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2-14

孔夫子:时代需要[孔夫子]

[孔夫子] 1940年、费穆、中国、96分钟、中英文字幕。

今夕何夕兮,得与君子重逢——
2011年,湮没70多年后,[孔夫子]得以重现天日,并在中国大陆放映。
三个时代也在此交汇:春秋时期的孔子,孤岛时期的费穆,和当今时代的话语。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已息——
今年也是费穆逝世50周年。斯人已逝,情怀仍存,并向我们提出了不朽的命题
——历史如何重述费穆;时代如何重构电影;视野如何重现孔子?


一、过去的时代:
“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福柯语)

蔡楚生曾为这部影片做过题词:“时代需要[孔夫子]”。
那是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那是1940年,日本侵华,上海沦陷,电影在租界苟且偷生;
当纷乱春秋与动荡孤岛两个时代的语境叠加起来,影片便充满更多隐喻及可阐释的意义。

□儒者和圣人:
费穆,第二代文人导演。他儒雅敦厚,却心系天下:“一个古老的国家,一个愚昧的社会,恰巧象是一块长满了榛莽的荒地。是那样深深郁郁,又是那样浑浑噩噩”;他处于乱世,却试图拯救:“黑暗之中没有光明,是要将光明投入黑暗。电影从业员们,背起十字架来吧。”
孔子,则本身就是一个被符号化的神话人物,如影片开头将孔子与耶稣和释迦牟尼并提,[孔夫子]也不可避免涂上一层神化色彩。但费穆目的却在于复原一个“人性”的孔子,在影片开头便用字幕向观众解释:“本片对于孔子的一生事迹,学说和人格,愧不能表现万一,倘有若干真实处,倒是观众自己的感情和印象之真实”。他认为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却做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的牺牲”:他有一腔热情,一身正气,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凡人,因生不逢时,只能颠沛流离,难圆夙愿。
即便如此,孔子也是一位英勇斗士与智者,并如慷慨的结尾歌所唱:“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之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费穆也试图延续其圣人理想,为混沌孤岛带来救赎之光。

□叙事和影像:
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美学的集大成者,费穆把电影看作一种不同于戏剧的独立艺术,并不强调其戏剧性,在[孔夫子]中,他也仅以孔子的生平事迹为线索朴实直叙:
齐伐鲁,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孔子从讲学至从政,推行仁政,使鲁大治,在齐鲁谈判中赢回失地。然齐国使出美人计,鲁定公陷入酒色。孔子愤而离鲁,周游各国,宣道义,推仁政,却皆不得重用。他历经几多困顿,在会见南子和困于陈蔡后,无奈返鲁,着《春秋》,明是非,晚年身边仅余孙子一人。当他重返空寂的杏坛讲堂时,出仕子贡仍在,但颜回和子路已死。他孤独立于讲坛上,虚幻影像中,往日弟子纷至沓来。
另一方面,费穆又从中国戏曲和古典艺术中取经,甚至拍摄许多戏曲片。他说“中国电影只能表现自己的民族风格”,与充满深厚文化内蕴的故事相比,其影像也体现出东方影像美学特征:
比如转场,体现古典美学的以虚代实,如画面由孔子责子路“大丈夫岂能不带冠”转到孔子的不断变化的冠帽特写上,暗示着孔子不断升迁;构图,带着水墨画的抽象意象感,如当孔子悲愤的喊“天丧予”时,他被框在一个长方形窗框中,窗框中又有一长方形的门框,而双重画框外,前景树木形成的倒影呈线条状映照在雪白墙上;光影,如传统皮影戏般的气韵流动,如孔女在夜晚祈求父亲不受小人之害时,背后是风中轻扬的白纱帘,窗外竹影投映其上,暗影浮动;场面调度,如传统戏曲的舞台程序感,如齐王和黎鉏商量加害鲁国时,他走入屏风中,黎鉏紧跟走入,镜头却仅拍摄前景的屏风,暗示两人密谋;同样,布景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之写意美感,如南子会见情人公子朝一场,宫廷场景充满了神州古韵。

□自由与局限
那是一个特殊的电影时期,然而费穆却一如既往的坚守。在“孤岛”戏说历史的娱乐风潮中,在7天可以拍一部[三笑]时,在众多影片公司争相哄抢同一历史题材时,在拍片成本为平均8000元时,费穆却十足严谨细致,第一次挑起用银幕再现孔子的大担,用16万的成本,花费一年多才得以完成。且在其时新文化运动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思潮中,费穆冒着被称为保守的危险,抒发自己的儒家情怀和仁义理想,让大众重新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实是具勇气与担当。而这样的认真,也与背后支持不无相关。金信民、童振民两位制片人变卖资产、专门成立民华公司支持费穆拍电影,他们对费穆的热爱和对电影教化作用的坚信,使这部并不以商业为诉求的良心之作得以曲折问世。
而费穆虽有其自由,却也自有其局限,他可以为拍摄雪景而专门等待下雪时刻;也可以为一个镜头拍摄通宵,还保持即兴发挥的特色,到了现场才告诉演员们台词并等他们现场念熟;却也要面临纷乱战局、动荡租界、物质不足和收集资料的困难,影片中也有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齐鲁两国会面时,子路拔剑阻挡威恐鲁王的东海野人后,几次插剑都难入鞘。这是一个明显的穿帮镜头,精益求精的费穆因条件也难免放弃自己的尽善尽美。


二、当今的时代:
“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的历史。”(余华语)

当今时代,是工具理性发达、传统文化式微的时代;当今时代,又是一个浮夸消费“国学”与重掀“孔子热”的时代。当社会转型带来了价值失落,当急速发展需重寻精神支柱时,儒家的道德伦理精神便有重读的必要。
而学界今日的一个热点话题便是“重写中国电影史”,就如在北大展映时郦苏元教授所讲,也许我们可以由[孔夫子]来重新看待孤岛电影;也像《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所说,这种电影需要我们不断重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种重读也将不断延续下去。

□修复与更新:
1938年,金信民和费穆因躲避战难暂居香港而结缘,当时便产生拍摄[孔夫子]的念头。1940年,影片于上海公映,42年一度重映,其后散佚。大半个世纪后,却有隐名人士捐出其硝酸底片。香港电影资料馆和意大利合作,修复大量损坏的菲林,使残片复活,并于2009年在第3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放映。2011年重映的[孔夫子]则是修复第二阶段的产物,即根据科学证据和文献资料,将九分钟残片重放入原87分钟的初版中,尽量恢复作品的本来面貌。
此版本有约五分之一部分因原胶片声带受损而缺声,但黑白画面清晰,对白配乐也大致还原,且在字幕上也颇有创新:为每说话角色标注其身份,帮助观众理解人物以及关系。美中不足的是,此版本是可能是复映的重剪版本(非费穆所剪),而非1940年的初映版本。

□误解与重读:
费穆本人在中国电影史上屡被误读重提,他曾被指责为消极灰暗,也曾被推到中国第一大导的宝座上。不论对错与否,也不展开讲诉其间复杂因素:时代趋势、意识形态、价值诉求……仅用《余华文集》中的两句话来简单说明:一,“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二,“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当今重看[孔夫子],也需更客观的视角。有人以今日商业片标准指责此片将孔子拍摄得过于悲情,全无情趣,故事也不尽吸引;然而在孤岛时期,这个怀有家国忧虑的孔子,无疑是费穆本人的写照,也是任何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民族危亡时刻,怎能故作轻松;国破家亡之际,何以娱乐调侃;又或众多孤岛电影可用戏说历史来逃避,用粗制滥造来争抢市场,费穆的严肃认真,正是他敢于直视与反叛之勇气。
虽其艺术成就确不能与[小城之春]相比,也并不能形成费穆美学上的一大突破与颠覆,但它却在费穆影片序列中承上启下,其发现也填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空白。而比其明确寓言化的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更含蓄,比其直白宣教传统纲常的[天伦]更悲怆,[孔夫子]算是费穆前进的一步,且又延续了一贯的独特美学:一种在走向[小城之春]途中逐渐完善的东方美学。

□对比与反思:
人们总习惯将田壮壮版的[小城之春]与费穆版本相比,胡玫2010年的[孔子]与费穆的[孔夫子]也难免同时进入人们对比的视野。
隔着大半个世纪再看孔子,大师之作仍具不可超越之深度。并非厚古薄今,仅客观而论,虽两部电影整体故事走向类似,但胡玫的电影更商业与媚俗。一些戏份明显为了商业设计,如无端加入意淫“子见南子”的暧昧戏,并为保持孔子“眼神的单纯”而刻意“暗杀”了南子;如按照正邪冲突模式将孔子出走原因简单归为政争失宠;再如虚构颜回救书落水而死的煽情桥段——对比这些刻意匠心,费穆电影反更显洒脱简洁,也更近真实。且[孔夫子]手绘地图展示的春秋乱世景象和蒙太奇片段呈现的天下纷争之态,具胡玫版不具备的全局观点。当然,也许最重要的不同在于,胡玫在试图商业妥协和精神保留两方面游离,却丢失了纯粹费穆所具备的那份人文情怀与艺术气质。



原登于《看电影·午夜场》2011年6月号

孔夫子(1940)

又名:Confucius / Master Kung

上映日期:1940-12-19(中国大陆)片长:96分钟

主演:唐槐秋 张翼 司马英才 裴冲 屠光启 李景波 苗祝三 徐立  

导演:费穆 编剧:费穆 Mu Fei