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在台湾,通常是指1949年至1960年代,于国共内战失利的国民政府,为了安排被迫自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

六十年后这里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响力,意外地成为台湾软实力的亮点。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成为当今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里拍摄的就是在眷村生活了50多年的老街坊,还有这片包含他们太多太多回忆的地方,从一开始在大陆撤退到台湾,他们都以为两三年后就可以再回到家乡,但三十年后仍也没能回去。

生活艰辛,住处简陋,独在异乡为异客,聚到这里,他们更明白彼此间的思绪,都是牵挂着家乡的人。
他们用自己的善良,热情,真诚包裹整个眷村。

纪录片里伟忠哥的姐姐采访时说到,眷村里的二代生了孩子,那孩子一整天坐摇摇车都不会停的,因为每个路过的人都往里面投钱,大家都疼爱这里的孩子。

伟忠妈妈说,那时候奶粉比现在贵十倍,基本的生活费花很多在奶粉钱上面,要是谁家的奶水比较少的,就会抱到奶水多的妈妈那里,说给孩子喝几口。

眷村里的人都太熟悉了,如果有外人进来的话,不用等外人开口说话,老街坊看着生面孔就会问你找谁?夏天的时候,晚上太热不会关门,完全不会担心有小偷这些事情,真正做到门不闭户。

在外回来的人,看到老街坊跟她玩弄,拍他一下后,彼此开心地打趣起来,老街坊问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彼此间问候着,实在亲切。

眷村的建筑是拥挤的,但拥挤更靠近了彼此的距离,小孩子路过谁家门口,街坊都会拿出好吃的东西给他们品尝,一点儿也不吝啬。

五十四年,半个多世纪。
这里承载的是天真烂漫,青梅竹马;是豆蔻年华,惨绿少年;是青春年少,儿女情长。
建国二村的村民已经相伴走过了彼此的一大部分人生,这是一种怎样浓郁的感情。

伟忠妈妈在采访时的说到搬迁到新住处时她一点也不开心,拆迁的不仅是房子,还是那沉沉的过往和回忆,眷村在改造的时候,她在建筑工地上寻找自己家的位置,找到时她站在上面说着:这就是我们的家。她把在眷村住时的门牌号贴到了新住处的房间门,这是追忆以前日子的方式。

那些小街小巷在是孩子们你追我赶的过去,那个房子是孕育了几个孩子,柴米油盐的地方,那颗榕树下的椅子是眷村的妈妈们喂他们喝奶,吃饭,长大的地方。

这个地方寄托着太多太多的感情,而生活在眷村的人大多数是重感情的人。

在里面最后过的一个春节时,伟忠哥弄了一个欢送眷村的晚会,家家户户在舞台前,巷道里观赏,喧嚣热闹,相亲相爱。只是通过镜头下也可以体会到那种情真意切的情感。

搬到新的公寓,情感不会被切断,但少了很多随性。
眷村都是平房,大家会在出门买菜或是下班回家时撞上,便唠嗑几句,现在十几层楼家家户户被固定在一个楼层一个地方,在分房子的时候按抽签的方式水陆空军都打散,如果下楼的没有偶遇到哪个街坊,也就回家了。这像是又一次的变迁。

这是见证并亲身历经受国共政治背景影响下的一代,有动荡浮沉,有欢笑泪水,有深刻并永远不会模糊的情感。

纪录片开头结尾的歌曲《那些花儿》,飘在风中植入心中的歌词,结束这里并绵延这里的一切。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啦……想她。

啦…她还在开吗?

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啦……想她

啦…她还在开吗?

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


伟忠妈妈的眷村偉忠媽媽的眷村(2007)

上映日期:2007-05-12(中国台湾)片长:96分钟

主演:王伟忠 

导演:王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