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刚刚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看完,还是似乎豆瓣上很多人期待的藏语版,趁着想法还是热的,赶紧记录下来。
说实话我有一点失望,尤其是在昨天刚看完同时期拍摄的《黄土地》,我期待的是一个饱满的故事,而不是一部国家地理般的风土人情片,也不是一部大风一吹三分钟的文艺片——对了我刚刚仔细看了一下豆瓣的标注类型是“剧情”,于是我只能给到三颗星。
还是先说说我觉得不错的地方吧,很多意象拍的很美,藏语极大地还原了藏民的真实生活腔调。我正好刚看完一部西藏的纪录片《极地》,也是原声出演,说实在的,这部片子很有点《极地》的悲伤故事版的感觉。想到这是三十年前拍的,镜头的切换、布景、光线等全部技术在线,镜头比同时期的《黄土地》一看就成熟不少。雪地里藏民抱着死去孩子的背影让我直接想到国家地理的封面。
再说说我觉得不好的地方。看片之前没有做任何作业,所以我是带着没有被剧透的好奇心来观看的。简言之,我看明白了导演想表达的意识流范儿,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既然最后还是想讲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那能不能拍得user friendly一点呢?
首先,节奏太慢,根据它极早的拍摄时间,我严重怀疑是不是后来文艺片导演都是跟这学的,影片不是照片,我知道需要给观众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但影片带来的观感本身就是动态的,随着时间轴的推进,观众其实是不需要那么多大段大段的留白的。且作为一个思考略为迅速的观众,我总有一种自己在跑步却不停被导演往后拉的感觉。
其次,主题不明确。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在想,跟片名到底有啥关系,盗马贼的偷盗只进行了一次,倒是还大挥笔墨抢劫了一次,而且抢劫的前因后果也不是很明显。既然用了盗马作为最主要的定语,那至少在相关的故事中铺垫多一点,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权重嘛。我回来专门看了一些影评,才明白影片想表达的是一个曾经的盗马贼因为儿子生病想赎罪而不得的故事。既然如此盗马的罪孽深重是不是描绘得再添油加醋一点比较好?反正这一段我是觉得不轻不重就过去了,我觉得情节上还可以有更好的安排。
再者,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混成了一团。比如我看到的几个主题,一个如上所述,表达了一个盗马贼因为孩子生病而想回头是岸而不得的故事,想告诉你人生而艰难;一个是表达了人作为个体跟社群之间的必然关系,比如你再强大也是受所在的小社会制约的,你厉害你脱离部落,最后还不是要回归,自然环境越恶劣,社群的势力就越大,对比当下盛行的个人主义,其实很值得思考和挖掘;另外两个我猜测的主题,一个是立意较低的讲狭义上宗教对偏远地区人民的负面影响;一个立意再高一点,谈宗教对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族群的人们的影响。我不想站在科技的制高点上说他们愚昧,但我总是感觉导演想表达这些人被环境、历史困在了这片高原上,他们走不出去,然后自生自灭。
我们是旁观者,所以可以冷漠地说,行动上自然环境限制了他们走不出去,思想上宗教限制了他们走不出去,而对宗教的绝对虔诚又正是自然环境所孕育的。所以在没有外力入侵的情况下,这根本是一个死结。我想到《枪炮、病菌与钢铁》里面说到塔斯马尼亚还是哪个岛,上面本来有几千人的社群,后来就灭绝了。因为人群的数量不够多,多样性渐渐被中和,没有外力的刺激,然后就自生自灭了。我看完电影第一个联想到的是这个,如果这样,这部片子的意识流就略微可以原谅了……
但即便这样,长镜头也用得太冗长了一些,几个小段之间的衔接也有点莫名。也许有人会搬出鲁迅的话来,“文学最低级的层次就是小说这种只有情节的东西”,但我觉得这不能作为此片的辩解。中国人的小说喜欢讲情节,但是你看毛姆、米兰昆德拉之流都是大段大段的夹叙夹议,拍电影也是一样,你可以不拍《Edge of Tomorrow》那种突突突一派美式高能然后看完就忘的东西,你可以放慢脚步私藏一些思考的时间,但是故事本身还是要好好交代清楚,这个是戏剧里最基本的要求。
不知道导演拍这个电影的时候多大年纪,总体而言感觉是一部比较生涩的片子,而且刻意拉满的镜头真是有一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盗马贼(1986)

又名:The Horse Thief

上映日期:1986片长:88分钟

主演:才项仁增 旦枝姬 蒂巴 扎西 高哇 加洋加木错 

导演:田壮壮 编剧:张锐 Rui Zhang

盗马贼的影评

硬汗
硬汗 • 西藏
羽毛
羽毛 • 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