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西方的偷盗电影,按照叙述视点可以分为两种。前一种,镜头时刻紧跟强盗的脚步,强调策划的大胆、过程的精密和逃脱的有惊无险,以《十一罗汉》为代表;后一种采取执法机关的视角,呈现细致无遗的追踪、调查、取证,明明胜券在握却功亏一篑,通常结局出乎意料,多带有捉弄当局的嘲讽意味,参见法国的《方托马斯》系列。另有一种专门演绎受害者经历的,比如意大利的《完美出价》,但相对罕见,远不如前两种。也有电影将前两者穿插,比如双雄对峙的《盗火线》便是个中经典。

这部BBC出品的《火车大劫案》讲的也是警匪双雄过招,难得的是手法新颖,和前述种种并无重叠。上下两集,先匪后警,泾渭分明又照应不断,连看一气合成,单看也不会有意犹未尽之感,编剧手法颇为精良。同样的故事国家地理拍过纪录片,重心在调查和回溯,精彩程度远不及本片。

由于改编自真人真事,自然不应以寻常偷盗片的峰回路转要求之。偌大数目的钱款安保松懈,犯罪挑战指数甚低,盗贼帮伙也不够专业,除了几名核心成员是惯犯,招兵买马来的都是一帮半调子,远称不上是火车版十一罗汉。没有惊天动地的诡计,只有蒙面壮汉,夜黑风高,爬高窜低,闷棍乱敲;没有出神入化的高科技,只有开火车,砸铁锁,脱节车厢,最有技术含量的一环用手套搞定;更没有瞒天过海的潜逃,荒郊野外,车子一涂,座驾一换,临走前满屋子擦指纹、烧垃圾——还没做利索。

但就是好看,就是一波三折,就是心惊肉跳,坐立不安。从策划到行动,像六七十年代的二战突击队电影,计划固然面面俱到,执行起来总没有一帆风顺的,需要的暴力手段总比预计的多,撤退也总是狼狈不堪,整个过程还伴随埋怨、牢骚、争执和赌气,草根的紧。一大群贼里,称得上绅士的寥寥无几,倒真跟那些个戴罪立功的二战敢死队气质相投。

上下集之间,采用警探勘察犯罪现场的回音旁白做嫁接,替代了例行公事的“前情提要”,高妙而流畅的滑入警方视角。这是真正的罪案调查,令老探长和精英警员筋疲力尽,过滤海量的信息,翻查如山的证物,在九成九无用的爆料中发掘线索。尤其爆料一节例举了各种荒唐信息——这里就不抖出了,大家看了保准捧腹——我猜测肯定是取材史实,编剧编不出这么荒唐的事迹。其中也有一些戏剧化的时刻,匪首急中生智扮奸夫逃脱嫌疑,另一主谋在屋顶上的追逐,不知这幽默和惊险是否属实。总的来说,查案部分真实的遵循了警察程序,也因此结构上比较松散,一展现实世界破大案的艰辛冗繁,要都跟犯罪美剧那么两三集四五天破一个,世上的罪犯早绝了踪迹。

结局是匪徒尽数落网,但宣判刑期之长,超过强奸谋杀等重罪,获得民众的同情和哗然。只因案情震惊了高层,严判出自首相和大臣们的授意。匪首警告道,自此之后,每一个劫匪都会带上枪,当惩罚趋近极刑,其威慑力反而不复存在,催生的只有无所顾忌的疯狂。对此,探长没有正面回答,无赖似的绕了过去,但他心知肚明此乃不争的事实。火车大劫案的确是世纪大案,不仅创造了劫款数目的记录,也改变了此后犯罪活动的生态。

探长亦是个悲剧人物。被一群笨贼拖垮了精力,未尝得享晚年。探长自己孜孜不倦,并威逼属下加班加点,身心俱疲无人看穿,只因他“将生活割成多块”。有一个细节,他之前爱看西部片,办案劳累到竟在西部片影院里睡着,又或许是厌倦了无休止的追逐。1969年最大主谋落网,此年探长即去世,终能作为破获了火车大劫案者青史留名。正如匪首所说,活着只为留个声名,轰轰烈烈不枉此生,大盗和警察都是如此。

然而最悲剧的当属那些被卷入犯罪的路人,因为“每一个案件都有受害者”。当观众或为警方的抽丝剥茧助威,或为罪犯的潜逃捏一把汗,还有几人会记得那个受了点皮肉伤的司机呢。结尾却告诉你,这个无辜者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后遗症,他的一生从此改变。从他的视角出发,也能拍一部电影,调子会十分灰暗。也许我们下次欣赏神偷大贼的电影时,仍会想起他来。对于劫匪来说,永远“有那么一刻,计划是完美的”,但那里头似乎从未包含间接伤害。(文/方聿南)

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2013)

又名:火车大盗

主演:卢克·伊万斯 马丁·康普斯顿 罗伯特·格林尼斯特 杰克·罗思 

导演:朱里安·杰拉德 编剧:克里斯·齐布纳尔 Chris Chibn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