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刀子和刀子》和《十三棵泡桐》的文字。



《刀子和刀子》是何大草的原著小说,《十三棵泡桐》是吕乐据此改编的电影。我高三读了《刀子和刀子》,是一个混蛋帅哥的破书。昨天看《十三棵泡桐》,是迅雷上抠下来的XX删剪版。











我一年前被浸泡在深圳沿海一个迷离的环境里,生活由学业的压力、炎热潮湿的空气和梦组成。在学业最紧张的时候我窝在寝室里,睡过晚自习,看了很多卡尔维诺,后来又翻完了《刀子和刀子》,自此觉得生活更加如坠梦中。

《刀子和刀子》并不那么有文艺价值,它之所以吸引我并且让我一年后还记得,是由于其中那些散发特质的部分。不然,按开头那样的写法这样的题材太容易坠入俗套。



当时我读《刀子和刀子》,越往后越觉得,我周边的环境都在随之变化,被拉拽入一个超脱于现实的氛围中。何大草展示的是复杂的人性,但是这里他展示了一个两面性:一方面是没有任何玄虚地叙述事情,现实主义,藉此勾勒人物;另一方面,由于某种原因,他给了各种情感一个扭曲模糊的表达方式,有了那么一点遮掩——在任何事情上都没有说透,并且越往后越有点超脱于现实的意味。——而这这引人入胜。



就是这一点让当时的我费解并且难受。这有点像贾樟柯在《三峡好人》里,大段现实主义记叙后突然出现的UFO和大楼变外星飞船(让人热血沸腾)。

关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当现实处于格外深刻痛苦(或许不是痛苦)的回忆中时,人会有超脱于现实的思路,这是心理和生理上双重压迫造成的。贾樟柯在《三峡好人》里表达的是16年的距离,一个举世瞩目工程带给人的无法言说的创痛。随处可见的拆迁,破败的过去,无法可想的一切让人迷离(韩三明视角的几个镜头)。

我在那个阶段有如此大的共鸣,是因为自己也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深夜听到窗外奇怪的鸟的破空鸣叫时,我一人在6楼的房间窗口抽烟时,强烈地感到的一切的不真实性。

恩,也许也像昨天我写的见到外星小孩的段子。构架于现实主义基调上的虚幻。





回到何大草。他在《刀子和刀子》里表达的是不堪承受的情感,所以会把故事引入迷离。我一直觉得,文字的晦涩性从来都是写作者的刻意之为。因为某些情感的难以启齿,不愿回首,才选择了曲折的表达。而文字的趣味性正在这里。但是当何大草把故事愈发构建的虚幻的同时,人物在读者的心里也愈发不清晰不真实起来。我当时就为此所困惑,感到人物离我过远,本该产生共鸣的都消失掉了。









由此,电影才有了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就是想让吕乐给一个清晰明了的形象。不管其他方面,在这一点上《十三棵泡桐》让我满足了。何凤就是这个何凤,陶陶就是这个陶陶,老包就是这个老包,阿利就是这个阿利。这是上演在成都的真实故事。



导演一定把原作的所有关系捋得一清二楚,虽然看的是删剪版(一会再骂删剪版),但能看出吕乐是尽力把主线叙述得明了。

这里有一个矛盾,原作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种迷离性,而电影为了故事的清晰明了把模糊的一切都打磨清楚,对于结尾的最混乱最无法言说的部分干脆一刀砍掉,换了一种讲法。其实我多么希望吕乐能把那一切拍出来啊。金贵以及阿利最后的转变,或者说爆发是最让我欢喜的部分,可惜被吕乐轻描淡写取代了,因为和主线关系不大把金贵当成一个不重要人物了吧,也许。



据我观察,删剪版删掉的是老师在办公室摸何凤以及之后自杀的内容(我怎么觉得删的都有点穿帮了呢),还有就是陶陶和班主任宋小豆的关系。

这样还有什么意思呢,把第一段删掉后,一大段情节全成了废物,何凤在楼梯上磕刀子的镜头也变得毫无意义。而陶陶和宋小豆的关系是解释之前事件和侧描陶陶家庭问题的重要点,不是么?



感谢吕乐把我心里的人物归了位。对于《刀子和刀子》我读了已有一年有余,理解与记忆肯定有了偏差。只是纪念那段难忘的日子。





写着写着忘了我的题目。“当你感到绝望小子就握紧手上的刀柄”是我喜欢的“木马”的歌词,这里有两把刀子的意象,但是,这里的刀子并不是何凤的自我激励。其实我多么希望她能够这样,但是吕乐说了,这是青春无志影片,她不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刀子成了她得以躲避的庇护所。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她一样,紧握自己的刀柄,站在高处,面对一片荒芜的日子,茫然无措。









聊以纪念。

十三棵泡桐(2006)

又名:刀子和刀子 / P·T·S·Z·X / Thirteen Princess Trees

上映日期:2007-03-23(中国大陆)片长:100分钟

主演:刘雅瑟 段博文 赵梦桥 

导演:吕乐 编剧:吕乐 Le Lu/刘颖

十三棵泡桐的影评

Y
Y • 青春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