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
因为正在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所以对跟阿西莫夫机器人设定有关的电影产生了兴趣。而现在第四本看到一半的我,最喜欢的是《我,机器人》这本,我认为它不比基地系列逊色。安利一下原著,通过一个个故事,描写了不同的可爱而又有趣的机器人,阿西莫夫成功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大定律被他玩出花来了,而且也实现了他的目标——“写出人见人爱的机器人”。而这一个个故事拼凑起来也是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发展史了(小说是编辑把阿西莫夫在不同时期写的、相互独立的机器人的故事拼凑成一本书的)。
这部与小说同名的电影,很遗憾没有真正继承到原著的精髓。而电影的情节,则让我想起了小说里的两个有关的故事:第一个是《消失无踪》,是讲苏珊凯文如何通过一次次实验去找藏在一堆机器人中的那个被削弱了第一法则、加强了第三法则的机器人。很可惜,电影只是借了这个桥段而已——机器人很轻易地被找出来了,而警察所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粗暴。
第二个是《可避免的冲突》,感觉电影里的大boss的设定就是从这里出的。然而电影的剧本则没有阿西莫夫的故事那么巧妙,电影是很简单地让Viki直接悟出怎么牺牲人类一定的自由从而保护人类整体,以至于导致最后的机器人和人们的暴乱,以及城市秩序失控(估计是因为商业电影的需要)。而小说则是一个探案的过程,原本城市在机体的调控下一切人力物力都调配的很好,然而最高层统治者(也是个机器人)最近却发现出现了失业和生产过剩等问题,于是想找出答案。真相是机体已经悟出了第零法则,明白人类要想发展得更好则需要机体/机器人的帮助,因此它们通过微调所造成的“失误”,使那些反机体/机器人的人士丧失原本的权力地位,这样子那些反机体人士则无法造成威胁,而机体们的行动也不会真正伤害到他们。两相对比,小说机体们的行动明显更灵活有效,而电影里的Viki则显得非常笨拙了。更何况小说最后苏珊凯文和机器人探讨的人类选择权的问题,明显更有深度。
再说说电影的主要人物警察和苏珊凯文。其实我是对电影中塑造的苏珊凯文很不满的,小说里明明是一个很睿智冷静机智的人,在电影里硬生生成了警察的陪衬。而警察则让我想起了小说(不是出自《我,机器人》)中的贝莱:同样是警察,最初同样对机器人抱有敌意,最后也都和机器人成为了朋友。机器人桑尼的设定则有点像丹尼尔(也不是出自小说《我,机器人》),不过桑尼显得更有情感,而丹尼尔则是更冷静严肃的,而且丹尼尔也没有摆脱三大法则的束缚。不过,我觉得电影中警察与桑尼友谊的建立拍得挺细腻的,眨眼睛这个动作我觉得很赞。
电影中可以说是原创的部分,就是桑尼不受三大法则约束,桑尼的梦及结尾梦的内容的实现更是独立于阿西莫夫作品的设定的,开放式结局引导观众去思考未来机器人的发展会是怎样的走向。很难比较哪个好与不好,但像阿西莫夫所说的,在那个文学作品中以机器人与人类对抗作为主流的时代,他渴望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甚至动手进行创作,期冀写出“人见人爱的机器人”。在这一点我与阿西莫夫的看法是一致的,对于那种充满着各种对抗和人类危机意识的作品不免产生审美疲劳,而阿西莫夫相对的冷静严密的机器人设定、更少地人为制造各种冲突来刺激人的感官的故事则更得我心。

我,机器人I, Robot(2004)

又名:智能叛变(港) / 机械公敌(台)

上映日期:2004-07-16(美国)片长:115分钟

主演:威尔·史密斯 布丽姬·穆娜 艾伦·图代克 詹姆斯·克伦威尔  

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 编剧:Jeff Vintar/阿齐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伊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我,机器人的影评

例外
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