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3-15

房间:打开那扇门


当我们以鸟瞰镜头来看那座后院的小棚子时,你会发现那其实就是一个“囚”字。
比生而目盲更痛苦的,是后天失明。因为前者从不曾见过天之蓝、云之白、草之青,而后者则是从缤纷坠入黑暗。这就是所谓的“得到又失去的痛苦。”
对男孩来说,这房间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房间。就像刚出生的小鸡追逐着路过的猫狗,因为对它们来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父母。男孩生于此,长于此,所有的人生经历和记忆都纠缠在这房间里。对于男孩来说,它并不阴暗、也不狭窄、更无囚笼之感。因为他从未感受到过温暖和光亮,宽阔和自由。没有对比,自然不会有差距。也更不会有差距带来的不安,焦躁和恐惧。
而对母亲来说则恰恰相反。她生于光之下,长于自由之中,和幸福快乐相关的一切记忆都深深的根植在门外。而门内,也就是这房间,充斥的只有每日等待侵犯时的恐惧和被侵犯时的痛苦。如果没有男孩的存在,没有这最后一丝慰藉与希望,她的结局也只有麻木和毁灭罢了。这也是为什么母亲宁死不愿“父亲”触碰男孩。她不愿这最后的纯洁被玷污,最后的期冀化作灰烬。但与此同时,对自由的病态般的渴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的内心。由于被囚禁与侵犯时只有17岁,在隔绝了同外界的交流与精神世界自我保护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母亲的心理年龄似乎也一直停留在17岁,这种潜在的不成熟以及长期的精神压抑,带来的是她神经质般的行动。无论是忽略没有饭吃的男孩,还是在压抑不住爆发之后的不顾一切的逃离计划。(在片中,母亲一直以基督山伯爵装死逃离监狱的例子来鼓励男孩,但是她显然下意识的忽略了,伯爵差点淹死在大海的事实。)与其说这是一场策划,不如说是一场赌局,一场压上一切的赌局。
还好,赌赢了。
纯粹从节奏感而言全片的高潮即男孩出逃和警察寻找“囚笼”这段戏。男孩被从名为房间的囚笼中带出,放进了名为地毯的囚笼。在这个新的囚笼中,他第一次看见了天空、树叶、道路,触摸到了土壤和风。男孩的迷茫 震惊 不安在一个以男孩为主体的由中景到特写的镜头中显露无疑。(这片子的确应该给男孩申报影帝的)男孩在母亲的强迫式要求下,终于打开了那扇房间的门,并帮助母亲也打开了那扇门。这段高潮也以母子在车窗两面同呼“open the door ”最终车门开两人相拥而泣做结尾。
如果说电影前半段讲的是如何打开那房间的门,后半段讲述的就是怎样打开两人心中的那扇门。
在第一扇门打开之前,最恐惧的是男孩,这恐惧源于未知的恐惧和已知世界的崩坏。所以他选择了最直接也是他唯一能选择的办法:我 不 听!第一扇门打开后,这恐惧逐渐被不安和好奇所代替。当眼耳口鼻等一切的感觉器官都在向他传递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信息时,最原始的不安和好奇在外部的主动引导(比如后外公)以及被动影响下,逐渐演化为接受和融入。这也得益于男孩的年龄,如医生所说“还具有可塑性”。未曾拥有过,所以一切都是全新的。哪怕是世人的好奇和异样眼光,在他眼里也是全新而感觉不到不适的。
第一扇门打开后,最恐惧的是母亲。这恐惧的来源同样是曾经拥有。她拥有过门外的一切,所以当再次拥有时,被囚禁的七年带来的隔断感瞬间转化为精神上的焦躁不安、起伏不定。而依旧停留在17岁的心理世界与痛苦的回忆,则使得她根本无法去自主消解这种焦躁。而媒体那一句她从未想过或者想过但下意识回避的问题,则变成了最后掉落的稻草——“男孩有曾经获得自由的机会,为什么你会放弃这机会?”
为什么我会放弃这机会?
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拷问,死亡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死亡边缘行走了一次后,身体上的虚弱在一定程度淡化了精神上焦躁。同时,男孩迅速融入世界的种种表现也渐渐消解了那个问题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母性复苏和万能卖萌术的双重力量,也消解了隔断感带来的负面影响。
片尾母子再次进入房间并告别房间。对男孩来说,是告别出生之地,对母亲来说,是打开了心中的第二扇门。或许有时还会梦到那些不想梦到的人和事,但这心却再也不会被那扇门所囚禁。

打开那扇门,求你,也求我自己。

PS:长得这么漂亮,肯定是男孩。

房间Room(2015)

又名:不存在的房间(台) / 抖室(港)

上映日期:2015-09-04(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5-10-23(多伦多) / 2016-01-15(爱尔兰/英国) / 2016-01-22(美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布丽·拉尔森 雅各布·特伦布莱 肖恩·布里吉格斯 温迪·古逊 

导演:伦尼·阿伯拉罕森 编剧:艾玛·多诺霍 Emma Donoghue

房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