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杰德自修室
于1934年发表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无论是案件的结局,还是语言的简洁度,都能与《无人生还》相媲美(因为我心目中的阿婆作品NO.1是《无人生还》嘞)。
本案的故事原型是发生于1932年的美国“林德伯格绑架案”: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当年3月1日晚,绑匪从其豪宅中绑架了20个月大的儿子查尔斯,并索要赎金5万美元。虽然林德伯格交付了赎金,但是儿子依然被撕票。后来的“林德伯格法案”也因此诞生:“绑架案发生24小时后,即可推定被害人已经越过州境,案件将由联邦调查局(FBI)接手”。比如在前年,FBI接管“北大学子章莹颖失踪案”。
本书分“事实”“证词”和“赫尔克里·波洛静坐思考”三部分,叙事口吻明快,波洛仅做调查和推理,给出了两种案件结论,便“荣幸地退出”了。这次的出场人物依旧很多,只是这一次,12名乘客都在说慌,没有一个等闲之辈。而且,阿婆一直都在强调一个两难困境:当按照法律程序,无法制裁恶人时,我们是选择继续相信法律,还是选择私下制裁?
接下来,我会先后介绍一下小说内容和5个版本的改编电影。
1.原著简介
1.1小说梗概
波洛在接到伦敦的电报后,临时决定改乘东方快车。往年空荡荡的车厢却在今年此时人满为患,无法购票。幸得好友布克先生(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出面,波洛才顺利搭乘上列车。
第二天午餐时,出于职业习惯,波洛仔细端详了餐厅里的其他13名乘客。餐后,自称雷切特的美国商人以大笔雇佣金为诱,要求波洛保护其生命安全;而波洛以“我不喜欢你的尊容”为由拒绝。当晚,雷切特遇害。
第三天,波洛在雷切特的包厢里发现了烧焦的纸片。在酒精灯的作用下,纸片上显现了“小黛西·阿姆斯特朗”的字样。由此,波洛发现雷切特的真实身份是儿童拐卖集团的头目卡塞蒂,及卡塞蒂曾经参与的“阿姆斯特朗绑架案”。
找到探案方向后,波洛开始盘问该车厢的每一名乘客,并检查他们的行李物品。之后,波洛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确实存在一个中途上车的神秘人,在成功刺杀卡塞蒂后,逃跑了;二是在座的与阿姆斯特朗家有交集的12名乘客组成了1个陪审团,共同参与了对卡塞蒂的审判。
1.2出场人物
1.3真线索
① 卡塞蒂房间里未烧尽的书信碎片。
② 卡塞蒂是美国人,不会说法语。
1.4假线索
① 掉落在哈巴特太太包房里的一枚列车员制服纽扣。
② 一个穿猩红色绣龙睡衣的神秘女子。
③ 卡塞蒂房间里的两条假线索:一根烟斗通条将嫌疑指向了阿巴斯诺特上校(他是整个车厢里唯一抽烟斗的乘客);一个标有H的手帕将嫌疑指向了德拉戈米罗夫公主(D对应俄语中的H)。
④ 德国女仆口中的神秘人:身形矮小、女里女气、深色皮肤。
2. 1974年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
这部改编电影估计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作,名导西德尼·吕美特加上一众名演员,是当年名副其实的大制作。其中扮演传教士的英格丽·褒曼还凭此片获得了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整部片子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片段:一是火车站前的众生相,每一个角色的社会等级一目了然。二是在有些灵异的背景音乐烘托下,12名乘客轮流进入包厢,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为了阿姆斯特朗一家三口,他们每个人都刺了卡塞蒂一刀。我相信每一位观众在为案情真相感到震撼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每一位演员赋予角色的鲜明性格。
我格外喜欢这一版的电影海报,列车上的每一位乘客和关键的匕首都罗列其中。不了解原著内容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再来端详这张海报,一定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个人不太喜欢这一版的波洛造型,发胶太厚重,全程缩脖瞪眼,显得有些油腻,缺少睿智感。
3. 2001年美国CBS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电影
这部电视电影估计是传播度最低的改编作品了。不少外国观众看完后,都给这部作品贴上了"awful""dreadful"(糟糕,糟心)的标签。大概是受影评影响,期望值有所降低吧,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竟然感觉中规中矩,起码与原著不同的地方都自圆其说了。
故事搬到了21世纪初,阿姆斯特朗变身为软件大亨,卡塞蒂变成了带着大金链子的粗俗暴发户,睡前也改吃褪黑素了;暴风雪变成了山体滑坡,复仇的乘客减少为9人,还有电脑和DNA了。而波洛是根据卡塞蒂眼角膜的疤痕和身上洗去的纹身痕迹推断出其真实身份。这些改变都是为了适应年代要求,无可厚非。
本剧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外皆散。内,叙事松散,缺乏高潮,像一杯凉白开,索然无味;外,表演苍白,乘客之间缺乏交集,真相被揭露时,彼此间的互动依然流于表面。
4. 2010年英国ITV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电影
这个版本是个人比较偏爱,但是又不愿多看的一部剧。主演是David Suchet,全球公认的最完美的波洛扮演者。剧情贴近原著,但是拍摄风格更加严肃沉重。此剧结尾处,波洛也经历着正义与法律的两难抉择,他手握十字架,在雪地里蹒跚而行的背影让我难受到不想再看第二遍。由David Suchet主演的这部系列电视剧中,我最不愿看的就是《蓝色列车之谜》《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帷幕》,看着会心疼会流泪,不如不看。
不过,这部剧与2017年的电影版存在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演员间的演技存在差距。个人感觉,只有David Suchet(波洛), Toby Jones(卡塞蒂)和劳模姐(玛丽·德贝纳姆小姐)演技在线,其他演员的表现过于平淡,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过,这也可能是每个人对群戏的理解不同所致,我更喜欢第一版中每一个角色的情绪表达方式。
5. 2015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集
这部电视剧的最大功臣是编剧三谷幸喜。
这部剧分成了两部分来播出:第一夜,除了把人物身份嫁接到了日本昭和年间和语种梗的缺失,其它内容完全尊重了原著,演员表演、戏服道具、车厢装潢等各个方面都算细腻精致。这一夜,观众会有案件侦破的参与感。
第二夜,三谷幸喜在原著基础上发挥了他独特的想象力,以旁观者的视角,把12名乘客如何相遇,并一起策划这次审判的全过程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我对这一版的兴趣不大,主要原因是波洛的选角:野村万斋。我心目中的波洛是乘务员的扮演者西田敏行,这是一位老戏骨,业务能力没话说;再加上外形比较富态,也很像爱吃甜品爱喝可可的funny little man波洛。
另一个原因是第二夜的表演方式:这次审判的对象的确是一个十足的恶棍,但终究是要制裁他的!怎么这群人聚到一起,策划谋杀时,竟然像过家家一样嘻嘻哈哈?这不免让我产生一种想法:他们真是在报仇吗?怎么更像是为动用私刑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呢?
6. 2017年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
这部电影可能是目前在国内最有知名度的改编作品。当年上映前,我也期待和激动过,预告片刷了一遍又一遍,还因此买了Imagine Dragons(梦龙乐队)的专辑。果然,商业电影的精华都在预告片里,11月10日国内院线上映后,口碑两极化严重。点赞的大多是特效,不满的大多是剧情;很多阿婆粉甚至吐槽,这不是波洛,是福尔摩斯。当然,梦龙的专辑也让我一言难尽,主唱飙不动高音,越听越气短。
我当年第一次看完该片的感想是:确实没有好好讲故事,流于形式的政治正确无处不在;至于剧情缺乏逻辑性,呵呵,编剧是觉得IP作品不需要逻辑吗?还是担心我们这一代人看惯了高级特效,有逻辑了会看不懂?现在,我还要再吐槽三点:
1.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导演兼主演肯尼思·布拉纳有深厚的戏剧底子,被称为是“劳伦斯·奥利弗的接班人”,他掌镜的不少电影都保留了戏剧气息。只是这几年的好莱坞片子越来越注重特效了,比如导演的《雷神》和《灰姑娘》,主角用新人,配角请大牌;占位很戏剧,着装很考究;视觉特效质量高,就是不再好好讲故事了。此外,我认为导演在细节上过于吹毛求疵,定妆前他曾专门调查了人们对“luxurious moustache(浓密的胡须)”的看法,进而选择这样夸张的胡须贴在了波洛脸上。请问这对故事的推进有什么帮助?难道导演是希望观众能因这胡子而忘记1974年的经典版?
2. 波洛的人设。波洛是一个傲娇的绅士,一个优雅的享乐主义者,他不会为了balance(平衡)而让牛粪再次脏了自己锃光瓦亮的皮鞋,也不会辛辛苦苦地爬上火车顶部,与疑犯搏杀。他是用自己的grey cells(灰色脑细胞)、用笔记和聊天,来寻找真凶的。
3. 演技参差不齐。我喜欢看老牌演员的演绎,带着一股蜻蜓点水般的轻盈:德普的吐字、菲佛的情绪、丹奇的气场,我觉得这些都不需要导演特别指导,完全靠演员自己的功力就能轻松完成。与此相反的是青年演员的用力过猛,其中伯爵夫妇的“全新演绎”更是不敢恭维,他俩让我联想到《霹雳娇娃》里的“竹竿怪人”和《无极》里的倾城,一个缺乏理智、暴力冲动,一个像磕了药似的不好好说话。
7. 如果哪天我国也拍《东方快车谋杀案》
那天千万不要来!!!
如果拍,故事年代请放在伪满时期!
如果拍,导演请找管虎!
如果拍,波洛请找徐峥!
……
算了,那天还是不要来的好!

东方快车谋杀案Poirot: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2010)

又名:大侦探波罗系列之东方快车谋杀案2010 /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上映日期:2010-07-11(美国) / 2010-12-25(英国)片长:93分钟

主演:大卫·苏切 艾琳·阿特金斯 杰西卡·查斯坦 玛丽-乔西·克罗 

导演:菲利普·马丁 编剧: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斯图尔特·哈考特 Stewart Harcourt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影评

xiao
xiao •
Ceres
Ceres •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