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问题到今天了也已经算老生常谈,而且这问题提得有点太简单直接,机器代替人,是否需要或能够通过教育解决,甚至是否需要解决,存疑。
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有点太简单,如果还不算答非所问的话。仅仅一个HTH,一场期末展览,真的是看不出未来如何不让机器替代。几个老生常谈的buzzword,团队合作、grit,实在算不上有效答案。
如果影片没有试图硬生生拔高到解决社会问题的高度,如果只是踏踏实实地讨论新型教育如何培养人的品质,如何解决“应试”教育的诸多问题,影片依然不算合格。一个学校一两个学生的个例,无法证明是新型教育的功劳。Samantha变得自信,在传统学校参加些课外club或是体育队,是不是也会发生?那个失败的男孩GRIT满满,是因为他自己本身的素质,还是HTH的新型教育使然?影片完全没有作出讨论(当然最后看到男孩不抛弃不放弃,还是心生感动的。只不过这全片最strong的一笔,却对影片的主题毫无支持力)。个例要辅以大规模数据才有说服力。影片后来确实给了两个数据,但却是“应试”教育的数据,而且10% above average,着实不算什么值得称道的数字。
我就纯当参观了一下HTH吧,正好一直好奇。作为老师,更关心纯PBL是怎么实施的。这方面还算有点信息量。参观过程中有不少疑问:比如HTH是怎么处理基础知识学习和项目的关系?是根据基础知识纲要来定项目,还是拍脑袋定项目,然后界定要学的知识?老师说能cover40-60%的标准,cover这40-60是如何实施的?有sequence吗?有练习吗?
还有一个疑惑:HTH的模式非得替代传统教育吗?那些软实力,非得在新型教育模式下,才能够得到培养吗?传统学校的体育队呢?各种社团、活动呢?或者在传统学校中补充PBL呢?现在有很多美国学校已经在做这件事,比如学年末最后一周做项目,比如很多老师也会在学科学习中融入PBL,小学更是不少项目制的学习。
如果能以压缩基础知识为目标重新制定课标/课程,多出来的时间增设PBL,与学科课程共同纳入考核。兼顾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软实力的培养。关键是还能解决新型教育所不能解决一个问题:教育的筛选功能。
影片对教育的作为筛选器的重要社会职能只字未提。标准化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在履行这个职能。我很认同影片提出的一点:教育这件事因人而异,本来面目就应该是messy的。但只要资源少于需求,就不可能让每个人自由发展(欧洲的学徒制也许有一定疗效)。说到这里,我倒是在想,也许答案就在影片提出的问题里。未来机器代替人,社会资源有朝一日大于需求,那时候的人,才可能根据自身需求受教育、去生活吧。

最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2015)

又名:最可能成功

上映日期:2015-01-01(美国)片长:86分钟

主演:Laszlo Bock Scott Swaaley Bria 

导演:格雷格·怀特利 编剧:Greg Whiteley

最有可能成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