导演最终的目的,用不太一样的手法让观众除了推理,更去关注情与法的问题。

最后的结局还是选择忠于原著,也比较符合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法,在最高级别的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以人生的价值观念为导向,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等等这些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公正高于法律。不是从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从道德的本质上去进行思考与判断。

东方快车谋杀案Poirot: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2010)

又名:大侦探波罗系列之东方快车谋杀案2010 /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上映日期:2010-07-11(美国) / 2010-12-25(英国)片长:93分钟

主演:大卫·苏切 艾琳·阿特金斯 杰西卡·查斯坦 玛丽-乔西·克罗 

导演:菲利普·马丁 编剧: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斯图尔特·哈考特 Stewart Harcourt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影评

xiao
xiao •
Ceres
Ceres •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