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袭波士顿Patriots Day(2016)

又名:爱国者行动(台) /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港) / 爱国者日 / 爱国者之日

上映日期: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6-11-17(AFI影展) / 2017-01-13(美国)片长:133分钟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凯文·贝肯 约翰·古德曼 米歇尔·莫纳汉 J 

导演:彼得·博格 编剧:彼得·博格 Peter Berg/马特·库克 Matt Cook/约书亚·祖特曼 Joshua Zetumer/保罗·塔马西 Paul Tamasy/埃瑞克·约翰逊 Eric Johnson

恐袭波士顿:剧情介绍

影片聚焦于2013年发生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是继《伦敦陷落》《深海浩劫》之后,又一高口碑灾难巨制,该片真实还原了在波士顿恐袭发生后,FBI、当地警方在102小时内全力缉捕真凶,阻止了犯罪分子下一步攻击行动的英勇事迹。
Plot Summary:On April 15, 2013 Boston, Massachusetts, Police Sgt, Tommy Saunders is pulling security duty on the annual Boston Marathon when the Tsarnaev brothers strike with their homemade bombs in an act of terrorism. In the resulting chaos as the wounded are cared for, Saunders and his comrades join forces with the FBI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s attack. As the investigation continues, the Tsarnaev brothers realize that the authorities are close to identifying them and attempt to flee the city to continue their fanatical mayhem. To stop them, a police manhunt is performed that would have bloody confrontations and a massive dragnet shutting down the City of Boston to make sure there is no escape from the law.

恐袭波士顿的影评列表

驴耳朵
驴耳朵 • 爆炸案亲历者的一些回忆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过去5年半了,发生的时候,即将初为人母的我怀着9个月的身孕,现在老三都要一岁了。

Juno
Juno • 他们都不只是数字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2点50分,波士顿马拉松赛终点处发生两起爆炸,目前已经有四人不

华丽变身馨人
华丽变身馨人 • 国家

《爱国者之日》根据2013年4月15日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至少两起

渡边leon
渡边leon • 一些奇怪的感受

1.劫后余生的亚裔小伙躲在便利店里向警察提供罪犯信息,紧张的话都说不清。然而一口气报出了gps密码,

白羊先生
白羊先生 • 《爱国者之日》:一座城市的主旋律之歌

一提起主旋律影片,在大陆长大的朋友恐怕第一时间脑海里都会闪现出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高大全”人物字正腔

仙姑在成长
仙姑在成长 • 《恐袭波士顿》启发我们还可以这样看电影

11月17日,获得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年度佳片” (提名)的《恐袭波士顿》和扎导主理的DC漫

温柔的卤肉饭
温柔的卤肉饭 • 真诚的电影

爱国者日 如果问什么叫一部真诚的电影,爱国者日如是。 真诚直至真实。 本片根据13年波士顿爆炸案真事

LZS
LZS • Patriots Day的背后

2017年1月15号观影完毕,来豆瓣分享一下影片的详细知识与部分细节。 1. 这是马克沃尔伯格与导演

绿脚趾
绿脚趾 • 让我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爱国!

我相信这个观点绝大部分观众都认同:好的电影绝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输出方式。而意识形态本身

溺死的鱼
溺死的鱼 • 在拍主旋律电影这件事上 美国人实在比我们在行太多

其实,主旋律电影是很尴尬的存在。 因为基本上,它们不仅剧情是安排好的、结局是已经注定了的。 更关键的

Leo
Leo • 作为亲历者对人性的反思

这篇影评不大像我写豆瓣的风格了,因为看这部电影纯粹有点自找二次创伤的感觉,不得不写得更个人一点。看本

陈小欧Oyster
陈小欧Oyster • 被劫持中国少年的真实经历

http://group.mtime.com/hong/discussion/252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