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给保罗大厨,一星给女主。虽然很多人觉得女主不好看,只会瞪眼之类的。但是我想说,女主原生态的模样确实和路边摊困难家庭、从小自力更生、单亲抚养长大、抚养人身体不好等等因素相契合。如果女主白白净净气质端正阳光灿烂才真的和人设不符。接下来只是个人见解。
一、总体来说,整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前半部发散性抛出思考点,后半部没有聚拢回归核心主线。电影定位为悬疑,可是结局又回归亲情,让人看不清电影到底在表达什么。导演最后给出的结局更像是逃避上流社会的争斗,被动选择拥抱家人、回归初心与平凡。可惜的是描写普通阶层对食物的利用,以及亲情的铺垫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大厨被抓走的回眸(不甘、担心、挑衅)带来的震撼完全碾压女主,结局淡而无味。
二、关于结局,另一部美食电影《菜单》处理的更好,从而引申出本片的第二个问题——人物。因为是叙述类电影,观影角度从女主角出发,可是本片对女主角的刻画总是浅尝辄止,人物单薄,最浓墨重彩的就是和托恩的吻戏。如果想扣题展现饥渴,增加几秒钟啃脖子的镜头远比一个机位重复的动作持续了三分钟来的更好。
相反大厨的角色刻画的更饱满,成为大厨的动力是因为意识到食物代表阶级,而非味道;面对偷食物的副厨,明确了厨房的原则,可以付费但不能偷;严厉谴责用过敏食物作为武器,漠视顾客生命的煮汤师傅;为了制作不同寻常的食材,而选择违法杀生、烹煮稀有保护动物;只要顾客付钱,哪怕顾客取笑侮辱也能忍受。以上种种刻画了情商极低、言辞粗暴、性格极端、对下属刻薄不讲人情,但是有原则,对烹煮有热忱、对钱负责任的大厨。
而女主,一碗终极武器哭宝河粉,是祖传非自创也没有任何改良(完全可以增加女主改良的戏份),普通平庸且在厨艺上站不住脚。导演不厌其烦的用了三次,增加的属性也仅仅是我爸爸小时候哭,用爱发电,吃了就不哭,这种很浅薄、可以用世间万物替代,完全没有说服力的理由。她对儿时的同伴的态度,则是去外面闯荡了一圈,发现男朋友三观和自己不合,于是回头找接盘侠,是不讨好并且崩塌的人设。
两种人设对比之下,女主的闪光点被压制的很彻底。
三、如果说结局和人设不大幅影响观影体验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贯彻整部电影——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1)阶级斗争。相比较《寄生虫》,本片对阶级的刻画十分粗暴直接,频繁的通过大厨的言语将阶级分为“有钱人”和“穷人”两类,这里又要再次提到人物失衡的问题。在本片中,对大厨的工作场景的描写非常丰富,有开场的中年富翁,退休的将军、吸毒纵欲的青年、落魄的建筑富商、凌驾法律的参谋长、流量的女明星,让大家观看到不同富人的生活场所和人际关系。
但是在女主角身上,对穷人的刻画太少了,从始至终,女主角的场景只有一家泰式炒河粉和爸爸生病的医院。在河粉店里,我们看不到女主角的成长,只有见识到大世界的不甘和向往,在面对医院的账单,我们也没有看到女主角深度的挣扎。如果女主角先拒绝投资,再收到爸爸的账单,妹妹打工受伤,只好不得已加入投资店,这样能够凸显女主角代表阶级的“穷”,是不是比原来表达的更鲜明一点呢?另外女主角结局回到店里,是全片最佳能表达亲情与温暖的机会,可惜导演却将家庭群像戏放到了女主一个人身上,父亲、妹妹、青梅竹马瞬间变成工具人,让人抓不到情感升华的重点。
(2)梦想与现实。
本片以女主角收到邀请加入团队作为开头,中间穿插着女主由小白一步步成长为大厨的过程。除了前半段大厨手把手教女主烹煮和牛以外,中段只看到女主一边和托恩谈恋爱一边学做菜,到了后半段,女主突然就成了大厨嘴里天赋异禀之人,一跃成为网红主厨,进展之神速。可是就在观众接受设定,认为女主彻底成为大厨之后,在最终的大决战,女主又一次的拿出用爱做出的炒河粉,实在让人觉得太过无语,究竟一整部电影的天赋在哪里?一整部的电影的成长在哪里?
(3)“食材”和“饥渴”
本片主题思考有两部分,一是“食材”,二是“饥渴”。前半段导演提升食材的重要性,富人吃好食材,穷人吃不起。后半段通过主厨的过往经历,抛出观点:食物代表的是阶级,和好吃不好吃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影片在食材部分的叙述戛然而止,在主厨受伤事件之后,没有再看到关于食材的讨论……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片名“饥渴”,影片一直围绕饥渴对话,你足够饥渴,食物就好吃;你对厨艺有饥渴,你就能成为大厨,可是到了结局,我们没有看到扣题的部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它是一部好故事,可以看到导演有很多创意和付出,但很可惜,作为厨艺成长片,只有和牛部分是成功的;作为爱情片,缩短吻戏是成功的;作为阶级斗争片,穷人的善良和无奈展示的太少,反而富人描绘的丰富多彩。《菜单》和《饥渴》都是强势主厨+外柔内刚女生塑造的故事,两部电影主厨都不大正常……难道世上优秀的主厨都不大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