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回到过去改变事件和命运并来到新的时间线的设定并不罕见,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罪恶因果的暗示使其更加出彩,尤其是Ev最后选择的命运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而是直接抹灭了自己的存在,使人大为震撼。

而且电影的情节也是环环相扣的,开局紧张的氛围让人满脸都是大写的懵,直到一环又一环的时间线的出现,和主角们不同的命运被展现到面前,再到最后回到了开头,Ev也从精神病院回到了精神病院。他想让一个人变好,就会有另外一个人做出牺牲,就像布瑞姆在《阿波罗精神》中提到的,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均衡性,这是人力所无法破坏的,总会有因导致果的出现。即使是充满了玄幻的意味,这仍然是没有改变的。

但是Ev是有勇气的,也是有成长的。他的成长就在于,他经历了那么多不一样的人生,看过不一样的伙伴们的命运,最终醒悟过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所经历的每一个时间线,观众也在屏幕外经历着,思考自己会做怎样的选择,会选择接受,还是继续读档重开,然后和主角的选择进行对比并进行思考。


比如在残疾的这一线,Ev自己和母亲都是坏结局,相当于Ev牺牲了自己甚至是自己一个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这时)而拯救了其他四个家庭(还有信箱原本被炸了的那对母女的家庭),但是任何人带入到Ev自己的视角里,恐怕都对这个结局大失所望甚至是气愤的,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这是有Ev的存在的世界里最好的结局了。刚开始我也乍一看觉得主角自私,因为我站在了上帝视角上,但是随后我慢慢回味,想起Ev是先选择了自杀的。

所以不管是因为绝望还是觉得为了其他小伙伴,他都先选择了牺牲自己,但是这样的话,自己的母亲也在遭受肺癌的磨难。因此,从一开始抹去自己的存在也是一个注定的果,就像在这次自杀中,虽然如果成功了,其他几个人都将美满幸福,但是因为还有母亲这个果不符合注定,所以此时的因就成为了汤米对Ev的救起,而这也是必然的,因为在这条线的存档点里,Ev把汤米变好了,才能救起想要自杀的他,他才会后面为了自己,为了母亲,继续去读档,直到来到注定的果。

虽然有点宿命论的意味,但是其中的因果关系更值得深思。为什么凯丽和汤米会有坏结局?不仅仅是Ev的干扰,还有两个人的父亲也是导致他们崩坏的关键。如果父亲没有LTP,如果父亲是一位真正关心子女的父亲,如果父亲不是变态不是虐待狂,那么也就不会有一开始这样的问题了。但是关键是,父亲是既定的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他必须是一个会导致子女不幸的父亲,而这样才能让Ev去进行改变。反过来说,是因为Ev注定要去改变直到抹去自己的存在。

看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唏嘘,觉得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环境,竟然可以给一个人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就像落魄的凯丽绝不相信还有一个平行的自己会成为加入姊妹会的快乐女孩,那个悠闲上着大学、有着幸福生活的凯丽也绝对不会相信有一个平行的自己会沦落到以卖Y为生。就像暴力狂+虐待狂+恋姐癖的汤米绝对不会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有信仰的大好青年,那个大好青年汤米也绝对不会相信自己会杀人烧狗进监管所。就像和凯丽幸福地在一起的兰尼绝对不会相信自己会自闭杀人进病院,那个疯了的被关起来的兰尼也绝对不会相信自己还能获得新生活。而就像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Ev没存在过,因为在每一条世界线里大家都和Ev有着千丝万缕的交织,没存在过的Ev……


好吧,既然他已经不存在了,那就没办法再如果了。这个世界上本来也没有如果,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都成为了必然。他们不会相信Ev没存在过,直到他真的没存在,这个世界迎来了注定的结果。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假如没有当初,假如我没有选择那么做,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可是事实是,生活不是电影,没有玄幻的想象成真,也没有可以改变历史的所谓如果。我只能选择接受,并安慰自己这是必然,因为我心里仍然有着对“如果”满怀期待的矛盾。


“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2004)

上映日期:2004-01-23(美国)片长:113分钟

主演:阿什顿·库彻 梅洛拉·沃尔特斯 艾米·斯马特 埃尔登·汉森  

导演:埃里克·布雷斯 J·麦基·格鲁伯 编剧:J·麦基·格鲁伯 J. Mackye Gruber/埃里克·布雷斯 Eric Bress

蝴蝶效应的影评

TMH IMH
TMH IMH •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