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过整体情节走向后再看第二遍,观感上较第一遍简直有了质的飞跃,我本来是在第一遍看完后立马和朋友吐槽“剪得稀巴烂,程耳说无名在剪辑上比罗曼收敛了很多,还是谦虚了”的人。不再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拼凑时间线上,也就富余出了更多的精力去欣赏剪辑本身的趣味性和电影镜头的美感。
非线性叙事里每一条被剪辑打断的线索,回收得都非常完整,严丝合缝,扣上最后一块拼图的快感,在这两个小时里频频发生。只是有些线索回收时一两个重复出现的画面,虽然标志了程耳此次拥抱大众的决心和苦心,但是确实有破坏结构美感之嫌,稍显冗余。
画面美感在程耳的作品里就是时刻融入的构成,无需多言。只是无名里有些情节的配乐,像他在采访里有表露过的那样,确实失去了克制,有点遗憾。
回到故事本身,故事内容是非常丰盈的,无名依旧是一部关于时代车轮下个人选择与个人命运的“纪录”片。煽情是一种庸俗且低级的表达方式,程耳用镜头叙述故事时,总有一种冷感,一种近乎旁观者的视角,我很喜欢这种克制的表达。当然,此次无名的内容题材,本来就自带一种情绪底色,所以感觉上会比罗曼多了更多主观情绪,这倒也无可厚非。
今年关注无名,对程耳很大的一个改观,就是——原来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并没有我原先想象的那些来自“知识分子”无聊的自视甚高的优越感。他说出“尊重观众,观众不应该被低估”时,是在认真地想要传递某种“平等”,并不是藏着优越感的形式语言。整体来说,我觉得无名此次对影片艺术性和商业性平衡得还算不错,应该有把这种“平等”普及给了更多的观众。
最后我想说一下第二遍看完后个人觉得印象最深的画面,和第一遍看的感受变化也蛮大的。这次看完特别喜欢叶某行走在香港街头时拦住他的那一阵风,这一幕现在回想起来几乎是全片最能触碰到“导演是作为故事造物主存在的”的一幕,因为程耳给我的感觉总像是尽量在做历史的讲述者,所以这种完全来自个人设计的情节,在我看来特别稀缺。看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阵穿堂风带来的隐匿的重逢、隐匿的救赎,是程耳对于无名里角色们的一丝柔情流露,悲凉基调中异常珍贵的浪漫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