婊姐之前曾经说过,奥斯卡评委们历来都是真人传记题材的拥趸。
在整个奥斯卡评奖历史上,有22部根据真实人物或事件改编的作品问鼎最佳影片,占获奖总数的25%。
今年的奥斯卡提名虽然还未公布,但早就有一大批冲奥种子选手提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诺兰第一次试水战争片的野心之作《敦刻尔克》,正在热映当中的剑指影帝的《至暗时刻》……
不出所料的是,真人真事改编依旧成为奥斯卡颁奖季的主旋律。
就在最近,又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冲奥大热门流出了资源。
它就是——
底特律 Detroit
电影改编自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一场骚乱。
1967年的7月23日,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发生了一起警方与市民之间的冲突。
当晚的凌晨,当地警方奉命扫荡了一间黑人区的无牌照酒吧。
在美国,无牌照经营酒吧是很严重的罪刑,警方最后查封了酒吧,并拘捕了十余人。
这次执法行动引发黑人不满,随后冲突开始升级。
州立政府为了平息骚乱,请求了军方支援,但却适得其反,黑人越聚越多并最终引发成为波及全城的大规模动乱。
这场骚乱前后持续了5天,造成43人死亡,467人受伤,超过7200人被捕,以及超过2000座建筑物受破坏。

骚乱还蔓延到美国伊利诺伊、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马里兰州,成为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种族骚乱之一。
电影《底特律》改编自这起骚乱事件,并且选择在事件的50周年上映。
导演是凯瑟琳·毕格罗。
作为好莱坞为数不多的知名女导演,她不愿意被定性为只能拍温情细腻的爱情片的文艺女导演,反而热衷于真实残酷的战争题材。
她最擅长执导的却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动作电影,并一手捧红了日后大红大紫的“鹰眼”杰瑞米·雷纳。
在此之前,她已经先后拍摄了两部作品是《拆弹部队》和《刺杀本拉登》两部题材尖锐的现实作品。
并凭借电影《拆弹部队》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在内的6项大奖,打败了当年全球大热的超级大作《阿凡达》。
她也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性,首次打破了这个奖项上的性别歧视。
值得一提的是,毕姐还有一个知名身份是——
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
所以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有媒体打趣说:
这一次前夫惜败于前妻。
不过,两个人反而在离婚之后成为了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创作的方向从来是尖锐而大胆的,所以她也成为好莱坞学院派评委们眼中的宠儿。
而这一次,热衷于搞大新闻的毕格罗则把目光投向了美国历史上敏感的题材——
种族主义。
在电影中,毕格罗依然利用自己最擅长的纪实风格来还原整个暴乱的始末。
影片一开始就给观众重现了当年那场暴乱发生的导火索——
酒吧查封事件。
1967年的一个晚上,底特律黑人区的某个酒吧内。
播放着爵士音乐,夜色迷人,烟雾缭绕,酒吧的气氛相当好。
原来,是一群黑人在酒吧为越战老兵庆祝。
而警察却突然闯入酒吧,查封了这间无照经营的酒吧。
在美国,无证经营酒吧是重罪。
随即派对被迫终止,参与派对的人员也被压上了警车。
而鉴于执法人员基本都是白人,过程中发生语言冲突,肢体冲突。
白人警方更是直接称呼黑人们为“黑鬼”,这些行为引发了黑人的不满。
在六十年代,底特律的警察部门以暴力执法而臭名昭著。
加上种族歧视的区别对待,让当地的黑人居民与白人执法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白人警察面对黑人时的粗暴和歧视,以及他们对执法权的滥用,最终导致底特律黑人开始聚集起来反抗。
酒吧查封事件之后,引发了大规模的黑人围堵警察,底特律进入紧急状态。
黑人们开始投掷石块和砖头,警察们被迫撤离。
但是聚集而来的黑人却没散去,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开始打砸抢烧。
事件逐步扩大化,导致底特律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
当地的州长却选择强硬处理,派出了军方进驻城市内维持治安。

以上正是这部电影的大背景,而电影的主要故事则是通过一桩旅馆内的黑人与白人警察对峙事件来展现这场暴乱背后的复杂原因。
主角克劳斯是一名白人警察,他是一位典型的种族主义者。
在追缉一名黑人嫌疑犯时,他选择直接开枪射杀了对方。
因而遭到了警方内部的调查。
当警方询问克劳斯是否承认犯下“过失杀人”罪名的时候,但他只不过敷衍了一句:
自己很抱歉。
可见警方内部对于此类暴力执法的现象习以为常。
随后,克劳斯接到一起警方通知说一处旅馆发生了枪击案,于是带队前往调查。
原来,当晚有一处旅馆内的一群黑人聚会时——
有人用信号枪对着街道开了几枪。
尽管只是闹着玩的,但因为枪声特别逼真,引起了白人警察的注意。
在这个剑拔弩张的敏感时期,执法人员个个都已是惊弓之鸟。
更何况还掺杂着各种种族冲突的矛盾,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几乎已经白热化——
没有任何怀疑,军队选择直接对着旅馆射击开枪。
随后,克劳斯首先带队冲入旅馆。
上司刚刚给他的警告早已被当做耳旁风——
他率先冲进来,一枪干掉了一个手无寸铁的黑人。
在对旅馆的调查中。
当白人警察看到两位白人妹子和一个黑人在房间里面约会之时,种族仇视的情绪瞬间飙升。
他们将两个女孩侮辱为做皮肉生意的“妓女”:
你们为什么要做黑人的生意,我们有什么不好?
电影中还出现了几位重要的黑人角色:
由《美国队长》系列中的“猎鹰”安东尼·麦凯饰演的黑人格林是当晚旅馆内的在场者之一。
他是一位军人,曾经做了八年的伞兵。
可是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肤色问题,曾经的国家英雄也要面临白人执法者的屈打成招:
那人已经死了,你们招不招?
《星球大战7》的男主约翰·博耶加,在影片中出演一位黑人保安。
他曾经试图阻止白人警察鲁莽执法,试图去调查现场真相,但是其他白人警察却不肯相信他。
甚至因为他想要为黑人作证,而遭到了当地警方高层的暴力恐吓。
面对警察的盘问,当警察冤枉他道:
你是犯罪嫌疑人。
他只能瑟瑟发抖的应对着警方的逼供。
随后,克劳斯让黑人们在墙边站成一排,开始用粗暴的方式审问。
警察们为了找到那把枪,采用了各种手段,整个问询执法的过程更像是一种审判,激发了种族冲突。
然而这栋大楼根本没有狙击,只有一把信号枪。
随即,旅馆内的冲突事件开始逐渐升级。
侮辱、恐吓、殴打、性骚扰、意外枪杀等轮番上演。
这场名为正义的执法变成集体对黑人的一次施暴……
整部电影看下来,让婊姐感觉非常揪心,电影中黑人遭到的残酷对待令人触目惊心。
即便是对美国历史不甚了解的人,也会为之震撼。
影片虽然是围绕着黑人区发生的一桩冲突而展开的,但整个事件背后的复杂社会原因更引人深思。
美国的种族问题向来颇具争议,探讨此类问题的影视作品也不在少数。
比如:今年颁奖季大热的作品《逃出绝命镇》便用夸张的手法来讽刺美国的种族问题。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在这部《底特律》中,试图全景式还原那场美国历史上的黑人们遭遇的不幸与痛苦。
白人执法者的残酷冷血,政府的冷漠处理和暴力执法,黑人民众的无助与绝望。
导演没有刻意得去煽情处理,反而始终保持一种冷硬克制的视角去还原历史和现实。
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纪录片的片段交叉剪辑在电影画面当中,通过戏剧冲突强烈的故事演绎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创作结合,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除此之外,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气氛营造,全片自始至终都是在渲染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
其中电影的第二幕旅馆中的长达四十分钟的对峙戏,尤为让人印象深刻。
不仅节奏紧凑,全程让观众绷紧了神经,丝毫没有尿点,而且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精神紧绷,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
让观众又一种身在其中的窒息感,清晰地感受到当年的暴乱是多么恐怖。
借用豆瓣网友的一句评论:
当公权踏破道德底线,当偏见主导政府部门的抉择。
执法部门就会变得跟无法无天的流氓一样,成了对善良世人和弱者的严重威胁。

更多有趣内容欢迎
婊姐知乎、微信“婊姐影评”
电影界吐槽小能手,特长骂烂片。资深魔法师,受尽凌辱的哲学家,三流且不客观影评人。

底特律Detroit(2017)

又名:底特律暴乱

上映日期:2017-07-25(底特律首映) / 2017-08-04(美国)片长:143分钟

主演:约翰·博耶加 威尔·保尔特 阿尔吉·史密斯 雅各布·拉提摩尔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编剧:马克·波尔 Mark Boal

底特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