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时,罗兰夫人(Jeanne Marie Roland)临上断头台前疾呼:“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O Liberty, what crimes are committed in thy name!),成为传诵两百余年的名言。而今,在全世界50亿双眼睛的注视下,美国再次实践了这句名言,以“自由”和“解放”的名义侵略了伊拉克,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当众多亲美的“民主人士”如北大之流为伊拉克的“美国解放军”歌功颂德时,阿布格莱布监狱却传来不和谐的虐囚丑闻,英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却在哈迪塞村屠杀平民,风流的士兵们奸杀了伊拉克少女并将一家灭门。尽管伊拉克动荡不堪,唯一稳定的却是美军强有力的统治。亲美的民主人士们应该敲锣打鼓送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武运长久”。
影片讲述了一个施暴与复仇的故事。土耳其特工波拉特(Polat Alemdar)为受辱自杀的土耳其军官复仇,和两个搭档潜入伊拉克北部山区,想方设法要杀死美军特工头目马歇尔(Sam William Marshall,这名字取得意味深长),而后者也不会束手待毙,利用一切机会消灭他的敌人和潜在威胁。双方的第一次交锋是在马歇尔开的希尔顿饭店,波拉特和两个搭档,衣冠楚楚,手中优雅地握着一个遥控器,声称随时可引爆,不动声色地劫持了整个饭店。闻讯赶来的马歇尔也不是省油的灯,来谈判前吩咐手下劫持了一群花朵似的唱诗班男童女童,迫使心慈手软的波拉特放弃了绑架马歇尔的计划,匆匆离开。出人意料的是,波拉特根本没在饭店柱子下放,遥控器说不定是电视遥控器。但是马歇尔机关算尽,也没料到自己会一坐在装有的椅子上,一起身就会爆炸。这时候,马歇尔的奸雄本色就表露无遗:他神情自若和“恐怖分子”周旋,利用儿童人质迫使他们无功而返。当被告知难以拆除建议遣散其他人时,他同样十分镇定,一边弹贝多芬的《欢乐颂》一边称赞孩子们唱得好,直到警报解除。我觉得这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演员的演技炉火纯青,正反主角斗智斗勇,情节扣人心弦,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作电影教科书的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