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爱拍男人戏的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为电影叙事提供了自己的智慧,她的叙事方式不常规,却也不显露。

凯瑟琳·毕格罗鼎鼎大名,她不仅是奥斯卡最佳导演,更是奥斯卡史上首位获奖的女性导演。

很可惜,她的之前电影我一部都没看,包括《拆弹部队》。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看,只是每次总是刚打开看个二十分钟就看不下去了,没有别的原因,实在是因为我自身对那类题材太感冒。

但新近上映的《底特律》,我却一口气看完了——非常风格化,很舒服——虽谈不上特别喜欢,但已足以令人惊叹!我惊叹的是,毕格罗为电影给了自己的智慧——她的叙事方式并不常规,却也不显露。也就是说,如果不仔细琢磨她的镜头,我们会忽略她的美!

《底特律》是一部种族题材的电影,故事背景是1967年的底特律种族骚乱事件,电影的故事性一般,但在营造氛围方面却下足了气力,导演始终在带节奏,因此即便是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长,观众也一点都不觉得拖沓。

整部电影看下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它的镜头,在专业摄影领域——那叫“手持摄影”。如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在《鸟人》中将“长镜头”发挥极致,凯瑟琳·毕格罗同样用她最擅长的“手持摄影”支起了一部电影,为这种类型片的拍摄提供了自己的方案。“手持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在拍摄的时候不用三脚架,特意突出镜头的运动感,有点像婚礼现场的DV记录。“手持摄影”的好处在哪里呢?在真实,让人感觉那就是一种现场记录,而不像正儿八经的电影表演。在电影中,不少“手持摄影”的镜头,毕格罗基本不用全景,而都选择了推近景——直接往人物脸上推——甚至给特写,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导演只用人物的一个正脸或侧脸便填满了整个屏幕,这对演员的表演要求特别高,因为它放大了面部表情。镜头一动起来,就特别能营造出事件的现场感,能将观众迅速带入紧张的气氛中,而推近景和特写,则无限放大角色的情绪,让观众无限接近人物内心。

我觉得这就是毕格罗的风格,她放弃全貌,只提取其中的一个点,然后将最动荡的细节在显微镜下无限地被放大,充分展现出特定气氛下人们最真实的模样。

或许有人会批评它是一种伪纪录,但在我看来,伪纪录即无限接近真实!毕格罗的电影风格不是造梦,而是写实。

除了在镜头运用上独树一帜,我认为《底特律》在剧本的叙事结构上同样非常规。常规讲故事的方式应该是以点带面,即由人物(主角)故事带出事件全貌,但《底特律》却并不如此。《底特律》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主角,但它又不像《聚焦》那样“将事件作为主线”,它采取的反倒是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看似从“总”到“分”,但却又像由“点”到“点”,因为除了在影片开头用了几行文字作背景介绍外,以后再也没有了“面”上的东西,全都是“点”。这样的叙事方式没有什么好坏,只是为电影叙事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就像《聚焦》那样!

当然,《底特律》虽然好看,但也算不得一部多优秀的电影,因为它在演员表演以及对种族题材的深层次反思等方面都流于表面,并没有达到期待中的高度!但不管怎样,凯瑟琳·毕格罗还是为我们奉献了一部既特别但又看似普通的好作品。

最后,回到电影的主题——种族歧视,关于这一点,我一直想不明白、更无法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因为肤色就被粗暴地分为三六九等。历史需要被铭记,历史甚至仍在现今世界的某个角落幽灵般重现,但不管怎样,这个世界依旧有大批充满善意的人们在勇敢抗争:他们有肤色,但他们的善意不分肤色。

底特律Detroit(2017)

又名:底特律暴乱

上映日期:2017-07-25(底特律首映) / 2017-08-04(美国)片长:143分钟

主演:约翰·博耶加 威尔·保尔特 阿尔吉·史密斯 雅各布·拉提摩尔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编剧:马克·波尔 Mark Boal

底特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