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时的电影,看得揪心、难过。虽然这些故事发生在近100年前的台湾,有历史的厚重感和距离感,但又觉得这些故事如此之近,似乎发生在当下的每时每刻。所以就当下扯些和电影不太相关的题外话。

现在和过去的区别很明显,我们再也不用为了生存而拼尽自己所有的力气,交出自己的所有尊严,以换取生存本身。但即使温饱不愁,我们很多人还是在拼尽全力,交出尊严。在白领聚集、高收入的996行业,猝死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他们缺衣少食吗?并不,甚至有很多人家境不错,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与工作机会,但是为什么我们都还在争抢着进入那一座矿山呢?

许知远和刘擎聊天的时候说,现在年轻人的贫困感很强烈。他们明明有父母等关系、资产支撑,但是他们依然觉得贫穷,想要赚取更多的财富。

我想他们说的赚取财富,有别于把工作、输出看作一个有价值和意义感的事情,同时把钱赚了。就像马爸爸认为996是福报,自己也努力工作。他们说的赚取财富,更多的是以忍受当下的工作为代价,把财富看作目的本身。

为什么我们还是有那么强烈的贫困感呢?

很多时候,贫困不是一个客观的标准,比如联合国制定的贫困线是每天1.9美元的收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应该是举国达成消除贫困的目标了。但贫困感并不是客观标准,它是一个主观感觉,更多地来自于和周围人的比较之中。中国人是爱比的,从小比成绩,长大比收入。再加上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大家比的只有财富,所以财富的多寡对人感知的影响尤其重要。就这一个赛道,所有人都在加速往前冲,身处其中,哪怕已经跑到前列,但还是有深深的忧虑感,担心会被赶超,会被落下吧?

人一旦踏进这个赛道里,就只有跟着跑下去,甚至最后跑下去取代了他最开始的目标。影片里,阿助他们倒是始终记得自己目标的,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生存本身,和挣钱是一致的。但是现在,大家的目标不是生存,而是获得其他的东西,比如我攒够了钱,就去哪里哪里玩,就去做我真正热爱的事情。但最后,那些目标可能就存在心里,一直到退休。

每多一个人到这个赛道里,这个赛道的影响力就更加强大,已经加入赛道的人也会维护这个赛道本身的正义和逻辑正确。想起来农村老家盖房子,明明只有四五口人,但是他们都砸进去大半辈子的血汗钱,要盖三层楼房。最后一层住人,二层放闲置的东西,三层养鸡养鸭。我一开始觉得他们很可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不能盖二层或者平房,够住就行了嘛?但是后来听他们说,真的不盖不行。大家都盖了三层的房子,如果你不盖,就表明你们家经济实力不行,你家儿子都找不到对象。因为现在女孩子的相亲标准已经变成了三层楼。

他们的房子和我们的存款数字一样,都不止是物品本身,而成为社会对你判断的一个重要部分。跳出来所需要的勇气和力气,并不比继续在赛道里继续跑少。一旦跳出来,你就需要承担所有人对你的审视与非议,这更需要更强大的自我价值和心理力量。

这就是一个制度系统的可怕,一旦建立起来,大家都被卷入,并且为它的运转添砖加瓦。

憨溪像如今的三和大神,来空空,去空空,挥一挥手,从这个矿山走了出去。而寡妇阿柔,清醒、忍耐,攒够资本,也跳了出去,获得了自由。

希望我们能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最终也能找到自己的路,不必一生困在矿山。


无言的山丘無言的山丘(1992)

又名:Wuyande Shanqiu / Hill of No Return

上映日期:1992-12-05(中国台湾)片长:176分钟

主演:杨贵媚 黄品源 澎恰恰 文英 陈仙梅 

导演:王童 编剧:吴念真 Nien-Jen Wu

无言的山丘的影评

叆叇
叆叇 •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