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10-23

我,机器人:第一篇影评!

今天的《现代西方技术哲学》课上看了这部电影,幸好没有睡着。
我们先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工智能会导致不可预期的灾难性后果这是一个必然的话,那么电影事实上提供了若干偶然,让人类在这个灾难中化险为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预设是,有一个先知一样的角色(机器人之父),他预言了这样的灾难并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给男主提供一丝可能会被忽视的线索,而男主又足够聪明按图索骥最终拯救了人类,遑论其他硬件性巧合比如没有监视的地下通道、最后的激战的主角光环,而这些电影内在所需求的巧合都是在实际中难以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灾难是必然,那么人类的出路则无比微茫。

其次,我想讨论一下三定律本身。所谓三定律推导出来的荒谬后果,其实是人类社会本身存在的固有矛盾。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和人类的每一个个体自身根本就无法获得统一,所以才会有定律之前的“在不违反前面定律的前提下”。但为何将人类整体作为最最优先考虑的对象,其实这已经做出了一个选择(集体),而这个选择的合法性是完全值得质疑的,至少,它所引发的与个体的矛盾显而易见,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个矛盾并未引起像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毁灭性的后果(甚至可以说已经发生了,比如犹太人大屠杀),而人工智能只不过是把这个矛盾给显化了。而这个显化的动力机制,即是将暴力完全理性化,这个理性化的过程即可以暴露人类的非理性矛盾,引发机器人所不能理解的伦理问题,这与鲍曼的论述有一定相似之处。
另外,作为一个非计算机非哲学系学生,我在此试图讨论一下语言。以第一定律为例,人类有时自身都在好心办坏事,难以定量判断何为“伤害”,那么如何才能让机器人能够准确判断呢?所谓三定律,即是人类幻想用有限的语言(且不论简洁性)对世界图式的完整叙述。然而“事情”和“语词”的对应关系本身尚存在着疑问,如何能通过简单的定律去将人工智能的所有行为规范在人类的预期内呢?我们可以说三定律本身相互之间没有矛盾,但是根据哥德尔无比有力的定理,必然有一些行为会超出三定律所划定的体系之外无法证明或者证伪。所以即使我对人工智能并不持否定态度,但是我不认为它能解决这一矛盾。
反观人类世界,有许多“无法言说”的“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影片中多少作为一个线索的掺入情感因素的非理性选择(男主对于7%的选择,最后sandy对于女主的选择),这或许是作为人类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最有尊严的一部分吧。

最后再吐槽一下,为何将机器人格式化的那个东西看起来像化学试剂啊!!!要不要这么奇怪啊!!!

我,机器人I, Robot(2004)

又名:智能叛变(港) / 机械公敌(台)

上映日期:2004-07-16(美国)片长:115分钟

主演:威尔·史密斯 布丽姬·穆娜 艾伦·图代克 詹姆斯·克伦威尔  

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 编剧:Jeff Vintar/阿齐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伊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我,机器人的影评

例外
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