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初遇时,一身戎装的他英姿飒爽,一双来自普鲁士的蓝色眼睛,仿佛在眼眶中盛满了大海;而她是一朵美丽的法兰西玫瑰,坐在钢琴前,优雅地弹着巴赫的乐曲。
如此登对的两个人。

《沉静如海》里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小城一个清冷的冬天里,女主角妮安娜带着法国少女特有的灵动和俏皮,骑着红色的自行车去教钢琴课,笑着向别人打招呼。看着画面中美丽的姑娘和温馨的田园风光,加上潺潺的钢琴配乐,几乎要忘记这其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了。
身为德国军官的男主角维尔纳奉命借宿于妮安娜的家中,她和爷爷以沉默相对,用没有说出口的敌意,迎接这位不受欢迎的“客人”。而他却彬彬有礼,无论早晨还是夜晚,都用法语向祖孙两人道问候。每次也都是他打破沉默,主动向祖孙两人攀谈,试着聊一些平常的话题,谈天气,谈音乐,称赞法国的美丽和伟大。
<图片2>
渐渐地,我们看到了他也承受着的痛苦。战争之前他是一位作曲家,热爱音乐和大海,却做主不了自己的命运,被迫参与到战争中,被迫成为一个侵略者。他在战争中失去了父亲,所以他明白战争带给每一个家庭的创伤。只是很不幸地,陷于战争中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做它的俘虏。一个热爱浪漫的灵魂总是与战争格格不入的,他有着自己的煎熬和挣扎。<图片3>
有一次,他走到壁炉前烤火取暖,对沉默的祖孙两人说:“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平静。我说的不是海浪,而是别的东西,神秘的东西,是隐藏在深处,明亮的大海。大海是平静的,要学会倾听。我很高兴,能见到一位有尊严的老人,还有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说到最后转过头,用蓝色的眼睛看着妮安娜,沉默了片刻,起身离开。她慌乱应对,眼中涌出泪水,问祖父,“他为什么那样看着我?”,眼神中满是无措,大概心中已是小鹿乱跳了。<图片4>
那一刻,爱情已确定无疑:
“大海是平静的,要学会倾听。”
仔细听,你会听到我没有说出口的爱你吗?
这份隐晦的表白,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真情和十二分的克制,让我想起夏目漱石说过的,“今晚的月色很美”,其实那是一句“我爱你”。只不过在电影里是无奈之举,更让人分外惆怅。

可以想象,在影片呈现的影像之外,战火无情,残酷的纳粹分子分分秒秒都在制造着罪恶,就算他生来善良,会把磕倒在地的法国小男孩抱回家,可是他胸前的十字勋章表明了他永远都无法更改的身份:他是一名军官,他只能忠于自己的责任。
<图片5>
战争年代的爱情,像废墟之上的花朵,荒芜一片中最美丽不过,最动人不过,自然,也最让人心碎不过。

电影里对白很少,少女的很多情绪都是由眼神传递的:最初,她看向维尔纳时,眼中充满了恨意与戒备;渐渐夹杂了几丝躲闪,是想看又不敢看的迟疑;后来,当她看到他的为难,眼里又是快要溢出来的疼惜。<图片6>
而这所有的犹豫和隐忍,也成就了影片的动人。
圣诞之夜,妮安娜穿上母亲的裙子,盛装打扮,此前从未有过的成熟味道中,又带着些少女的清纯,一幅动人的模样。他回来换衣服,离开去参加晚宴之前,缓缓走到她身后,把手放在她坐的沙发靠背上,这样停留了几秒钟后,走到窗前,对她说,真是个美丽的夜晚。然后他慢步走到钢琴前,弹了他来的那天她弹奏的钢琴曲——他最钟爱的巴赫平均律,最清纯最动人的一章。这一连串的动作,把心头隐忍的爱意一点点表露了出来,而琴声似水,流淌在两人之间,无限温柔。壁炉中的火光映在她的脸上,忽明忽暗,像此刻空气中如泣如诉的暧昧与忧愁,悄无声息,却占据在两个人的心头。弹完琴,他再次走到她的身后,像是要触碰她那样,万般柔情地,把手放在沙发的靠背上,离她那样近。最后他说了句“圣诞快乐”,镜头慢慢升高,画面中出现了他转身离开的背影。
<图片7>
他离开之后,她偷偷上楼去到他住的房间,拿起衣架上他的围巾,把脸埋进去深吸了一口气,嗅得一点他的气息;躺到他的床上,带着克制之后的放纵,像抚摸他那样,用手摩挲着枕头。
<图片8>
塞林格在《破碎之心》里面写:

“有些人觉得爱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和一堆孩子,或许爱就是这样,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我觉得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

如同影片中,所有想要靠近的渴望,都只是心里一团兀自燃烧的小火花,只能悄悄地努力,咬牙坚持着,甚至不敢让对方知道。有过多强烈的渴望,就有多深的迟疑。

一天夜里,她无意中看到有人把炸药绑在他的汽车底部,她想救他,可一旦这样做,就意味着站到自己祖国的对立面去。她慌张万分,不知该作何选择,一夜无法安眠。第二天早晨,聪明的她弹起了那首巴赫的平均律,琴声中带着紧张,夹杂着无措,正要出门的他被钢琴声吸引,转过身走到她面前,脸上涌起柔情(想像一下,那双眼睛有多迷人)。窗外传来催促他的鸣笛声,他正要走,可四目相对,她用眼神说,不要。门外面等得不耐烦的朋友想要发动汽车催他快出来,瞬间炸弹被引燃。他奔出去看受伤的朋友,那一刻,他站在燃烧的车子后面,看着对面的她。中间那道燃烧着汽车残骸的火焰,是两个人永远无法跨越的阻拦。
于是这所有的一切,最终只能指向离别。

最后他要离开去苏俄战场,临别之际,他向她道再见。她追了出去,最后一次四目相对时,她流着眼泪看着面前的他,说了声“永别”。那是他们之间唯一的一次对话,自然,也是最后一次。看着她流着泪的眼睛,我知道,那其实是一声“我爱你”。<图片9>
影片的名字“沉静如海”,道出了这份爱情最初与最终的模样。这份从未曾把“爱”字说出口的爱情,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八月照相馆》,同样是永远以沉默封藏住心中的爱意,同样是错过之后便再也不会有提及的机会。还记得当时看时心里面的叹息,但是这部《沉静如海》的表达更克制,悲伤也更浓烈。

假如有幸相遇于某和平年代,可以琴瑟和鸣,结局换成一份握在手中的细水长流,该是有多么动人。可是战争带来了相遇,也随手附赠了别离。无法长相守,只能是长相忆。或许,当某一天他们各自在钢琴前弹奏起那首乐曲时,想起曾有过的这一次心动,会有同样的会心一笑吧。这样即使天各一方,因了这相同的回忆,也有了一份共同的默契。

在电影之外,历史中是更沉重的苦难,真实的战火下,不知有多少这样的感情无奈地经受着分离的苦楚,只是时光久远了,一切沉默如夜,唯爱永恒。<图片10>
**图片均来自电影截图,画质不佳,点开大图会更清晰一点点
发布于个人微信公众号:白棠令,欢迎关注<图片11>

沉静如海Le silence de la mer(2004)

又名:海的沉默 / The Silence of the Sea

上映日期:2004-10-25(法国)片长:93分钟

主演:朱莉·德拉姆 米歇尔·加拉布吕 托马斯·儒阿特 玛丽·布奈尔 

导演:皮埃尔·布特龙 编剧:安娜·吉亚菲利 Anne Giafferi/韦科尔 Vercors

沉静如海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