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本身不是很好,男主角演的也不怎么样,有些装模作样。
但要说的是这么个思维方式。

在我很小的时候,院子里有个有点神经兮兮的比我大一岁的男孩,稍微作弄他几下,他就会眼泪兮兮,然后得双方家长出面调停。我小学时和他一起在外面上过一个英语班。一日,老师问大家else这个词有些什么意思。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出这个词的各种意思,突然这个男孩站起来大声说:“老师,else在编程里还有否则的意思。”继而是短暂的冷场,老师看样子也搞不太清楚,就嗯嗯啊啊糊弄过去了,我当时还跟一起上课的同学偷笑,多年后接触了编程才知道还真有这么回事。

我头一次接触到的用具体语言描述的宇宙观就是这个男孩讲给我的。那是在“else事件”之前的几年。一日,他先告诉我,有好多个宇宙,但没说清是一个包含一个的关系还是并列的关系。接着,又说是我们这个宇宙外面还有……是颜色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还有什么什么的一层宇宙……还有……反正我现在记不清了。这次经历之后,我似乎觉得世界好像变得不大一样了,我对他说的半信半疑。一是我当年隐约觉得世上大抵也没人能证伪男孩的话,二是男孩的话拓宽了我思维的边界、填补了一些真空地带,这两点是很重要的。现在,将此男孩会编程与他的多重宇宙学说及电脑模拟概念加上他后来的失踪联想起来,他到底是谁?


之后直到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可能也没太在意这种事情。但那个暑假,我开始看《科幻世界》。在少年时代,单是《科幻世界》杂志的封面就可能对头脑产生冲击,我很奇怪,“世上怎么会有画这些玩意的画?”其内容就更不必说了,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我知道自己很早我就接触了本片的基本设定或者说这种思维方式。我甚至还能记得,当年就有一篇设定完全类似的故事登在某一期上,只是里面说是人们并不意识自己的世界是模拟的,开宇宙飞船遇到了一些奇异的物理现象还很奇怪,实则是外层造物者为了不让其发现模拟的事实把模拟边界胡乱改了改。

本片发行于1999年,也是《The Matrix》发行的那一年。后者在设定上还是有些不同的,人是被用作机器们的电池的真人,但世界的其他部分是模拟的,因而也就有了反抗的可能性(但是到了二三部,连锡安都成虚拟的了)。区别在于如果全都是模拟的,那就一般没有任何挣脱束缚的可能性了(但本片提供了交换全部思维的可能)。可是这并不重要,我们最关心的大概还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否真实?”

这就像贝克莱主教、休谟等人提出的一些拷问。外部世界和我们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我们赖以为生的这种联系是否可靠?我们怎样确证它?我们的感觉世界和我们在一般思维方式上都假定存在的客观真实世界有多大差距?凭什么认为有客观真实世界?比较有趣的一种问题是,假定的确有外部客观真实世界,那我们人这种生物为了能让世界在自己这儿说的通、可以理解,我们做了哪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扭曲?有的人讲我们人的某些基本认识逻辑可能只不过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比如时间观念),根本是虚妄的;先验论哲学(比如康德的)又会持一些不同的看法,说人把感官结果建构成一条经验的基础是不知来由的、先验的。日本人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醉步男》在类似问题上极富趣味,它集中精力于时间的观念。

我们在建构自己的经验系统时通常持有一些固执的信念,比如“物质(一般)不灭”。水结成冰,我们说其实是同一样东西的不同形态。这条经验不论是从常识讲还是从现代物理讲都还包含着一些感官所不及的信念,比如好象是定域的。我们不是不可以认为这水分子一下子没了,又一下子让某个第一推动给塞进来了。发射单光子的元件可能有许多的间接原因使我们从物理上相信它一次确实只发一个光子,但也可以认为还发了更多的,但我们现在的物理有错到不能解释、技术上也不能探测到,因而Bell不等式的实验检验也是不可靠的。可这种思维方式不能帮助我们在现有资料上增加对世界的理解、也不能搞物理。

这些诘问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源远流长——意识在一个小盒子内,盒子外是外部世界,二者的可靠的沟通如何达成?胡塞尔的现象学则觅他法来求真知,这方面我不太清楚。

我们在当下并不需要真的走到the end of the world,当我们意识到有可能有这样世界观,有可能对目之所及、耳之所闻产生深深的怀疑,这就已经是一道横亘在两座山头间的深渊,一边是我们的理性,一边是真相。可怕的是,也许人之为人就是活在这边的山头,超越不了自己,过去就死了。所以说“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

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一系列问题以及对电影的设定,我在理性上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似乎也有人说过对于贝克莱、休谟等人提出的一些拷问我们在逻辑上完全无力辩驳简直是一种耻辱。在少年时代,我曾一度认为自己能有幸意识到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能知道一些无人能证伪的奇怪世界观是比有些人在思想上高一点点的。我年龄渐长,却发现可惜的很,所谓的“高一点点”只能说是对这些思维的认识有一点点扩展,丝毫没有深化。我不知道深化是否就意味着要有些许解决方案。而如今,我能感到这些思维在离我远去,我越来越像一个深陷于滚滚红尘的俗人了。我觉得也许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我看不出端倪的,所以我关心的是我还有几分在意这类问题,仿佛我只要尚且在意、在意得愈多就怎样了——这不过是一种虚妄的慰藉。

现在神已经有了不同的解读。有斯宾诺莎的上帝,有一般有神论的神,有一般人进阶而至的某种生命形态,还有作为模拟世界创造者的某些工程师们,这最后一种又是一个造一个的无尽序列(电影最后好像关屏幕一样的图画就是这个暗示)。
可惜,前面说的失踪是我胡诌的。

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1999)

又名:十三度凶间 / 十三度凶兆 / 13阶梯 / 十三层楼 / 第十三层 / The 13th Floor

上映日期:1999-05-28(美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克雷格·比尔克 阿明·缪勒-斯塔尔 格瑞辰·摩尔 文森特·多 

导演:约瑟夫·鲁斯纳克 编剧:约瑟夫·鲁斯纳克 Josef Rusnak/Daniel F. Galouye

异次元骇客的影评

!
! • 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